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1-11-27 05:58

“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时代要求,也是各方责任。而近年来,随着音视频及直播平台的迅速发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建育合力、营造共赢生态,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立足音视频及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即日起推出观察报道及相关活动,试图从法治引领、平台担当、家庭履责、社会共建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深入挖掘创新经验,提炼通用价值,发挥智媒协同共治功能,致力为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保护的“中国方案”注入动能,齐心协力“呵护下一代,传承价值观”!首个章节是专家访谈系列,一起听听来自不同领域的宝贵建议。

识别未成年用户身份是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础。音视频、直播平台应如何提高未成年用户身份识别的准确率?如何在网络保护与隐私保护间许寻求平衡?中国社科大网络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表示,基于行为数据的用户画像分析可以辅助身份识别,音视频直播平台不一定需要采用全方位实名认证方式,如何强化建设“青少年模式”才是他们的重点。

刘晓春,中国社科大网络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发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之挑战与完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或将成企业出海合规难点》等文章。(受访者供图)

01

音视频直播领域应强化建设“青少年模式”

南都:识别未成年用户身份是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础。音视频、直播平台应如何提高未成年用户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刘晓春:根据现在的网络安全法和其他配套法律的规定,用户实名认证是有不同情况的,身份证认证是一种,手机号注册也是一种,当然还有更强的,比如刷脸认证、银行卡认证这种强实名。

目前,音视频直播平台都需要用手机号来注册账号,这也属于一种实名认证。不过,手机实名方式的身份识别准确性不高,这不仅是音视频、直播平台的问题,所有平台都有这个问题,包括社交平台等。一方面,手机号无法提示用户是否为未成年人,另一方面,平台如果通过收集用户其他身份信息来判断未成年用户的话,又会涉及个人信息过度收集的问题。

其实,目前很多平台都会通过技术模型,对用户的使用时间、频率、喜好等行为数据做用户画像。那么,在用户画像过程中,如果发现未成年人或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平台就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例如,腾讯等游戏企业会分析游戏用户的行为模型,如果提示比较像未成年人,就会进行刷脸或其他抽查手段。基于行为数据的用户画像分析现在很多行业都在做,我觉得可以从这个角度提高未成年用户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南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将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也对此进行了强调。未来,音视频、直播平台是否也会有同样趋势?

刘晓春:游戏的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已经是身份证的强认证了,不仅仅是停留在手机号注册认证的阶段。为什么网络游戏会要求身份证实名呢?主要还是跟网络游戏当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政策要求一再加码有关,同时社会对游戏防沉迷问题也特别重视。

不过,我们也看到,音视频、直播平台也有比较强的“青少年模式”,他们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举措,至少在实践中是优于社交等领域的平台的。所以音视频、直播平台“青少年模式”的建立和优化,也是走在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前端。我认为,音视频直播领域不一定要采用游戏这种全方位的实名认证方式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如何强化并建设好“青少年模式”才是他们的重点,毕竟“青少年模式”有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有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参与,需要他们来主动设置。

身份证强认证的确在某些领域比较有用,但是像社交、音视频、直播等平台,如果都要实施身份证实名的话,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打扰还是很大的。比如,观看直播的用户一般不太愿意把身份证信息放上去。如果未成年人保护要求行业全面实施身份证实名,可能会对用户体验和行业发展带来影响,也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所以,音视频直播需要跟游戏区分来看。

02

规则制定需均衡考虑,防止被恶意利用

南都:有音视频直播平台反馈,多次遇到成年人冒充未成年人申请打赏退款的情况,甚至存在通过恶意退款获利的灰色产业。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晓春:据我了解,申请退款的用户是有举证责任的,但有一个难点,就是很难证明充值打赏的主体是未成年人。所以实际情况是,即使是没有比较切实的证据证明是未成年人,平台一般也会给退款,所以就出现了成年人冒充未成年人申请退款的情况。

我认为,当前未成年人充值打赏退款的规则还不够明确,比如,需要证明到什么程度才能确定为未成年人,才能退款。所以很多案例都是平台自己做出判断,然后主动退款,这样的确很容易被一些投机产业链恶意利用。这也提示我们,法律规则要均衡考虑,比如过度保护未成年人利益,就容易出现一些失衡情况,导致制度漏洞或灰色地带恶意牟利,这对整个产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南都:在未成年人身份识别和内容过滤等方面,头部企业往往有更先进的技术或创新举措。您觉得是否存在行业技术共享可能,以促进行业生态健康发展?

刘晓春:如果头部企业愿意的话,是可以把他们比较成熟的、先进的、有效的经验和举措分享出来,这肯定是好事。当然,我们不能在制度上要求企业去共享,只能说鼓励企业共享,比如由政府来倡导、由媒体出面来报道一些创新的技术,由相关机构针对某些举措进行研究推广等。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总策划:戎明昌

统筹:王卫国 邹莹

执行:张雨亭 杨小旻

设计:尹洁琳

本期采写:记者 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