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2-06-25 10:21

革命历史剧《数风流人物》6月15日在江苏卫视播出,追剧的过程中感慨良多,特别是最新播出的13、14两集,让我忍不住飙泪。

《数风流人物》讲述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三十年间波澜壮阔、风云诡谲的历史变革,同时也刻画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体形象。

说实话,近两年同题材影视作品不少,对《数风流人物》原本没有太多期待,不过电视剧集结了侯京健、李乃文、张洪睿、丁勇岱等实力戏骨,如此强大的阵容让我不能错过。追完14集,发现演员们的演技确实是意料之中的精彩,但同时这部剧也给了我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感触。

相对于同题材电视剧,《数风流人物》最显著的特点是有人物、有温度、有冲突、有细节,这些汇聚到一起,构成了电视剧复杂的独特性以及有深度的思想性。同时也凸显电视剧的创作难度。

难在哪呢?

首先,从1919到1949,三十年的风云巨变浓缩到40集电视剧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反复打磨剧本,对历史事件做遴选和取舍。而到了拍摄环节就更难了,几百位历史人物,如何逐一呈现?作为历史题材,《数风流人物》不能有缺失、不能戏说,这让导演的拍摄难度层层加码。

我看了下幕后制作资料,剧中有名有姓有台词的角色超过400位,动用特约和群演超过3万人次,仅是这些演员的安排和调度就是大工程了。

于是,就有了导演绕不开的第二大难点,如何把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拍出新鲜感。电视剧不是历史课本,要让人喜欢看、不转台才算成功,五四运动、红船开会、李大钊英勇就义等历史事件观众烂熟于心,没有悬念,想抓住观众太难了。

但导演做到了,《数风流人物》在叙事上有显著特点,没有采用常规编年体的形式,有效避开了课本般的单调乏味,而是以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状为出发点展现剧中人物;同时在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上则会着墨更多,以人物的命运转折为视角,让观众见人物、见情感、见细节、见冲突。

人物塑造上特别生动,跳出了历史人物脸谱化的窠臼,电视剧用很多生活化的细节凸显角色的温度,比如陈独秀会脚痒、毛泽东在水田里赶牛耕种。

工人们生活困顿、革命也会因为缺钱受阻,毛泽东将肉分给工人们吃、李大钊将大部分工资用于革命事业,这样动人的小细节也逐一呈现。

同时,电视剧一方面有大格局,完整呈现大开大合的革命历程,另一方面也以各个人物打开切口,让观众看到革命者们牺牲自我、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呈现出温暖和感人的一面。

特别是最新两集,几乎都是哭着看完。李大钊遇害那段,因为前期人物有了充分的铺垫,狱中和妻子诀别那场戏让人特别心酸,李大钊是革命者,但他也是有家庭、有感情的人啊!他觉得愧对妻子,最后的愿望是给妻子洗一次头,看到洗头的那一幕再也绷不住了。

陈延年从被抓入狱到走上断头台的一大段,导演拍得特别动人也特别有力量。电视剧的人物有成长、人物关系有变化,陈延年和父亲陈独秀一直唱反调,不赞成父亲在很多事情上的做法,但血浓于水,他会记挂父亲、给父亲做饭。有了这些生动铺垫,当陈独秀得知儿子被捕,并因委托吴稚晖而凶多吉少时,将无助、痛心的感受充分传达,此时荧屏上是一个身形单薄、让人生怜的老人。电视剧对众多角色生活化的塑造,最大程度的引发观众共情。

角色的成功塑造,一半是编剧和导演的功劳,他们让这些历史形象落地,另一半是演员们的功劳,在追剧的过程中,始终被演员们的表演折服。

剧中有很多冲突戏份,比如孙坚饰演的张国焘和共产国际代表之间的争吵、于恒饰演的李达,和李乃文饰演的陈独秀之间拍桌子的针锋相对,演员们拿捏有度,演出了革命先烈们的傲骨。

饰演李大钊的张洪睿,台词功底太好了,狱中给妻子洗头的那场戏自然、生动、真情流露,就像结婚多年的夫妻拉家常。

最后想说的是,用40集的篇幅重现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部剧不但把历史讲明白了,还带给观众学习、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已经当选中央执行委员的毛泽东为什么坚持回到韶山冲?为什么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在追剧的过程中,很多疑惑都解开了,接下来电视剧即将迎来南昌起义等高能剧情,相信不会让观众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