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Hub ( ) • 2021-12-06 11:09

图片来源:赛力斯

记者 | 侯卓铠

2021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注定是不平凡的,能够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也进入了这看似“蓝海”的电动汽车行业,或与传统车企联手,或独自出巨资自研自建。12月2日,又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正式亮相,在这个品牌的背后,则是赛力斯和华为的联手协作。

12月2日,赛力斯在重庆两江智慧工厂发布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正式发布了AITO品牌以及赛力斯纯电驱增程平台(DE-i)。与此同时,作为AITO旗下首款搭载最新HarmonyOS智能座舱的产品也将于12月23日正式发布。

“今天必将成为赛力斯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赛力斯有信心在各方的支持关心下,与全价值链伙伴共享美好明天。”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在发布会上说道,表达了对AITO品牌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据了解,AITO希望立足智慧汽车,品牌名字的全称为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把智能带入汽车),同样也是AITO的品牌口号。

对于AITO品牌,赛力斯与华为也将最新的技术成果融合其中,其中赛力斯将在纯电驱增程技术领域、智能智造领域,华为则在ICT(信息通信)、智慧出行等领域。希望

在发布会上,赛力斯(轮值)总裁许林在发布会上更是将“智能汽车”概念多次提及,他表示:“AITO致力于为每一位用户,打造全新高端智慧汽车,把智能带入汽车,让汽车更智慧!”

不过,对于市场而言,背靠华为销售渠道,10月份批发销量仅为2205辆的赛力斯能否撑得起“智慧汽车”名号还存在诸多疑问。

问题一:市场需不需要一个“同质化”全新汽车品牌?

从2015年以来,国内传统汽车行业就开始经历着变革。首先在技术路径上,电动化在政策的加持下,成为市场中的新宠儿;其次,新造车势力更加关注用户端的服务体验,通过自建渠道解决了长久以来传统4S店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透明情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全新的品牌意味着更加高端的品牌形象,让中国品牌逐步突破2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为企业带来更好的营收。

的确,众多全新汽车品牌的萌生,实实在在改变着汽车消费市场,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是汽车的渗透率相较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很多消费者更多的关注点在与车企引导的营销话术上,缺少了些对于自身用车需求的理性思考。

在此次华为和赛力斯发布的AITO品牌之后,外界对这个新品牌关注度远远低于上海车展期间赛力斯SF5的发布。相反,AITO品牌的发布,间接引起了外界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究竟还会产生多少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讨论。

这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今年科技公司高调宣布“造车”之后,让这个话题再度掀起波澜。集度汽车、阿维塔、摩登汽车、小米汽车、青橙时代,甚至连造摩托的大运集团也来“掺和一脚”。他们几乎都打着“智能汽车”的名号来进入市场,有着非常高的同质化特点。

当然,他们各自所关注的市场也并不一样,只是希望能够在电动汽车爆发的前夜前抢占市场,与传统车企分一杯羹。

这里有人提及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来分析。作为汽车制造的大国,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美国汽车工业在有记载以来百年时间中诞生了2000多个汽车品牌,99%的品牌都没能幸存下来,最终形成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寡头”。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存在很大差异,很多消费者仍处于汽车的首购、二购阶段,自身并未形成成熟的汽车消费观念,很容易被舆论带着走。同时,庞大的人口基数,也让市场结构异常多元化,只要是有销售渠道的地方,价格合适的车辆就能够卖出去。

而记者在与一家国内一家车企销售端负责人聊天后,得到了这样的回答,“电动汽车技术并不先进。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在技术原理上来讲,与两轮电动车无疑,企业只需要做好前端零部件采购,就能够造出一辆车好。这也是为什么电动汽车能够如此之快的全面铺开,新能源品牌能够越来越多的原因。”

所以国内究竟需要多少汽车品牌,或许谁都没有准确的答案。不过可以确认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确实不需要这么多品牌,尤其是众多打着高端智能电动化的同质化品牌。

对此问题,近日,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何小鹏在第14届金麒麟论坛发言时就直白表示,在新能源赛道中,全球将来只有5到10家主要的玩家。

问题二:智慧电动汽车的行业新标准是什么?

