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机核 GCORES ( ) • 2021-11-25 16:01

一:缘起

本篇投稿,更多的是带有一种给自己下“军令状”的感觉,确保这个系列不会坑掉。所以这里打算先整理一下思绪。有时候一切的起头,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念头。这样的情况笔者体会过很多次了。但是还从来没有哪一次像这次一样带着亢奋的情绪,带着一种不顾一切想要做的情绪。一切开始于几周前看了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很早就听说过这个传说中的电影项目,一直有心想要了解一下,却没有开始。直到看了纪录片之后……但让笔者感到如此激动的原因,却不是因为这个电影本身的宏大计划有多惊人。在纪录片后面说到这个项目失败的时候,佐杜洛夫斯基老爷子的一席话令我震撼:
“电影是有心跳的!是有思想的!是有力量的!有野心的!我就想做这些!为什么不行!”
这段话加上老爷子的表情直接令笔者破防了,说实话从来没想到看纪录片能被这么严重的破防。英雄为了“五斗米”折腰,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愤怒和无奈。结果看完纪录片的当天晚上,笔者就失眠了,辗转反侧到了天亮。后来几天,它就一直萦绕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于是就常常打开纪录片,一遍一遍地播放着。
直到“帝王毒刃”这个模型完成的那一天,就在笔者获得成就感的时候,突然一个念头紧随其后跳了出来——“《沙丘》的那些概念设计也许也能做出来?”这个念头冒出来的一瞬间,就在脑海中生根发芽了,随后几天,它就发展成了——“为什么不试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佐版《沙丘》复原出来?”于是在找概念设计图为之后做准备的过程中,笔者无意间找到了佐杜洛夫斯基版沙丘的全部故事版和概念设计的网络资料。
在看了这些资料之后,笔者才彻底确定了这个计划——“我没本事拍电影,我还没本事写两笔吗?”于是就有了这个所谓的“重建计划”,当然这个说法过分夸大了,笔者所能做的仅仅是以自己擅长的一点点笔墨,把这个版本的《沙丘》转化成文字,以及以后把一些概念做出模型。其实真正的“重建”是在大家的脑海中,以每个人都拥有的奇迹力量——想象力,来让这个电影“真正”诞生出来(说的比唱的都好听……)笔者所能做的,仅仅是帮助提供一些“垫脚石”而已。但正如佐杜洛夫斯基所说,应该有点野心!
但是在正式开始之前,笔者觉得有一些信息还是应该提供一下,为了让后面的计划能够达到效果。首先就是推荐一下这部纪录片,在机核上也已经有文章推荐过了。(当然这里不太推荐B站的正版,主要是因为那个字幕翻译的……一言难尽)其次,在这篇“序幕”里,笔者想分享一些关于电影幕后制作的零碎知识,来让大家了解一下,从幕后到台前的这中间一段都有一些什么,它为什么是不可忽视的。

