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虎嗅网 ( ) • 2022-06-25 14:2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本文为《没有国民性批判和“莱茵模式”,就没有“德国制造”》系列第三篇,原文标题:《德国世界级品牌为何多半没上市?因为它们都是乡镇家族企业》,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即使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发展也非一帆风顺。比如在上世纪末,它就一度因为经济滑坡而被讥讽为“欧洲病夫”。当时的德国,劳动力成本增速远超生产力增速,制造业也面对亚洲低成本地区竞争,创新和高科技实力又无法匹敌美国,前景看起来十分黯淡。但近年来,即使周边国家深陷经济危机,德国仍能避开“大坑”,保持着一枝独秀的态势。

美国学者戴维·奥德兹与德国教授埃里克·莱曼合著的《德国的七个秘密:全球动荡时代德国的经济韧性》,从七个不同角度分析21世纪以来德国免于经济放缓、低迷和全面衰退,展现出韧性的原因。

这七个因素分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成熟,远景规划与踏实肯干,历史传统和创新意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作用,区域产业定位准确,重视制造业,还有民族自豪感。德国的可借鉴之处,在于它的制造业基础极其强大,并通过制造业实现供给侧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国实现了一个依托制造业的完美发展闭环:因为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并且成为本土经济的稳定器;技能专科教育和学徒制作为制造业的教育基础,提供了大量廉价熟手工人;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因地制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极大程度上缩小了地区经济差异和城乡经济差异……

德国九成以上的企业都是不到500人的中小企业,这些低调的德国中小企业,往往能在一些极其独特简单的细分领域排名世界前列乃至第一,也就是俗称的“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的概念由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它的定义是“销售额不超过50亿欧元,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品牌位于世界前三名”,同时这些企业又非常低调,往往只服务于非常细分的市场,不为人们所熟知。

西蒙在全球找到了2734家 “隐形冠军”企业,其中德国独占近半,有1307家,其中大部分是制造企业。它们普遍位于偏僻小村庄里,多数是家族企业。当地政府、银行会为其提供融资,当地学校会提供技术支持,当地民众则是世世代代的劳动力来源。

对于德国工人来说,终生雇佣制不仅仅是保障,也是造就德国制造的基础。

与终身雇佣制配合的是教育双轨制。我在《德国的细节》一书中曾经写道,作为高度发达国家的德国,高校录取率和毕业率都不算太高,居然有六成以上的应届学生没有就读大学。德国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会分流,大部分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在这些技术学校里,理论与实践并重,从学习到实习,所有费用都由政府承担。

德国人对技术工人不仅重视,而且尊重。普通技工的收入已在德国人均收入之上,如果是高级技工,收入可以倍增。当然,想转为高级技工,需要4~6年工作经验,还需要经过1000个小时再培训,以及专业技术、现代经济理论、法律基本常识和企业管理等四个方面的考试。

所以,人们无需追求所谓的高学历,也不会鄙薄工人身份。在德国的就业市场上,雇主看重的并非学历高低,而是学历和专业与自身需求的契合,所以职业教育反而更受企业青睐。比如莱比锡的保时捷工厂,就有70%的员工出身职业教育,他们是将先进研发成果转化为一流产品的基石。甚至有一种说法:在德国,除了保洁等技术要求不高的职业外,企业不会招聘没有相关专业培训背景的员工。

相比大学,职业教育也确实更受一些年轻人的青睐。如果一切顺利,一些人可以在26岁左右成为高级技工,同时因为此前几年作为普通技工的经验,有了一定经济积累。可如果选择读大学,以德国大学的严酷学制,26岁恐怕还没毕业。

何况,职业教育出身者如果想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也有许多便利条件。职业教育经历可以被记入大学学分,而且毕业后在欧盟范围求职也更具竞争力。

前几年有个数据,德国技术工人在同一家企业的平均上班时间达到33年,基本等于做到退休。许多企业的CEO都是技术工人出身,一步步走向高层,直至退休,他们的学历上都没有“大学”这一项。

这种模式并非完美,《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就认为“双元制的教育,存在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另一方面,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的缺失,新时代的产业变化令人堪忧”。但它仍是德国制造业的依托,也就是德国经济史学家阿贝尔斯豪塞总结出的“莱茵模式”

所谓“莱茵模式”,是19世纪末德国发展出的稳定的新型社会生产体系,其基本原则是促进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而非竞争。其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产融协调的金融体制,双元制教育体系与劳资共决制度。

德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上市

德国中小企业有几个特点:企业寿命长,几百年老字号很多后;普遍地处偏远,很多在小乡镇里,从外表根本看不出规模;而最重要的特点,是很少上市

《德国的细节》中提到,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号称欧洲最活跃的的证券交易市场之一,交易量仅次于伦敦。而且,德国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费用在欧洲发达国家里最为低廉,也就5000到10000欧元之间。德国股市的知名企业也非常多,都是德国本土大品牌,如阿迪达斯、安联、拜耳、巴斯夫、宝马、奔驰、德意志银行、欧洲宇航防务集团、汉莎、保时捷、彪马、SAP和西门子等。

但按照前几年数据,整个德国的上市公司数量是八百多家,大多数“隐形冠军”和很有实力的中小企业都没有上市。相比之下,同期日本有3700家上市公司。德国炒股的人也不多。直到2017年,德国股民数量才超过1000万,股票投资者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明显。也就是说,活跃的德国股市,只是为参与者提供了方便,但参与者在德国国民中所占比重并不高。

