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2-01-11 02:49

乐山大佛“又染旧疾”。距离上一次大规模修缮完成还不到三年,苔藓、丛草灌木又爬上大佛身体,大佛面庞局部发黑、胸腹部有水渗出。


为彻底解决乐山大佛屡屡''脸花鼻黑''的问题,1月8日,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在四川乐山市召开石窟保护座谈会,为乐山大佛石窟''会诊'',实地查看病害、深入展开讨论,为乐山大佛把脉问诊。


根据专家''会诊'',由于气候潮湿、雨水多、依存岩体性质等因素,长期以来乐山大佛的水害、生物病害、风化病害、修复层开裂剥落等问题突出,大佛存在多种病害,而最主要''病根''在水害。



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坐佛,通高70多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巨大的佛像开凿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的红色山岩体上。专家介绍,由于乐山大佛位于三江交汇处长期露天保存,且本体为脆弱红砂岩,有的岩体表面明显泥沙化,用手指轻轻一蹭便可能脱落。此外,大佛所在地年降雨天数超过180天,雨水和崖壁渗水直接侵蚀大佛本体,不断诱发各种病害。


其中,影响大佛表面形象的主要是生物病害,一类为苔藓、地衣及霉菌等,主要发生在大佛头部、胸部;另一类则为杂草及树木发育,在佛上半身及环绕的崖壁上比较明显。


在前几次的大规模修缮中,还出现过大佛头部发髻的附加层材料出现裂纹和脱落,并致使部分发髻裸露;大佛颈部修缮材料起鼓崩裂;胸腹部多处起鼓并出现较长裂口,且开始与大佛基岩脱离,威胁到大佛本身的安全和游客的安全。 



而在游客们眼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佛的鼻子总是黑黑的,面部也多有黑斑。因为大佛的鼻子内部骨架是木结构,木质更易滋长微生物。这也是每次修缮后,大佛鼻子都率先变黑的原因。


事实上,自1914年以来,乐山大佛先后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表面修复,但都没有系统性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早在1991年,有关部门就组织力量对大佛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研究,当时的研究结论是,要想真正保护好大佛,应当治理其排水系统。但过去几十年,''粉刷''却几乎成了大佛历次修缮与抢救工作的重心。


在2001年,被称作''乐山大佛建造史上最大规模的维修保护工程''拉开帷幕,但在具体施工中,排水项目不见了。一位参与修缮工程的专家表示,没有获批的原因,在当时,一是缺乏前期研究数据,难以保证治水工程的效果;二是经济原因,当时几十万的经费就是大项目了。2018年10月到2019年4月,乐山大佛再次迎来''大体检'',文物工程分为日常维护、抢险工程、修缮工程和重建工程,但这项工程依然不包括水害治理。2021年,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再度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大佛治水项目,仍未获立项。


那么,早在30年前就认识到的水害问题,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呢?曾负责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察设计项目的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表示,乐山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美誉,这句话也体现了乐山大佛的两个特点:一它是一个70多米高的大佛,二就是它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下。要治理乐山大佛的话,就相当于要治理乐山大佛所在的整个山体,必须要进行多学科的前期研究,如对山体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搞清楚水的来源和山体的径流;要建立相关的水文地质模型,还要进行和水害相关的其他的衍生病害调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需要2到3年的时间整体进行详细调查,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孙博同时表示,乐山大佛保护还有一个难点,要在像乐山大佛这么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展工作,需要四川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都批准项目的实施,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做这些工作之前都需要有大量的基础数据或者基础工作来支撑,不立项就没有大量资金来开展保护性工作,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大佛的保护性工作才能真正落地、推进。


好在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已经成为共识。2021年5月,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成立;同月,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成立。如今,乐山大佛文物保护专家座谈会借脑全国顶尖石窟保护专家,也让乐山大佛的系统性保护看到了希望。在座谈会,乐山市长陈光浩表示,将从今年开始,拿出景区经营性收入的5%用于文物保护。


满脸“泪痕”的大佛,期待能够早日重生。


(看看新闻Knews:崔信淑 周缇 陈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