二:关于剧本、分镜脚本、故事板

其实这次是一个有些特殊的形式,需要从文字“来看”一部电影。所以有必要来看一看这两个形式之间的联系,让我们可以更轻松的跨过两者之间的隔阂。电影中理所当然的包含了文字,不论是电影内容本身或者是电影制作的幕后无不是如此——哪怕默片也有字幕旁白……
所以先来看一下电影中文字所在的位置,它们起到什么作用。那么毫无疑问的,首先能够想到的自然就是剧本。它作为文字,撑起了电影的骨架。可以说一部电影,剧本就是它正在被孕育的胚胎阶段。人们往往会首先关注剧本的内容,但是,对于电影制作来说,剧本一个更重要的内容其实是规划:场、幕、镜、景以及时间。它首先需要划定出一个框架,而让我们关注到的内容,则是填充在这个框架之内的——主要是角色的台词,以及最基本的环境描写。
下面我们可以来看一些剧本的格式:
这是国内最常见的表格式的剧本,它可以用作电视剧剧本,一样也可以用作电影剧本:
场标分为集数(幕数)-场次,比如第一集(第一幕)第一场就是1-1;接下来是“景”:物理场景;“时”标为日/夜,如果是一些特殊时间,比如清晨和黄昏,也可以标上去,比如一些特别重要的场次。最后一格是角色,主要角色一定要写角色名字,次要角色、环境人物可以略写。
场标用表格形式呈现,是为了醒目,方便其他部门工作。
场标下,空两格,用△标明的是除台词外的环境、人物行为动作描述。如果有什么表情的描述,可在角色台词前用括号()形式标注。
这些就是这一格式剧本所包含的最主要的信息。另外是镜头语言的描述,这个其实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导演本人的风格。有的会标注得非常详细,有的会一笔带过甚至不写。
第二种剧本,是外面比较常见的中译剧本(很多电影,包括外国电影的剧本中译会使用这样的格式)。在分段落上,只标出了场景和时间,然后主要内容就是角色台词,和一些角色表现的语言描述(可能也有语言镜头的描写,和上面一样,不同的剧本看具体情况)。
第三种是英语剧本,也就是好莱坞常用的一种剧本格式,这类格式的剧本在国内相对来说用的比较少。可以看得出来剧本的格式非常的标准,每一页的内容看起来似乎非常少。
好莱坞剧本之所以使用这样的格式,是为了工业流程化,每一页规范格式的英文剧本都可以被8等分。这个叫“剧本页数”(Page Count),平常的戏,每个拍摄日大概平均能拍5页纸左右。如果涉及特技表演、动物、特效、大场面,每天一般只能拍2页到2又5/8页的数量。所以电影制作人员在看剧本里有多长时,他们就可以直接说数字。比如:这场大概是1又3/8长,下一场是2/8长,由此可以比较清晰地把控时长和拍摄进度。以及他们做“剧本分解”的时候方便直接用目测来分,当然也有非常严谨的制片甚至会用尺子细致地将每一页剧本八等分的。所以这个格式的标准非常重要,编剧写剧本的时候,字号字体和间距都有要遵循的要求。
上述三类都是剧本的格式,当然剧本更重要的依然还是内容。所以往往在拍摄制作一部影视作品的时候,剧本会有多个版本,剧本上面往往也会多出导演的修改批注。而且进入实际制作阶段的时候,由于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资源和要求,剧本的内容往往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呈现到银幕上。(即使是导演剪辑版这样的也是一样)
除了上述三种格式的剧本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别的格式的剧本,但这里就暂且略过不提了。因为重点在于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剧本的功能是什么,它除了提供内容之外,也需要文字来构建框架,不同的形式都只为了一个目的——为电影制作人员提供方便,所以万变不离其宗。
到此我们刚刚了解了剧本,它是一切的开始。至于涉及到具体内容,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了解了,有原创剧本、有改编剧本等等。同时制作剧本的起步也有两类,有的是剧本完成了才开始找投资和制作,有的则是投资和制作反过来找人要写剧本。往往这几种情况或多或少的,都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项目里,如此反反复复,可以说是非常曲折了——当然最麻烦的部分依然集中在人与人之间,不论是谁说服谁……(所以即使一个项目能够成功,也是很不容易的)
于是有了剧本,我们已经有了抽象的文字了。但是电影是具体的东西,它有明确的画面、声音、镜头……要想实现这一切,就需要一步一步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剧本变得更加具体了,要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出导演的意图。(这甚至也是导演做给自己看的,理清自己的思路……)
所以针对一个电影项目,导演会根据剧情做故事板,电影故事板(Storyboard),有时也译为“故事图”,原意是安排电影拍摄程序的记事板,指在影片的实际拍摄或绘制之前,以图表、图示的方式说明影像的构成,将连续画面分解成以一次运镜为单位,并且标注运镜方式、时间长度、对白、特效等,也有人将故事板称为“可视剧本”(visual script),让导演、摄影师、布景师和演员在镜头开拍之前,对镜头建立起统一的视觉概念。在电影拍摄期间,为了让一个庞大的剧组协调工作,那么,解释剧本、解释导演意图和工作要求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当一场戏的场景动作、拍摄、布景等因素比较复杂而难以解释时,故事板可以很轻松地让整个剧组建立起清晰的拍摄概念。
侏罗纪世界故事板 侏罗纪世界故事板
故事板可以说是分镜头脚本的粗略版,有的项目甚至会请专门的分镜头画师来绘制分镜头。当然,这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个是导演本身画的故事板就已经非常细致,跟分镜头一样。这样分镜头和故事板可能是同一个东西,完全由导演自己把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英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香港导演徐克。
第二种是分镜头设计师可能带有自己的固有思路来,会影响到导演和摄影工作。故事板和分镜头就是脚本了。佐杜洛夫斯基版的《沙丘》就邀请了漫画大师莫比斯来负责设计,不过影响这个问题还得多提一句。从已知的资料来看,如果导演和分镜图设计师可以保持一定的默契的话,则也能达到上面一种情况的效果。
黑客帝国:分镜 黑客帝国:分镜
总之不论哪一种情况,最后如果能够出成品,那一定是大家达成了共识的结果。
故事板之后,便是具体的分镜。这是导演对由文学形象到视觉形象的转变中的具体化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可以体现导演创作的风格特点。分镜头的核心就是:文字和影像之间的转换关系。
分镜头剧本的内容一般包括:镜号、景别、摄法、长度、内容(指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台词、场面调度、环境造型)、音响、音乐等,按统一表格列出。
佐版沙丘故事板 佐版沙丘故事板