发布会上,AITO品牌表示将秉承赛力斯和华为共同坚守的“用户为中心,品质至上”的务实价值观,集合了双方的高品质基因。具体来看,赛力斯将通过重庆智慧工厂生产AITO品牌汽车。而华为提供的鸿蒙智慧生态将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同时,华为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为AITO提供流量入口。

AITO希望通过整合华为和赛力斯双方的优质资源,制定新的行业标准。但是智慧电动汽车的行业标准究竟是什么,似乎没有人给出答案。

让我们把思绪回到2016年,彼时,上汽集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打造出了“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在当时,很多传统车企还在将营销卖点放在车辆提速快不快,配置高不高的产品维度之上。互联网概念让荣威火了一把。

不过记者在与部分车企研发端工程师沟通中得知,大家早已注意到“智能交互”和影音娱乐的重要性,只不过按照自身的产品规划推进而已。

很快,在短短两年间,各大自主品牌纷纷推出了众多搭载“语音交互”、“驾驶辅助”、“车载Pad”的智能互联汽车。因为车企们采购的零部件供应商就那么几家,在消费者真正去认真对比的时候就会发现,曾经所谓的“智能互联网汽车”的行业标准只不过是一个行业公示而已。

对搭载华为Harmony OS智能座舱的AITO来说,先不去说建立新行业标准,如何区别与同样搭载华为Harmony OS智能座舱其他车企旗下产品之间的优势?以及用户的体验感?

要知道,仅目前为止,与华为深度绑定合作的车企就已经不止三家。也就是说,发布会上提及的所谓“智慧汽车”种种,赛力斯AITO有的,其他搭载华为智慧座舱的车企旗下产品也都有。

问题三:华为和赛力斯赋能,能带给AITO实际销量吗?

自从今年上海车展前夕,华为发布多项技术产品之后,就开始与不少车企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其中不乏传统车企和新造车势力。华为高管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华为不会造车,要做汽车品牌的伙伴。”

华为的作法十分聪明,通过“广撒网”的方式,以强势姿态进入汽车产业链前端,与车企共同研发新车,一步步积攒产业经验。

与此同时,借着“华为进入汽车产业”的风声,赛力斯可谓赚足了风头,也成为了首个进入消费类电子产品店铺的汽车品牌。目前,赛力斯已经完全并入华为的销售渠道,这也是为何在很多规模较大的华为门店中能够看到“华为智选SF5”的原因。

不过在与店员的交谈中,对方表示,“卖一辆赛力斯SF5提成也就小几千元,利润大头都被华为拿走了。”可以看出,赛力斯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基本处于弱势,毕竟消费者更加认可“华为”的金字招牌。

即便如此,背靠华为流量入口的赛力斯累计销量仅为5634辆(乘联会数据),这与动辄销量过万的特斯拉、理想、蔚来等电动汽车品牌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这还是华为线下渠道销售的唯一车型。据悉,包括北汽极狐、阿维塔等旗下车型都将会进入华为线下渠道进行销售。

这也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华为渠道能给赛力斯AITO带来真真切切的市场销量吗?

问题四:现阶段仍推增程式车型是否晚了?

在本次发布会现场,与AITO品牌一起发布的还有赛力斯纯电驱增程平台(DE-i),据称该平台可以实现软件和硬件层面全域整合的一套解决方案。平台在集成式智能发电机组、黄金驱动组合、电池PACK、智能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进化,平台支持产品续航能力1000+公里起步。

同时, AITO品牌也表示目前已经规划了三款车型,分别是中型豪华SUV 、中型豪华纯电SUV、中大型豪华SUV。首款车型为中型豪华SUV,根据工信部早前公布信息显示,或将命名问界M5。

现如今,增程式已经被划归于拆电式混动范畴,按照目前全球公认的电动化发展方向,该技术或许只是过渡产品。

从政策层面来看,给予增程式车辆相应便利也仅仅过渡。据上海市政府今年2月份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沪府办规[2021]3号)显示,从2023年1月1日起,个人用户或单位用户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将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赛力斯的核心技术在与增程式技术,AITO品牌也将采用这一技术路径。不过难免让人产生疑问,作为赛力斯的高端品牌,AITO的定价或许要高于SF5所在的20-25万元区间。

25万元以上的增程式车辆市场已经被理想汽车和岚图汽车牢牢抓住,后来者AITO是否能够与两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三分天下”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所明晰的则是,理想汽车正在加快纯电车型研发工作,预计将在2022年中旬量产交付。岚图汽车则一同推出了岚图FREE的纯电车型,形成增程+电驱的双技术产品战略。

事实上,从国家四部委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也可以看出,“纯电动”才是被鼓励发展的技术路线。

从SF5市场表现来看,仅靠蹭华为热度,AITO品牌前景难言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