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2-01-20 20:27
已故作家朱西宁(右)、刘慕沙(左)夫妇分别在小说创作及日本文学翻译领域留下大量精彩作品,他们的女儿、作家朱天文首度掌镜执导作品「愿未央」,记录父母的文学大愿。(目宿媒体提供)中央社记者邱祖胤传真  111年1月20日
已故作家朱西宁(右)、刘慕沙(左)夫妇分别在小说创作及日本文学翻译领域留下大量精彩作品,他们的女儿、作家朱天文首度掌镜执导作品「愿未央」,记录父母的文学大愿。(目宿媒体提供)中央社记者邱祖胤传真 111年1月20日

(中央社记者邱祖胤台北20日电)已故作家朱西宁、刘慕沙夫妇分别在小说创作及日本文学翻译领域留下大量精彩作品,他们的女儿、作家朱天文首度掌镜执导「愿未央」,记录父母的文学大愿,影片将于3月上映。

目宿媒体今天举行影片试映会,根据目宿提供的新闻稿,「愿未央」由朱天文首执导演筒,偕同导演侯孝贤的剧组班底长期拍摄,团队数度远赴中国探访朱家亲人、走访台湾旧居,并透过珍贵的家族照片与丰富史料,呈现出这个文学家族超过半世纪的壮阔之旅。

片中「朱家三姊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共同入镜,她们读著父母的书信,翻阅大量书稿及老照片,场面十分温馨。朱西宁与刘慕沙,当年一位是随国军来台的职业军人,一位是本省籍医生的千金,两人在书信中以大朋友、小朋友互称,并立下「唯有文学不能平凡 」的大志向,相互期许,扶持一生。

影片一开始播放著奥芬巴哈歌剧「霍夫曼故事」的「船歌」,朱天文提到,父亲过世前待在病房的日子曾向她提起,在尚未与刘慕沙结婚之前的某个中秋节,一人在苗栗,一人在南部,两人相约在某时某刻,一起看著月亮,一起唱这首「船歌」。

后来朱西宁过世,朱天文某次跟当时还健在的母亲提到这段往事,刘慕沙先是一愣,然后问:「他为什么当时不跟我说这个事?如果他跟我说了,我愿意为他在病床前再唱一次这首歌。」

片中还提到朱西宁曾两度放弃数万字手稿,其中有一部分被虫蛀得相当厉害,在家人看来十分可惜,但朱西宁却说:「这是上帝派来的批评家。」

许多作家及评论者对朱西宁的作品评价极高,影片出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画面,他看了朱西宁的「铁浆」,认为小说人物对上帝、宗教的质疑,语言大胆而且非常有力量。莫言说,所谓现代性就是要对神圣不可侵犯事物提出背叛跟质疑,「他给我们写得多好!」

作家张大春则在影片中提到,他非常幸运在高中时期读到朱西宁的「蛇」,故事充分透露人与人之间从亲密到变成对彼此的不信任,「好像朱老师当时看到了整个社会的内在,且做出最直接而犀利的解剖」。

订阅《早安世界》电子报 每天3分钟掌握10件天下事
请输入正确的电子信箱格式
订阅
感谢您的订阅!

张大春说,朱西宁尝试打破当时备受推崇的「竹薮中」(芥川龙之介作品)各说各话的格局,使得时间或人的选择最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个不就是1980、1990年代台湾才陆续开始有自觉从事所谓新小说、后设小说的笔法?而朱老师却足足领先了30年。」

「愿未央」是目宿媒体「他们在岛屿写作」计划的作品,10年来已推出13部纪录片,为台湾作家留下珍贵影像,第3系列包括七等生、朱西宁、刘慕沙、朱天文、朱天心、吴晟、杨泽等作家,目前除七等生的部分已发行,其余将陆续公开。(编辑:张雅净)1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