三:项目规划

其实,笔者给这个系列起名叫“重建计划”,是有点夸大其词了,本质上其实不过是把能收集的资料整理一下转述出来而已。因为电影制作从来都是一个大工程,要谈重建何其容易。想象一下,如果当初这个项目做起来了,那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佐杜洛夫斯基制作的那本“沙丘电影概念册”那么巨大的一本,可能仅仅只占整个制作工程体量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
因为这些概念图,要想实现,中间还要经历设计、修改、实际制作样本、成品……甚至还需要成批量的制作。这些制作的过程,笔者在自己设计制作模型的经历里,多少窥见到了一点。但是在量级上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了——电影布景、服装、道具……任意一项单独拿出来都远超过笔者一个人做一个模型的量。
但即使如此,“这一点”工作量,对于笔者个人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这里深深体会到了一个人是有极限的……所以在正式开始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来完成它。当然也因为笔者所能做的不多,计划倒是也不复杂。笔者所能做的只有两项计划:
1·把收集到的分镜稿和故事板,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当然这里并不会去按照剧本格式来写,因为剧本是有其功能性的,照搬会破坏阅读体验。所以笔者打算以类似讲述观影体验,陈述电影剧情的形式来把这个电影的内容都展现出来——搭配分镜图的资料。同时下面还会另外分出一部分,把资料相关的内容进行注解以及加一些个人的分析。
整个系列可能分割成二十多个章节。佐杜洛夫斯基版的《沙丘》剧情资料,主要分成了三个部分:流出的剧本、莫比斯画过两个版本的故事板(纪录片里透露出来的只有其中一版)。虽然这三个部分互相之间都有点差异,但是佐杜洛夫斯基的注解脚本内容还是把这些内容都串联起来了。所以笔者决定把这些内容全部融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剧情。(所以这当中其实会有一点类似创造性修复的情况,可能最终呈现的只接近当年佐爷设想的六七成)
2·这一部分的计划可能才是真正比较接近“重建”这个意义,但是恐怕需要准备一段时间才能开始。笔者会以纸模的形式,尝试复刻出沙丘当中一些场景的概念设计——主要是克里斯·福斯设计的飞船,和吉格尔设计的场景。但是不敢保证能做出多少,笔者只能说,尽力而为吧。这个计划要远比上面那个长久的多,可能会花去几年的时间。

四:一些情绪——平庸之恶

在这里,笔者可能会说一些暴言。可能是为了挑起情绪,也可能是为了激励自己……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当年那一群人的雄心壮志和热情透过屏幕就冲了出来。有意思的是,不知为什么,突然会觉得这一切看着那么眼熟,当佐杜洛夫斯基说自己就要做自己的电影,就要做一个长长的电影的时候……啊!扎克·施耐德的《正义联盟》!笔者突然就联想到了这件事,那个流产的电影宇宙计划,与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计划何其相似。都是雄心壮志的计划,都惨遭投资方的干涉,甚至被一个滥竽充数的作品来了个鸠占鹊巢……
可能值得欣慰的是,至少前者还是留下了一部四个小时的电影,后者至少让这个纸面上的计划公之于众了。该说,这世上的事永远都有两面吧……只是,笔者所见到的,更多的依然是……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些负面的情绪。这些计划在失败的时候,就遭到了落井下石、冷嘲热讽。似乎人们的天性中,就不能容忍“失败”这件事。也许是过分的敏感了,笔者却看见了一些更不好的东西。
笔者将其称之为:“平庸之恶”。平庸之恶是大恶,它大在总是以乌合之众的形式显现出来,却伸出四仰八叉的触手,以每一个人的各自立场,各自理解把大家搅和在一起。到最后反而分不清出谁是谁,只余下了矛盾和争吵。到头来,站在每一个立场上来说,他们都没有错,可是聚合在一起,却成了可怕的“恶意”。
纪录片中佐杜洛夫斯基激动,无奈,愤怒,伤心,他想表达出来。评论却说:
失败就是失败,一群搞艺术上脑的家伙在那里自吹自擂罢了……
野心太大就是这个下场……
不切实际,没钱就别胡闹……
拍出来未必如他们所说,他们吹牛罢了,吹的自己都信了……
……
能怎么说基本也都想象得出来,这里没有必要再鹦鹉学舌了。这就是“平庸之恶”,它以理性包装自己,以现实立起牌子,以平等、正义和道德作为力量,以错位的逻辑作为手段。它其实站在所有存在的对立面——你不管怎么表达,总能被反驳,但是那并不是你错了,只是你的表达受制于形式,而那个“恶”就潜藏在那里,伺机攻击你。
也许有人会以为笔者在抨击所谓:杠精、喷子、小鬼……也许有人会分析,这是因为互联网环境导致的……不不不,并非如此。这才是它为何是大恶的原因,因为它什么都不是,却可以套上所有的皮套,让所有无辜之人遭受批评。而最可怕的一点在于,它可能是任何存在——甚至于笔者在这里带着激动情绪发表评论的时候,就陷入了其中,成为了“平庸之恶”……
人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人们有资格追求高尚。一切值的抨击的,只有过度。而平庸之恶,就是故意把一切都拉到“过度”,然后伤害所有人。如果想要分清它,倒也不难,当一阵“舆论”过去之后,如果只余下伤害和虚无,那便是平庸之恶留下的痕迹。(不论那些舆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
……有些失态,为了开始这个计划,笔者让自己尝试进入那种狂热状态里,也许现在多少体会到了当初那群主创们的心情,那么不该让情绪浪费掉。
废话到此为止……下一篇开始,电影“正式开幕”!尽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