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闻_新华网 ( ) • 2021-11-23 18:28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3日电(记者张晓龙)在我国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广的新疆,科研人员正通过种植“吃盐植物”,在这些贫瘠的土地上“做文章”。

  11月的“油城”克拉玛依,科研人员顶着寒风,在城郊一片长满深红色植物的试验田里采集一种名叫盐地碱蓬的植物种子。茂密的盐地碱蓬紧挨着一片光秃秃的土地,地表遍布着白色斑块。

  “白色的是盐碱,在新疆乃至整个西北都很常见。盐地碱蓬不怕盐,甚至还很喜欢盐。”一位科研人员解释说。新疆的盐碱地面积约占我国的三分之一,盐碱地造成农业减产,给当地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

  自21世纪初,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田长彦就带领一支研究团队,对天山南北主要盐碱地分布区进行调查。他们在数百种盐生植物中,最终筛选出盐地碱蓬等多种优质抗盐碱植物。

  “盐地碱蓬是一种‘吃盐植物’。”田长彦说,在其他作物都不能生长的盐碱地上,盐地碱蓬却通过“吃盐”茁壮成长,“不仅每亩能生产一吨多的干物质,还能带走数百公斤的盐”。

  盐地碱蓬的特性不仅在克拉玛依,还在新疆喀什、和田,甚至在宁夏、内蒙古等地得到验证。一些原本寸草不生的重盐碱地,在种植“吃盐植物”三四年后,逐渐被改良为正常农田。

  “很多耕地都因为盐碱太重撂荒了,能帮农民‘抢回’那些土地,说明我们的科研通过了大地的检验。”研究团队成员、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正高级工程师赵振勇说,他出生在新疆精河县的农村,白花花的盐碱地是他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令研究团队兴奋的是,除了能降低土壤盐分,盐地碱蓬等“吃盐植物”还能当蔬菜、做成饲料,甚至用于盐碱地绿化。

  “这些潜在的经济价值,让我对‘吃盐植物’的未来充满信心。”今年已连续在试验田工作5个月的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硕士研究生王宁告诉记者,她会继续读博,将抗盐碱植物的研究持续下去。

  不过,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像农民一样在试验田劳作,还要尝试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把“吃盐植物”种植技术向外推广。

  下霜后,干燥的气候使盐地碱蓬籽粒微小的种子变得更易于收集。试验田里,科研人员仔细查看着一株株盐地碱蓬,小心翼翼地手选出那些颗粒饱满的种子。这些种子一部分将用于实验,更多的则邮寄给有需要的农民或者其他科研机构或农业企业。

  “我们提供种子分文不取,甚至每年光邮费就得花去数千元。”团队另一名成员、中科院新疆生地所高级工程师张科说。

  今年春天,科研团队将种植技术无偿提供给克拉玛依一家园林绿化企业,“油城”周边1000亩重盐碱地因此种满了盐地碱蓬。栽种仅仅几个月后,郁郁葱葱的盐地碱蓬就为白色的盐碱地披上一袭绿装。进入秋冬季后,盐地碱蓬又变成深红色,成为“油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站在红彤彤的盐地碱蓬间,赵振勇说:“希望这些‘吃盐植物’能帮到更多人,而我们会毫无保留地把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