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Hub ( ) • 2021-11-26 09:3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席菁华

“清洁规划、清洁转型,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途径。但新型电力系统的底层逻辑是安全稳定地供电,根本目的是保障用能。”

11月24日,在中华环保联合会等组织主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底层逻辑思考:‘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低碳保供”会上,多位专家作出上述表示。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徐小东提出,政策层面进行“十四五”能源电力规划时,应关注三个主要方向:安全,清洁低碳,以及能源效率。

“要始终把电的保供放在第一位,首先要确保的是能源电力供应安全。”徐小东称。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陈宗法也在会上表示,清洁转型是能源发展的主旋律、主基调,同时必须建立起能源储存体系,保障可靠、稳定、便利的能源供应。

今年3月,中国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陈宗法表示,今年电力市场迎来转机,1-10月用电需求快于发电装机增长,电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装机超过10亿千瓦,占比43.5%,设备利用小时增加106小时,特别是火电增加293小时。

同时,电力政策导向有所变暖,推出分时尖峰电价、抽水蓄能两部制电价,出台新型储能鼓励政策、放宽煤电市场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工商业用户全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综合电价水平略有回升。

最大利空是,燃料市场供求形势突变,下半年煤炭、天然气供应全线告急,煤价、气价暴涨,燃料成本急增。

这导致国内发电行业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三季度火电板块亏损,四季度发电板块整体亏损。“目前火电板块亏损严重、负债率高企、现金流紧张,再现生存难、发展难。”陈宗法在会上说。

“十四五”时期,发电行业将大部分延续“十三五”的政策市场环境,但也出现一些新变化。

陈宗法表示,电力系统发、用电端“双高双峰、双随机性特征”将明显增加,电力供需格局由“总体过剩、局部紧张”转向“全局平衡、局部缺口与过剩并存”。

“十四五”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但今年煤电面临保供压力,导致出现限电现象,由此可见煤电仍需要发挥压舱石的作用。

陈宗法提出,实现碳中和任重道远,煤电在煤炭转化、电热供应、系统调峰、消纳新能源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决定了煤电近中期内不可或缺。

煤电发展同时受到严格控制,面临能源消费“双控”、节能降耗改造、减污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的压力,甚至提前退出的风险,以及煤价上涨、电价受限、亏损增加、限贷停贷、破产倒闭等问题。

“双碳”目标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又决定了煤电远期将不可避免地被可再生能源替代。

面临这样的形势,陈宗法认为,煤炭需从优存量、控增量两方面入手,走少新建、多改造、多延伸的路子,提高度电的价值,保障煤电企业必要的生存发展空间,也为保障用能、消纳新能源服务。  

“存量煤电要通过淘汰关停,重组整合,升级改造,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要通过灵活性改造,提高度电价值。增量项目则应进行严控,为倍增新能源发展留出空间。”陈宗法表示。

同时,应出台“煤电新政”,让落后老小煤电“退得出”,清洁高效煤电“留得住”,新上先进煤电“有回报”。

他提出,要在保障供电基础上,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多管齐下,实现多能互补式发展。此外,还需持续鼓励绿色低碳发展,保持新能源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徐小东认为,要实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要通过配置储能提升预测水平,通过智能化调控手段,成为新型系统友好型的新能源电站,电力支撑水平与容量可信度要大幅提升。

此外,在形态上,源网荷储要融合互动,大能源大电网与分布式系统形成兼容互补,既通过市场机制改变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实现灵活转变,同时实现兼容互补与相互支持。

新型电力系统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应逐步由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演进。徐小东表示。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智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夏清提出,高比例新能源带来三大挑战首先,火电装机急剧减少,失去边际电价定价的功能现货市场价格信号“消失”,灵活调节资源收益不足

其次,新能源有效容量逐日、逐时、逐地变动,难以采用固定的容量机制,缺乏对新能源固定成本的补偿机制

再次,新能源消纳产生的成本,需要建立灵活性资源市场机制及分摊机制。

夏清认为,只有靠真正的现货市场,才能精细每一时段的电能价值通过峰谷电价、尖峰电价等价格信号,反向激励市场成员自发配置储能或调峰资源。

“需要发现新能源差异化容量价值,引导灵活性资源投资。以分时容量电价度量储能的价值,进而激励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夏清表示。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则认为,未来电力系统有两大最严峻的挑战:如何保证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以及经济性

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给用户提供更低成本的电力供应。”蒋莉萍称。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转型目标。蒋莉萍表示,不能只算能量账或者装机容量账,而不去讨论代价和成本,“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把目标函数放在经济性的问题上。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在会上提出,未来无论是电力市场还是电力价格,需要关注两个问题

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要坚持市场化方向,有效配置市场资源同时发挥政府作用。二是注重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的互动、接续与压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