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2-01-15 04:18

龙敏飞

又是一年春节将至,这是疫情之下的第三个春节。对很多人来说,因为之前两年的遗憾,今年肯定希望春节能“团团圆圆”,但又考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总让人犹豫不决。眼下,陕西、河南、天津等地的疫情,更让人心有余悸,这不仅让多地的疫情防控形势变得很严峻,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置于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春节能不能回家?是否需要继续就地过节?便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就地过节减少人员的流动,是降低病毒传播的重要做法,也早已是社会共识。在疫情防控充满未知的现实语境里,倡导就地过节,的确是及时有效的一种呼吁,用一时的留守换来长久的安宁,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好事。当然,倡导并不是强制,呼吁也不是必须,对一些思乡心切又有条件回去的人来说,是否也需要“一刀切”地就地过节呢?这备受关注。专业的事情应该让专业的人来回答,这是常识,在此事上,亦如此。

在春运即将来临之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曾表示:春节期间是不是“就地过年”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 各地应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1月6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的一个分享会上表示,“没有封控的地区,即低风险地区,市民可以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回家过年,不需要完全停摆。”这足以证明,权威观点都是:可以回,但要做好防控。这样的观点,不仅契合民意,也契合常识。

过去这两三年,在疫情防控上,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的经验与做法,这些都是防疫抗疫的“财富”。如何实行精细化的措施防疫抗疫?如何确保安全?等等,这些事情,各地都可以有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的具体操作。缘于此,央视发文称,就地过年应层层压实但不能层层加码,便是积极有效的呼吁、号召。就眼下来说,一些网络上的信息还是指向一点,一些地方尤其是一些基层,已经开始“人为加码”了,如在隔离、核酸检测上加码,给人一种“最好别回来”的感觉。这样的做法,很多被曝光之后虽然也被纠正了,但终究是一种事后的纠偏,并非最优选择。

倡导就地过节,这是有关部门的号召与倡议;不能层层加码,那也是基本的认知与共识。从这来说,倡导就地过年不能加码就不能停留在号召上,而应该成为各地的坚定信仰,你可以用激励的方式留下“打工人”,但你不能人为设置障碍不让有条件可以回家的“打工人”回家。

【来源:中国经营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