趣头条 ( ) • 2021-11-21 19:57

立冬已过,明日就是小雪。

很多浙江人喜欢囤的腌肉、酱鸭、风鸡,现在已经陆续摆上各家餐桌。

随着冬季腌酱食品市场需求的提升,小时新闻了解到:最近,杭州市场上猪肉和鸡鸭的交易量和价格,呈现双双上涨的趋势。

今晚到明天,又有一波寒潮马上杀到,会对猪肉、家禽和腌酱制品消费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地处杭州勾庄的五和肉类交易市场,是杭城乃至周边县市的猪肉批发交易集散地。

来自市场的交易数据显示:今天杀白猪肉的批发价在24-25元/公斤,已经连续两周上涨,而10月份最低的肉价是22元/公斤。

随肉价上扬的,还有白条猪交易量。

目前,市场每日的出货量已经突破了1万头,每天销量比几天前又增加了1000头。

随着寒潮进一步来袭,市场方面也有分析:市民对腌酱肉制品的消费需求将会继续释放,按照往年惯例,接下去,猪肉交易量还会有所增加,至于肉价走势,有可能也会出现小幅上涨。

地处杭州乔司的华东家禽交易市场,是杭城农贸市场家禽批发的源头,进入11月,家禽交易也开始逐渐放量。

10月底,家禽市场杀白禽日屠宰量在1.1万羽左右;进入11月,市场的日屠宰量增加到了1.2-1.3万羽;本周的日屠宰量又有所增加,已经突破1.4万羽,鸡、鸭各占60%和40%。

鸡鸭的品类繁多,市场最新批发报价是:煲汤用的老鸭22元/斤,做酱鸭用的木头鸭13元/斤,红烧吃的肛吊鸭11.5元/斤;线鸡19元/斤,草鸡14元/斤,三黄鸡8.5-9元/斤。

市场方面也表示,目前,鸡鸭的批发价比一周前上涨了0.5-1元/斤。

不过酱鸭的消费地域性比较强,一般出了杭州,其它地区的百姓没有这种食用喜好。

这样一来,杭州菜场、食堂里的酱鸭,一般都是做腊肉、腊鸡腿、腊肠的本地企业一并生产供应的。

如果不是自己做,杭州人吃的腌腊食品又是哪里生产的?

烟熏味小村庄

孵化年产值3亿元大产业

小时新闻记者打听到,在杭州城东的乔司五星村,有个集结了29家腌腊食品加工厂的园区,一般仅在这个季节加工的酱鸭、腊肠,一年四季都做的酱肉、腊鸡腿、腊鸭腿,杭州市面上很大一部分货品都出自这个园区。

对这一带的认知,很多杭州人仅停留在乔司服装一条街的买买买上。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的杭漂一族就开始了制作腌酱食品的营生,安徽阜阳人李洪书一家就在其中。

除了食品厂,老李家在勾庄和九堡乔司一带还各有一个批发档口,通常过完正月生产会停3个月,下半年的销售旺季从11月开始。

这段时间,老李天天在厂里跟单,生意还是不错的,腊肉这块生产交给儿子小李负责,每天腊肉出货量1吨,老李负责的腊鸡腿和腊鸭腿,每天出货量是2吨,还有全年仅销售2-3个月的酱鸭,出货量可达每月1万只。

五星村的负责人告诉小时新闻记者,当年村里还没有这个加工园,做腌酱食品的小作坊在农家租房搞生产,为了加快熏制和烘干的进度,有的人家烧煤,有的人家烧柴,一到冬季,从村头到村尾满是烟熏味。

上世纪90年代,大家做腌鸡和酱鸭用的是活禽,村里到处杀鸡杀鸭,还弄得血水横流、鸡毛鸭毛遍地。

2000年以后,五星村人开始反思,腌酱产业发展虽然红火,但村里环境不能就此一落千丈。

于是,村出资4000多万元兴建了现在的腌腊食品加工园区,村里的作坊以自愿原则入驻搞生产,现在园区年产值保守估计在3亿元以上。

杭漂安徽父子档

做腌腊食品年销六千万

老李是1992年来到杭州乔司的,刚开始在食品厂打工,看到厂里做酱鸭卖得挺好,就寻思着自己开个小作坊做点腌腊食品销售。

老李家刚开始小打小闹,后来靠着一帮在杭州菜场摆摊卖腌腊食品的安徽老乡支持,生意越做越红火。

2005年,村里的腌腊食品加工园开园,厂里的烘房不烧煤、不烧柴,用的全部是清洁的电能和天然气。

老李决定租下800平方米厂房,从简陋的农民房搬到明亮的厂房,这里有干净整洁的烘房和冷库,老李还斥资买了几只大型不锈钢腌料桶,专门用来腌酱鸭。

厂里卖得最好的是腊鸡腿和腊鸭腿,批发价分别是8.5元/只和8元/只,主要供应食堂采购。

腊肉的批发价是12元/斤,一箱10公斤批发价240元。不过,腊肉和腊鸡腿、腊鸭腿用的都是冷冻原料。

季节性供应的酱鸭有三种,用的都是外省杀白的冷鲜鸭,其中三年生的木头鸭最畅销,一只重量在3.8斤左右,批发价是55元/只,一般市面上的零售价在80-110元/只。

还有一种用一年生白鸭做的酱鸭,整只3.5斤重的批发是40元/只,市场零售价在60-80元/只。

另外,就是用3个月大的麻鸭做的酱鸭,一只1.5斤重,批发价是12元/只,因为太瘦买得人不多。

腌腊的过程一般要持续24小时,然后拉入烘房烘制14个小时出炉销售,每天的生产都是根据订单来安排的。

小时新闻记者跟老李算了一笔账,他家每年制作和销售腌腊制品的产值可达6000万元,而毛利在15个点左右,全年这家厂的利润不下600万元。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