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2-06-25 14:43
近日,浙江党代会报告对下辖11个地市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
唱好杭甬“双城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宁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支持绍兴融杭联甬打造网络大城市。
支持温州提升“全省第三极”功能,支持台州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支持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支持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衢州创新省际合作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丽水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浙江一次性对所辖11个地市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引发各方关注。它既是对各地发展方向的肯定,也将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其中有几个城市的最新定位和排序变化,或将影响浙江今后的区域格局。
杭甬唱好双城记,对标全国性城市竞争格局
摊开浙江的地图,杭绍甬城市带就像浙江的一道经济脊梁。其地位犹如沪宁线之于江苏、广深线之于广东。而位于该城市带两端的杭州、宁波,作为省内“双核”,更是肩负着为浙江夺取国家中心城市的重任。
目前,全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9座国家中心城市。虽然自2018年西安入围“国中”后,这个名单已经4年没有扩容了,国家也从未明确表态是否还有第十座“国中”,但仍架不住各地竞逐的热情。
据统计,在杭甬之前,已有沈阳、长沙、南京、长春、昆明、南昌、乌鲁木齐等10多个城市明确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其中不乏济南与青岛、福州与厦门这样“双保险”的组合。
不过从实际来看,真正有实力争夺“国中”的,还是省会城市,其他城市更像是助攻。最明显的就是山东,省会济南已经连续三次在官方报告中明确提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了,而青岛的定位则被调整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这跟浙江非常相似。可以预见,未来浙江“培育国家中心城市”的重任将主要落在杭州身上,而宁波则携手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当然,无论是宁波,还是杭州,面临的竞争压力都不小。其中宁波需要直面青岛这个劲敌,而杭州面前更是有济南、沈阳、福建等一堆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的竞争者。
特别是沈阳,去年底发布的《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35年)》中郑重提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沈阳筑牢安全底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要求,是沈阳引领东北地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可见,在沈阳眼里,能否晋级“国中”,关系的不只是一城得失,而是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的长远发展。
而这就更加需要杭甬兄弟齐心,唱好“双城记”。它不仅影响杭甬参与全国城市竞争的前景,更关乎浙江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最终能走多远。
短期来看,温州“第三极”地位无可撼动
说起浙江区域版图格局的演变,从最早的杭甬温三足鼎立,到后来四大都市区,再到如今被频频提起的杭甬双城记,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温州实力地位的下降。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温州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九年代曾经风头无量,名气甚至盖过杭州和宁波。但进入21世纪后,富起来的温州人纷纷转向地产和金融,以至于前些年,人们一说起温州,首先想到的便是温州炒房团。
这也导致后来的一段时期里,对于温州来说,社会经济发展是相对滞后的。
一方面,作为浙江铁三角之一的温州,跟杭甬的差距持续拉大。2000年时,温州GDP分别是杭州的近60%,宁波的72%,但到了去年,这个比例已下降到40%出头和52%。另一方面,身后的绍兴、嘉兴等城市则纷纷追赶了上来。其中嘉兴和温州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2025年GDP破万亿”的目标,追赶挑战的意味明显。
“浙江第三城”要易主了吗?各方猜测之际,浙江再次明确提出,支持温州提升“全省第三极”功能,无疑是给温州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温州城建开始脱胎换骨,产业转型也有了起色,经济复苏反弹迹象明显。不仅保住了浙江省内“第三城”的位置,GDP重新拉开与第四名绍兴的差距,而且成功重返全国30强之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52家)也与省会杭州(53家)不分伯仲。
更重要的是,温州的区位是浙江省内其他城市没法取代的。浙江要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就不可能缺了浙南这块拼图。而温州作为浙南闽北的核心城市,帮助它壮大起来,不仅可以带动省内兄弟城市,还将助力整个海西城市群的发展。
所以,短期来看,温州的“全省第三极”地位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无人可以挑战。
嘉湖地位显著提升,区域发展将更加多元均衡
杭甬温都有了自己的明确定位,那么其他城市在建设目标上,有没有一些新的变化,或者说要承担起新的任务呢?
这次,浙江不仅梳理了每个地市的定位、目标,还对其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划分出四大城市组团。对比之前的四大都市区,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把嘉兴、湖州单拎了出来。
过去,人们多习惯于将杭嘉湖并称,而嘉兴湖州更多时候是作为杭州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出现的。
但最近两年,毗邻区域先行一体化的概念开始流行。浙江先后确定了嘉湖、杭嘉、杭绍等五大重点区域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并印发了具体的建设方案。而此次将嘉湖作为城市组团单列,“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也是延续了之前的思路。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前所未有的。这或许与嘉兴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有关,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的红利。
作为浙江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嘉兴凭借区位优势,经济总量连年迈上新台阶。GDP在2019年超过台州后,嘉兴迅速拉开和台州、金华这一梯队的距离,表现出追赶绍兴、温州的趋势。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嘉兴拥有了三线城市少有的人口吸引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嘉兴常住人口总量已经超过绍兴。过去几年,嘉兴每年的新增人口,不仅在省内稳居第三,仅次于杭甬,即便放在全国,也可以比肩许多省会城市。比如2021年,嘉兴常住人口增长了10.5万,数量高于南京、福州、济南等大城市,可谓人气爆棚。
人口的不断涌入,反过来又强化了嘉兴的城市竞争力。可以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继续推进,通苏嘉甬高铁等重大基建利好的不断落地,嘉兴正在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城市明星。而随着嘉湖的崛起,浙江各区域的发展将更加多元而均衡。
综合来看,浙江此次释放出的城市建设态度,就是一个不落,且各有侧重。这也是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大目标的具体落实。海报设计 宋一宁

海报设计 宋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