按一般人的理解,德国有那么多优秀企业,起码有一大半应该上市,尤其是那些小而精的隐形冠军,但事实却非如此。

这是因为德国中小企业的家族企业属性。前几年数据显示,目前德国的350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8%,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家族企业。另外,这些企业50%以上的销售额都以出口方式实现。

德国的家族企业百强,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大多都是老字号。以德国人的耐性,他们更希望企业传承下去,所以不会盲目扩张。股市这个圈钱工具,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也就不高。

也正因为没有投身浮躁的资本市场,德国企业只能在产品上下功夫,强调质量和技术。《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中写道:

“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家的一种内在需求和驱动力,相较之下,利润最大化或快速致富则变得不那么首当其冲。”

也正因为这样,德国是一个在制造业领域几乎杜绝价格战的国家。因为在德国人看来,价格战就意味着逆淘汰。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跟德国锅具店老板聊天,问:

“为什么你们德国人的锅可以用上一百年?这不就意味着你每卖出一口锅,就丢失了一个顾客,人家再也不用来找你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么结实,使用期短一点,不是可以赚更多钱吗?”

锅具店老板的回答是:

“所有买我们锅的人都不用买第二次,这就是口碑,会让更多人选择我们的品牌。”

这个故事真假不知,但德国锅具耐用是真的,所以很多德国家庭的锅都是传了两三代人。德国在经济学领域有句名言:

“只有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才是衡量产品质量优劣的最好裁判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卖不出去的产品,就是质量低劣的产品,因此,质量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因而也是企业的生命,职工的生命”。

不上市、不热衷于资本市场,并不意味着守旧。据欧洲专利局统计,德国的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是法国的2倍,英国的5倍,西班牙的18倍。数量庞大的德国家族企业,普遍会拿出相当比例的利润用于研发。同时,德国政府构建了庞大的中小企业扶植体系,除了信贷优惠与税收减免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促进部门,给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国内外市场信息咨询和补贴。

德国制造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也非常成熟,以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下辖81个研究所)、弗朗霍夫学会(下辖80个研究所)、赫姆霍茨协会(下辖15个大科学中心和250个研究所)、莱布尼茨协会(下辖84个研究所)等德国四大科学联合会为代表,对企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知识支持。

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明显高于美国和英国。要知道,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衰落,与全球化息息相关。亚洲国家提供的低成本优势,带来新的区域分工,使得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下滑。但德国却是“我行我素”的例外。

如果再往深一层探讨,德国对制造业的坚持,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通胀的恐惧。

一战后,德国因为要支付巨额赔款,一度选择印钱,使得货币急剧贬值。德国马克最大面值一度由1万飙升到10万亿的天文数字,贬值达到千万倍。与此同时,魏玛共和国的失业率也达到了惊人的28%。

这段经历可以说深刻影响了德国人的基因,使得之后的德国对通胀极为警惕,不会尝试“开闸放水”之类的经济刺激政策,而是坚持在人力资源、技术和制度等供给端进行投入。

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是德国制造的根基

《德国的细节》中提到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细节:门把手。

但凡涉及到机械,德国货往往是品质的象征,我们熟悉的门锁也是这样。人类步入现代社会后,机械锁成为使用最广泛的锁具。德国人的制锁工艺相当了得,而且自主研发能力很强,各大品牌都有独家生产磨具的能力,还大量采用生产和运输机器人以提高效率。

近年来,在机械锁领域发展多年的门锁行业开始转向智能化,如电子锁、指纹锁等,德国在这一领域同样是世界领先水平。比如历史悠久的DOM就是世界级锁芯的制造厂商,世界上安全级别最高的银行——瑞士银行就采用DOM的安保系统。

不过对于我等外行来说,这些口碑都很抽象,我倒是更留心一个外在细节——德国的门把手。

我们平时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门把手,有L形下压式,有球形。不过在德国,大多数时候只能看到前一种。无论是小区住宅、酒店房间门,还是商店和餐厅的门,都是L形下压式的门把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性化。我们常常有腾不出手的情况,比如两手都提着东西,这时候,如果是球形门把手,你就只能把东西放下,然后去拧开。如果东西不方便放下,就会很麻烦。如果是L形下压式把手,就可以略略俯身,用肘部压下把手开门。

但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有些小区的大门和单元门之类就使用球形把手。但这个球形把手可不是我们平时习惯的那种拧开式把手,而是无法扭动的固定把手,只能用钥匙打开。

除了门把手,大门也有特殊之处。一般来说,德国的门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厚,也很少会透光。住宅大门都会加上隔音材料。而且门边会有一个突出的边条,关门后,这个边条就会遮盖住门缝。再就是门和门框之间有厚实的胶条,更有利于密封和防尘。

所以也有人开玩笑,说以德国的这些大门,简直没法拍言情剧了。情侣吵架时,夺门而出的那位没法“砰”一声甩门,你说会少了多少戏剧化效果?

无论是下压式门把手、关起来不会一声巨响的门,还是“莱茵模式”对工人的一生保障,都体现了德国制造的本质——以人为本。

反过来说,因为以人为本,才拥有了稳定的政治文化、积极有效的地方自治、自主活跃的民间社会、直面挑战的对话文化、强调协作的社会传统,这一切所造就的共识,成就了德国的“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欧洲价值(ID:ouzhoujiaz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