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 ) • 2022-05-27 16:40

  疫情之下,沪上各大医院如何守住疫情防控的“安全线”,更好守护患者救治的“生命线”?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家沪上医院,各家医院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承担的任务也在变化,但防疫抗疫与基本医疗并重的原则没有变,医疗服务的标准没有变。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向好,各大医院将尽快全面恢复医疗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朋友们的就医需求。

  筑牢抗疫坚强防线

  “我和我儿子、母亲是一起被确诊的,当我们得知确诊新冠时,内心还是很恐惧。但是经过上海四院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我们很快痊愈了。今天能在家里给儿子过生日,我们真的很开心,非常感谢为我们治疗的医务人员!” 5月22日,6岁的果果和他的父亲,给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19病区王慧主任发来感谢信息和生日照片,感谢该院联合医疗队的精心治疗。

  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上海四院累计出院患者已达2018人,其中近60%在70岁以上,90-100岁的老人有262人,100岁以上老人15人。上海四院院长熊利泽告诉记者,“一个多月以来,上海四院作为定点医院,院内医疗制度持续完善,医疗力量不断充实,院感管理严格规范,后勤保障充实到位,离不开上海四院所有医护的努力,离不开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医疗队、福建国家重症医疗队、山西省医疗队、江西省(吉安、九江)医疗队的大力支援,也离不开国家巡回专家组的倾力指导!”熊利泽介绍,“目前,医院救治工作正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治愈出院患者数连日高出收治患者数。但是,在院患者中,高危老年患者占比相当大,还容不得有半点放松和大意。”

  据了解,上海疫情发生以来,为加强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国家巡回专家组先后派出多名专家,指导与支援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展新冠患者救治工作,他们主要来自呼吸、重症医学、传染病、老年病和感控等专业,多次参与国内外新发感染病防治任务。四十天来,各级专家团队将以往抗疫经验倾囊相授,科学指导,与上海四院并肩日夜奋战。在国家巡回专家组邱海波、杜斌、刘清泉、杨毅等专家教授及上海市专家组张文宏教授指导下,上海四院与援沪医疗队全力以赴,同心守“沪”,并肩作战,成功救治了一批批的重症患者。

  无独有偶,一家运营仅4个月的非公医疗机构,80余名“逆行白衣战士”,驻守医院近60天,截止5月23日共收治新冠病患近千名。这就是上海览海康复医院在此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的成绩单。览海康复医院收到上海闵行“征召令”之后,仅用3天时间内,组建完成管理团队和医护团队,落实医疗工作流程及后勤保障,火速增设床位,将原本建设规划仅200余张床位规模增扩至600张,共分8个病区,有效充实了闵行区新冠救治的医疗力量。4月17日,览海康复医院正式启动接收新冠确诊病例,开舱即高压,连续两个晚上进行大批量收治,为后续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览海康复医院在这场抗击疫情战斗中始终保持高负荷运转。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览海医护先后与来自闵行中心医院以及贵州、内蒙古援沪医疗队的医护人员组织成立联合管理团队,实施整编管理,采取24小时轮班制共同开展救治工作。

  记者注意到,医院收治的病人中70岁以上老人占比50%以上,90岁以上老人占比20%以上,此外还有一些儿童确诊隔离家庭以及行动不便的人士。览海康复医院对此特别推出了“重点关爱计划”,优先安排有独立卫生间的双人间,同时增加查房频次,对特需人群甚至细化安排喂药喂饭等护理细节。“我们逆风而上,短暂的离开家庭,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医院康复治疗部“战士”何敏如是说。她原计划于5月8日举办婚礼,却在3月18日成为览海康复医院第一批守“沪”者,成为抗疫中的机动队,物资管理组、信息采集组、药剂科……哪里缺人就出现在哪里。两个多月,12小时一次的夜班,值了一次又一次,而仅2.2公里的家,却一次没回。她相信:“我们终将会打赢这场仗,相逢在繁荣浪漫的上海。”

  让市民感受到就医获得感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简称一妇婴)院长王育教授团队日前为妇科肿瘤患者岳女士完成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单孔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3月初,患者来到一妇婴作宫腔镜检查,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她所居住的小区实施封控,患者和家人担心:病情会被延误么?手术还能顺利进行吗?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于4月29日进行。在近两小时的镜下操作里,通过3厘米的切口入路,凭借其微创技术的熟练度、对解剖位置的熟悉度以及对镜下分离技术的把控度,成功完成了挑战。这是一妇婴实施的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单孔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

  记者了解到,本轮疫情以来,为保障上海全市孕产妇及妇科肿瘤患者等医疗安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没有一天按下“暂停键”,一妇婴东、西院区始终坚持正常接诊。一妇婴新生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菁表示,“闭环在医院,工作繁重毋庸置疑,有时一天下来,体力透支到连说话都没有力气。但另一方面,时有快乐相随,因为每次成功的救治、每次团队的合作,都值得记忆。尽管长时间的工作、闭环让大家难免有些疲惫烦躁,但看到襁褓中香甜入睡的新生宝宝,我们就又满血复活了。“

  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介绍,目前医院在保障院区防疫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恢复医院的医疗服务,医院普通门诊、专病门诊、专家门诊、高级专家门诊已全面恢复,单日门诊量最高达11279人。中山急诊24小时保持开放状态,保障危急重症抢救通道的通畅,根据分层分类的流程,分区域诊疗原则进行医疗诊治工作。单日接诊量多次超1000人,救护车单日接诊量多次超100辆;此外,目前医院一周七天均可办理出入院和开展手术治疗。住院病人总数大约1600人。

  记者还了解到,疫情期间,仁济医院东院区门诊除了应上级部门要求在3月份两次闭环管理以外,始终“敞开大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作为、积极靠前,多措并举满足广大市民的就医需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仁济东院的门诊量单日最高逾7000人次,全方位不间断提供医疗服务。门诊大楼外,“场所码”标识和“数字哨兵”自动闸机十分醒目。安保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指挥、提醒就诊市民提前出示“健康码”和身份证件。门急诊办公室主任张斌渊介绍,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要求,将防控关口前移,把好门诊的入口关。门诊入口处的闸机通过自动测温,同时核验患者及陪同人员的“健康码”、医保卡或身份证,确保进入门诊楼内的人员无风险;若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将其护送进入发热门诊进一步筛查。此外,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仁济医院各专科门诊、检查检验项目正逐步开放,率先开放PICC、造口、换药、内镜检查等需求量较大的各类专科操作,解决了许多患者的燃眉之急,同时也打破壁垒,无论患者在疫情前是否在仁济治疗,均可来仁济完成这些专科操作。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不久前在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以来,上海的医疗机构门急诊、住院、手术服务量稳步增加。除了新冠定点医院外,上海的二、三级医疗机构都已开放门急诊服务,日均门急诊服务量已恢复到去年的四成;特色专病门诊也在逐步开放。他表示,上海各区域性医疗中心在日常医疗服务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单日门急诊量已近6000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尽开,保障基本诊疗和配药需求。

  李治国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