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国內 ( ) • 2022-06-23 16:03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近年来中国央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地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的工具。同时也比较注重发挥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目标是努力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

  陈雨露表示,实践证明,过去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在三点:一个是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更加完善。我们始终坚持要管好货币总闸门,同时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陈雨露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始终保持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所以我们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持续实现了优化组合,也就是较高的增长,较低的通胀和较多的就业的优化组合。

  第二,过去10年我们也逐渐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重点是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第三,逐步健全利率的市场化,重点是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LPR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一个新的传导机制,也就是由市场利率和央行引导来影响LPR,然后再影响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

  在存款方面,建立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调整机制,也就是引导存款利率跟随LPR利率和国债收益率的变化,以此来进一步的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的,也就是说通过结构性的功能,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同时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陈雨露表示。

  陈雨露表示,央行在设计结构性政策工具的时候,坚持顺势而为,把央行的资金和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顺势挂钩,来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另外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工具,也是具有基础货币投放功能的,所以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合理充裕,来支持信贷的平稳增长。

  “央行在总量框架下,运用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会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需要有进有退,也就是说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投放的规模要控制在一个合意的水平。”陈雨露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同市场利率水平至今相差通常不是很大。所以不会对市场化的利率体系造成太大的影响。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吴剑 SF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