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 - 焦点新闻 ( ) • 2022-06-26 04:46

摘要:第十四次金砖峰会周五闭幕,各国领导人通过线上会谈达成了一份《北京宣言》。作为主办方,中国希望利用峰会达到什么政治目标?和北京一直关系冷淡的印度在这次峰会上起到了什么作用?而金砖国家是否能像普京声称的那样,构成和西方工业国家相抗衡的力量?德国之声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德国全球及区域问题研究所(GIGA)的学者普利斯-汉森博士。    

印度反对扩员 金砖国家无法与西方抗衡

金砖五国领导人”同框“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6月23日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致辞时,批评了所谓的“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而俄罗斯普京也在线上参加峰会时指出,金砖国家构成了和西方工业国家相抗衡的力量。您认为金砖国家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意愿吗?

普利斯-汉森博士:中国和俄罗斯肯定是希望这样的,但这只是一种单方面的看法,不能代表其它金砖国家的态度。如果真如俄罗斯或者中国所愿,金砖国家要形成与西方国家相抗衡的力量,那么这种明确的对峙态势是肯定不符合其它三个国家的意愿的,尤其是印度。对于印度来说,在和其它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中,经济利益永远是居于首位的,它绝对不会在政治上和俄罗斯或者中国采取明确的结盟立场,也不会明确反对美国。

德国之声中文网:既然在政治上的某种程度“结盟”目前还不是一个选项,那么各个国家都希望从这个磋商机制中得到什么呢?

普利斯-汉森博士:金砖国家主要是从数字上体现出重量级的意义,比如它们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或者是贸易额加在一起在世界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但是仅仅有这些数字并不意味着可以构建政治联盟,相反金砖这个机制的特色恰恰是五个国家之间的差异性。虽然金砖国家有定期举行领导人会晤的惯例,在各个部委、各个领域也都有无数的磋商会谈,但是却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正是因为这些国家并不具有共同的政治愿景。在这方面七国集团要明显更强一些,这当然也有历史原因。

对于每个金砖国家来说,“金砖”这个机制所发挥的功用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中国来说,它可能是一个与美国抗衡的“联盟”,也是一种避免单独出头、拉拢别国共同促进一些改革的尝试;对俄罗斯来说,当下的动机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寻找一切可以和自己站在一起的盟友;印度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最注重的是经济领域,当然也包括对全球合作机制的改革等;巴西在过去几年里对于金砖并不怎么重视,南非很乐意在国际上充当非洲的代表,金砖自然也是其中的一个平台,但其实从经济实力上看,它和中、俄、印这样的国家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别上。

德国之声中文网:金砖(BRICS)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金融界提出的,如今它发展为相对定期的五国磋商会晤机制,您认为它具有了超出经济层面的政治意义吗?

普利斯-汉森博士:我认为并没有。可以说印度肯定不会让自己被拉进和中国的联盟,包括南非和巴西也会在这方面非常谨慎。但是金砖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象征意义,相当于向西方世界发出一种宣言:这里还有我们,我们也可以提供一种替代方案。但是在全球治理、危机解决方面,目前金砖国家作为一个多边机制还很难做出一些具体的政治贡献。就算有一些成果,那也是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合作促成的,并非基于金砖这个多边机制。

如果我们读一读这一次金砖峰会的闭幕宣言,内容上和过去几年的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对乌克兰战争的表态也很简短,对我来说它距离一份强有力的联合声明还相差甚远。

德国之声中文网:您刚才提到,金砖国家的特点就是差异性,每个国家对于这个机制的期望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在这五个国家之中,是否也存在某种“权力斗争”?目前谁相对占据主导地位?

