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2-05-19 01:28
王克丹的回答

开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看一下几种常见货币政策的锚:

1)通胀

通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往往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比如新西兰加拿大以及英国,主要是以通胀目标制作为货币供应的主要评价指标,比如制定通胀控制在1~3%,或者1~4%,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引发通缩,通缩一般着急的是政府和企业,容易引起居民反应的是通胀。假设在某位负责人任期内导致通胀连续超出预定的通胀目标,负责人是要引咎辞职的。

2)经济增长、高就业和产出稳定

就业率有时候是比通胀更要命的指标,就业率下滑往往造成社会不稳定性增加,在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验证,根据经济学规律的总结,在一定范围内通胀和就业率呈现正相关,即高通胀意味着高就业。所以很多经济体会通过增加货币供应的方式来稳定就业和产出,用一定的通胀指标换取就业率。一般情况下,企业愿意扩张,居民愿意消费,经济也就起来了。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效,玩脱了可能引发滞涨,恶性通胀等等问题,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应用的度很重要。

3)金融市场稳定

金融从建立之初就是一个投资-投机的相互转化过程,当人们过度投机以后就会引起市场的自发出清,出清往往对应的是危机,比如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但金融市场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输血,短期维持住稳定。理想情况下是经济衰退时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水平的宽松货币政策,而经济过热时加息和收紧货币供应。值得一提的是,现实中参与经济的是人不是机器,降息造就虚假繁荣容易,但加息抑制甚至刺破泡沫难,阻力太大,所以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是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4)汇率稳定

相对来说,在不确定三角中选择资本自由流动的经济体,或者本身外汇储备较低的经济体影响比较大,他们一般会选择把自己的小货币锚绑定在国家通用货币的大锚上,调整相关货币政策以维持本币的汇率相对稳定,比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汇率稳定,可以把利率水平提高两位数(几千bp)。

现在大经济体多不会选择其中一个目标,而是多目标求最优解的问题,比如我国也是多目标制,特点以前经济增长这块就会侧重一些,宽松的目的往往是为了经济增长,又因为不确定三角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加上外汇储备规模,可以在几十年的十年内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金融市场稳定的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权重越来越大。

美国也是典型的综合目标制,兼顾金融市场稳定、通胀、就业等目标,与我们不同的是货币霸权地位,让其可以比发展中国家少一些约束。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效,比如近几年综合原因导致通胀单一指标太高,多目标制面临较为严厉的取舍,加息金融市场震荡加剧,不加息通胀加剧,两害取其轻。从选择上来看,是降低通胀在现阶段占据主要侧重点,但又加的踟躇不定,一拖再拖,也是因为金融市场稳定依旧是金融资产占其居民最大比例的财富,穷人保住了就无法兼顾有产阶层的财富安全了,谁都得罪不起,就导致了现阶段一面高喊不降通胀不罢兵给大众看,另一边想办法尽可能的降低加息的幅度和延长加息的周期给有产阶层看,维持他们的信心,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