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国內 ( ) • 2021-11-26 13:11

  文丨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据媒体报道,有网友爆料称,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新任校长高某某要求教师在高一便完成所有科目的课程教学,而高二高三全部用来进行复习。此外,对班级成绩靠前的学生“劝其学习艺术,冲击清华美术学院”。该校两名教师向记者证实上述情况,并表示高姓校长在今年9月上任后,要求所有年级全部加快教学进度,此举已经造成学生学业压力过重、学习成绩普遍下降。淄博市教育局值班工作人员回应称,市教育局及桓台县教育局相关部门已就此事展开调查,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尚不能判断高校长是否违规。

  如果该校确实存在要求教师高一就上完全部高中课程的情况,这无疑是违反高中教学规定与学生成长规律的“育分不育人”做法,不但要叫停这一做法,还必须追究校长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双减”,从严监管校外培训机构,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超前教育、提前教学。而要治理教育剧场效应,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倾向,还需进一步治理学校内的超前教育、提前教学。

  所谓教育剧场效应,就是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看戏,第二排的人也站起来,最后整个剧场的人都站起来。社会舆论普遍把出现教育剧场效应的责任归到校外培训机构身上,而其实,学校内的超前教育、提前教学问题也很严重,比如,初二就上完初三的课,高二就上完高三的课,这已经是常态,甚至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据此提出,可以把初中和高中学制分别缩短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和高中教学赶进度的现象就见怪不怪。媒体报道的这所学校,赶进度也赶得太快了,把三年高中学科教学内容用一年就学完,然后再用两年时间刷题复习,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存在两大问题,其一,严重挤占学科知识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内容,把对学生进行美育、体育、劳育的时间,都用于学科知识教育,与“五育并举”的要求背离,只剩下知识教育。按照这种做法,高中确实不需要三年,但这种高中教育是残缺的。

  其二,一年学习+两年刷题,让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活就被作业、试卷包围,这导致学生有严重的学业压力与升学压力,进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有不少学生有厌学情绪,只是强撑到高考。高考结束后就不愿意再学习,陷入迷茫的学生占相当比例。

  报道提到,这所学校还劝说成绩好的学艺术,以冲击清华大学,这是典型的“唯升学论”追求升学政绩,把“北清率”(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作为重要的办学成就。这是不顾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的做法,是怎么有利于提高升学率、名校率就怎么来。

  而对于学校的提前教学与用各种招数提高名校率,却鲜有家长反对,反过来,这些做法有的还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默许。原因在于,家长最在意的也是学生的高考分数,认为学校校长的做法是为学生好,地方政府就用升学率考核学校办学,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考核当地重点高中办学的重要指标就是名校率、北清率。

  因此,这所学校的老师能向媒体指出学校办学存在的问题,已难能可贵。接下来就要看当地教育部门的调查处理。如果教育部门也追求升学政绩,那就很难严肃调查、处理,而是会轻描淡写,以“保护”校长提高学生分数的积极性,以追求共同的“升学利益”。

  这也是扭转基础教育应试倾向,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所有人都站着看戏的剧场的,因为剧场里有保安,会让站起来的观众坐下来,坐在后排的观众,也有权要求前排的观众坐下来。出现教育剧场效应,是因为监管缺位,没有监管在场要求进行提前教学的学校、机构停下来。现在,监管已经出手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而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之后,必须抓学校规范办学,才能走出比拼进度、提前教学的怪圈。依法监督学校依法办学,这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

  这要求教育部门有新的教育政绩观,不能再片面地用升学率考核学校办学与教师教育教学。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应该办好各级各类学校,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不是只关注少数能带来升学政绩的学生。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只有形成新的教育发展观,才能让教育回归育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