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1-12-29 22:44

西瓜小米椒套种让冯庄村出名了(开新局 出新彩 记者基层行)

安阳融媒记者 姚庆云 通讯员 谷伟伟

“西瓜小米椒套种就是好!生长互不影响,收益可就高多了。去年我的4个大棚赚了20多万元,挣大钱了!”12月22日,冯新录对记者说。

市农业科学院红茄研究所在内黄县梁庄镇冯庄村示范推广的西瓜小米椒套种生产模式, 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西瓜小米椒套种生产模式使瓜、菜等作物互相利用、互补空档,形成了高矮相间、共同发展的多层次生长结构。新模式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让冯庄村出名了,来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在市农科院专家的悉心指导下,该村的冯秀省、冯新录等人现在已经成了种植行家。 冯秀省介绍:“市农科院的专家每年给我们推荐新优品种,提高产品质量,还经常指导我们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省水、省肥还省工,这一年下来省了不少钱呢!村里看到这个模式确实挣钱,统一流转了土地,建起了新型钢架大棚,在大棚两边干活也不那么累了!如今俺都采用‘棚膜+二膜+双拱棚+地膜覆盖’的五膜覆盖法来栽培西瓜,小辣椒则栽在两个拱棚之间。西瓜和小辣椒分别在2月上旬和2月底定植,5月1日前后西瓜开始收获拉秧,小辣椒则从6月中旬一直采收至霜降前后。”

在西瓜初收期和辣椒盛果期,经市农科院专家鉴定和现场测产,西瓜亩产达4280千克,亩收入1.28万元;小米椒平均单株坐果680多个,亩产2500千克,亩收入2.13万元。两茬合计亩收入3.41万元,该模式一次整地,两茬收入,省工增效。2019年小米椒更是“辣翻天”,单价最高达18元/斤,单斤价格10元以上长达一个多月,亩收入达到5万元。短短几年推广时间,该模式就迅速辐射到周边的临漳、濮阳、鹤壁等地。

为大力推广西瓜小米椒套种种植模式,市农科院红茄研究所团队定期为种植户开展专题培训和技术指导。“西瓜蔓枯病特别容易发生,要尽量减少生理性裂蔓,降低病菌入侵几率”“西瓜—小米椒共生后期,一定要把水肥控制好”“西瓜采收后要及时绑蔓吊蔓,还要注意防治蚜虫、白粉虱”,只要种植户需要,市农科院红茄研究所团队总能及时出现在田间地头答疑解惑。尤其是今年暴雨洪涝灾情发生后,红茄研究所冯迎娥研究员带队奔赴灾区,积极开展“科技助农 抗灾减损”技术服务行动,组织编写了《优质朝天椒栽培及灾后应急管理手册》,作为技术资料向农民发放500余份,确保抗灾减损技术措施及时到位、精准有效,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还为受灾基地提供价值近2万元的土壤处理剂、叶面肥、冲施肥、杀虫灯、粘虫板、杀菌剂等物资,帮助当地恢复灾后生产。据统计,今年该村西瓜小米椒套种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33.33公顷,每亩纯收入达到15000元,仅此一项增加收入750万元。

西瓜小米椒套种生产模式的推广让该村的辣椒种植业如虎添翼,辣椒产业链在不断延长,梁庄镇冯庄村与湖南军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剁椒加工设备,建起剁椒厂。去年引进的1台剁椒设备,累计用1300多吨小米椒加工成近3万包辣椒产品流入市场,增加村集体收入80万元;今年新增1台剁椒设备,截至目前,使用2610吨小米椒,加工成6万余包产品流入市场。带动农户和贫困户300余人,从事尖椒采摘、加工、种植管理等,每人每天收入80元至200元。在深加工产业链的带动下,辣椒种植产业产值实现了翻倍增长,拓宽了群众的增收致富路,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在采访中,冯庄村党支部书记冯秀占代表村民表达心声:“就大棚西瓜、辣椒而言,目前村民种植的品种多而杂,技术相对传统,还需继续引入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在帮助老百姓节省成本、增加收益方面,我们还真是需要农科院专家的长期指导呢。”市农科院专家则高兴地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高效种植新模式,推动全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冯庄村打造特色种植新名片,助推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