普利斯-汉森博士:如果只看经济实力的话,中国毫无疑问是具有主导地位的。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境争端是金砖国家所面临的一个中心问题,可能也是阻碍其在政治层面上进行更有意义、更有效合作的最大障碍。从2020年中印发生边境冲突之后,双方就没有再进行过领导人层面的会谈。印度对于中国政治影响力的扩张抱有非常警惕的态度,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中国主张扩大金砖国家的行列,吸收比如阿根廷这样的国家加入。据我所知印度是坚决反对这一点的,可能也是担心中国把更多“对华友好”的国家拉进来,从而使自己在金砖国家当中的影响力受到冲击。从这次金砖峰会达成的《北京宣言》能看出来,印度应该是对这样的进程采取了拒绝态度,因为宣言只在第72条和第73条非常模糊地提到了所谓推进金砖外围对话和“金砖+”合作以及“支持通过讨论推进金砖国家扩员进程”——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可以讨论所谓的扩员问题,但是首先必须要制定明确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这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否决。

德国之声中文网:尽管印度和中国之间存在种种分歧,但是莫迪还是接受了习近平的邀请,参加了这次北京主办的峰会。我们看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印度也成为西方国家争相拉拢的对象,尽管新德里仍试图在乌克兰问题上维持官方的中立态度。您认为这次印度在金砖峰会上就乌克兰议题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普利斯-汉森博士:首先说说莫迪接受与会邀请,这并不令人意外。这也是印度历年来对于金砖峰会的惯例处理方式,如果拒绝邀请,那才是令人震惊的举动。这次峰会以线上虚拟会议的方式进行,当然也是帮了大忙——因为这样就不会出现领导人之间握手致意、面对面坐下来交谈的画面。我们看到莫迪在峰会上的讲话中,也是主要着眼于印度所关心的话题,比如疫苗、疫情后的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等,其它话题一概避而不谈有的时候,政治家们“没有说的话”才是最重要的。印度以这种方式也是强调了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中立立场。在本周日将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印度也受邀作为合作伙伴参加。《北京宣言》中对乌克兰问题也只是简单带过,各国只是重申了自己在联合国层面上对乌克兰问题表达的各自立场,并且支持俄罗斯同乌克兰谈判。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乌克兰问题上,这次金砖峰会并没有使任何一方改变自己原先的立场。

德国之声中文网:让我们再回到东道主,您认为中国在这次峰会上达成了自己预设的目标了吗?

普利斯-汉森博士:一方面答案是肯定的,我虽然不太清楚这样的会议是如何规划的,但我猜想这次金砖峰会在七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举行,也许并不是巧合。金砖各国在这样的会议上齐聚一堂,即使只是通过虚拟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普京的执政合法地位赋予了肯定。从象征意义的角度来看,中国应该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另一方面也许中国曾经期待印度在金砖峰会上能够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然而从《北京宣言》的文字表述来看,印度在很多问题上应该还是采取了拒绝合作的态度,比如在金砖扩员的问题上没有进展,也没有任何对俄罗斯表示团结的文字。所以总体来看,这次金砖峰会对于东道主来说应该是喜忧参半吧。

德国之声中文网:不管怎样,至少这次金砖峰会还是给了普京这样一个亮相的舞台,让他有机会向国际社会展示,俄罗斯仍然和中印这样的大国有着经济上的合作。他也在讲话中提到,今年前3个月俄罗斯和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激增了38%。和中国、印度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弥补西方制裁对俄罗斯造成的损失呢?

普利斯-汉森博士:从短期来看的确如此,由于中国和印度购买了大量的石油,俄罗斯目前在这方面的收入反而比战前增加了,所以在财政上可以说是弥补了制裁所带来的损失。但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首先能源领域并不是西方制裁的唯一目标,尤其在科技领域、工业生产领域,我不认为和中印之间的贸易在中长期可以起到替代作用,况且这两个国家也并不一定有太多的兴趣在这些领域和俄罗斯扩大合作。另一方面,即使在石油领域,虽然现在短期来看没有卖给西方的石油都找到了买主,但是长期来看,俄罗斯还缺少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和这些国家之间的油气管道、物流线路等,这些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建设,但目前至少我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规划,而且它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