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军事 ( ) • 2022-06-26 11:30
06-26 10:24

文|凤凰网军事频道特约作者 高数

本文要点:

1. 俄罗斯在核动力破冰船与“浮动核电站”积累的经验,能够直接转移至航母用核动力装置,这种宝贵经验在可预见时期对俄罗斯意义有限,但对中国却非常宝贵。

2. 俄罗斯现役舰艇核动力装置相比美国尚有差距,但却明显领先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对于航母后发国家而言,这座“巨人的肩膀”已足够高大。

3. 克制一艘核航母的最佳手段永远是另一艘核航母,常规航母相比核航母的战力差距,会随作战区域远离本土而不断扩大。

“福建舰”下水后,00X核动力航母迅速成为下一个关注焦点。

“福建舰”下水后,00X核动力航母迅速成为下一个关注焦点。

随着外部压力的持续加剧,中俄两国合作,尤其是军备领域的合作在不断加深。在中国尖端军备大发展的今天,经历30年军力衰退的俄罗斯还有什么值得学习?随着003型航母“福建舰”于6月17日下水,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答案。更深层次的中俄合作或许早已展开,00X“核大船”的发展进度或许超出不少人的想象。

前哨站 | 00X核航母何时到来?中俄7年前就已布局

17年前就已经布局“核大船”

先看一条2021年的新闻:

9月14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与中国惠生重工有限公司达成协议,采购两艘“浮动核电站”船体,合同价值达到2.26亿美元。

“浮动核电站”可以视作简装版核动力破冰船

“浮动核电站”可以视作简装版核动力破冰船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订单只是中俄核技术合作的阶段性成果。早在2018年6月,中俄两国就签署了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及徐大堡核电厂3号、4号机组。该项目于2021年5月19日正式开工,至今年6月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按照俄方专家的表述:在该项目中,我们毫无保留的使用了最新核电站技术。有意思的是,这种“毫无保留”同样体现在“浮动核电站”上。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安装了目前俄罗斯最新的KLT-40S核反应堆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安装了目前俄罗斯最新的KLT-40S核反应堆

顾名思义,“浮动核电站”就是建在船体上,具备航行能力的核电站。更具体一些,指的就是俄罗斯“罗蒙诺索夫院士”号。该浮动核电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设计,装备有2座150MWt级的KLT-40S核反应堆。有意思的是,俄罗斯早在2010年就开始建造“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但受限于技术、资金一度陷入停滞。就在中俄于2018年全面开展核电合作后仅1年,“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就基本完工并下水调试。同样是在“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投入商业运营的1年后,中俄就签订了2艘“浮动核电站”的采购合同。

中俄早在7年前就已联合开发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

中俄早在7年前就已联合开发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

基于以上情况,中俄显然早已开始在舰用核动力装置领域的合作。目前能查阅到的最早记录是在7年前的2015年,中俄确定了ACPR50S海洋核动力平台的规划,单堆热功率达到了200MW。对于俄罗斯而言,“浮动核电站”对改善远东冰封沿海城市的能源供应非常重要,而对中国而言,舰用核动力装置的重要意义,在今年6月17日之后愈发凸显。

前哨站 | 00X核航母何时到来?中俄7年前就已布局

被冰雪封印的核动力舰队

核动力航母只算是苏俄核动力舰艇的分支,核动力破冰船才是主流。

核动力航母只算是苏俄核动力舰艇的分支,核动力破冰船才是主流。

回顾苏联航母发展历程会发现,1160型“奥廖尔”级、“乌里扬诺夫斯克”级作为唯二的核动力方案,即代表了所处时代苏联航母的最高技术水准,同样也具有异常悲惨的命运。但当苏联核航母被国内外力量分别绞杀的背景下,苏联的舰用核动力装置却在破冰船上得到延续,并且一直持续发展至今,在技术层面足以支撑一支比肩美国航母的核动力舰队。

得益于核动力破冰船的技术积累,俄罗斯舰用核动力装置技术相比美国并不逊色。

得益于核动力破冰船的技术积累,俄罗斯舰用核动力装置技术相比美国并不逊色。

事实上,早在1957年,苏联就下水了首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破冰船才是苏俄核动力水面舰艇的主线。从“列宁”号开始,到俄罗斯目前建造的22220型破冰船,苏俄一共建造了11艘核动力破冰船与核动力货船,如果算上俄罗斯已经启动的“领袖”级破冰船计划,俄罗斯在大型核动力水面舰艇领域积累的经验丝毫不输美国。

22220型破冰船是俄罗斯现役核动力破冰船的最强者

22220型破冰船是俄罗斯现役核动力破冰船的最强者

以22220型破冰船使用的RITM200一体化小型压水堆为例,该反应堆是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舰用反应堆,单堆功率175兆瓦,反应堆核燃料丰度20%,核燃料更换周期20年,最大寿命超过40年。相比之下,“福特”级航母使用的A1B反应堆单堆功率102兆瓦,反应堆燃料丰度超过20%,燃料更换周期25年,最大寿命50年。

未来“领袖”级核动力的反应堆很可能衍生出核航母的动力装置

未来“领袖”级核动力的反应堆很可能衍生出核航母的动力装置

两者对比不难发现,俄罗斯RITM200反应堆与美国A1B反应堆技术相差不大,更重要的是,RITM200是俄罗斯新一代反应堆的“母型”。目前已知的两大分支分别是“扩大型”:即RITM400,用于装备7万吨级“领袖”级核动力破冰船,以及稍微降低功率,提高可靠性的“民用型”,即装备“浮动核电站”的KLT-40S核反应堆。

前哨站 | 00X核航母何时到来?中俄7年前就已布局

中俄共同完成“航母核心脏”三级跳

“福特”级航母装备的A1B反应堆代表了目前舰用核动力装置的最高水准

“福特”级航母装备的A1B反应堆代表了目前舰用核动力装置的最高水准

目前“福特”级装备的A1B反应堆是美国航母核动力装置三级发展的成果,此前两代分别是“企业”号的8座A2W反应堆,以及“尼米兹”级的2座A4W反应堆。细分的话,还有“尼米兹”级第7艘开始使用的改进型A4W反应堆,得益于新型燃料棒技术,核燃料更换周期达到23年,同时安全性与可维护性能大幅提升。

破冰船的使用环境远比航母恶劣,俄制反应堆在其中体现了优良可靠性

破冰船的使用环境远比航母恶劣,俄制反应堆在其中体现了优良可靠性

俄罗斯舰用核动力装置的发展历程与美国类似,最早期的实用化产品是“列宁”号服役时装备的OK-150反应堆,单台功率90兆瓦,服役后表现良好,但却在使用6年后的1965年更换核燃料时受损,换上了两台第2代产品——OK-900反应堆。经过在“列宁”号上的成功使用并小幅改进后,OK-900A型反应堆诞生,装备4艘“Arktik”级与2艘“Yamal”级破冰船。而这两者的成功经验,直接催生了最新的RITM200反应堆。

“尼米兹”为核动力超级航母给出了动力下限:26万马力

“尼米兹”为核动力超级航母给出了动力下限:26万马力

如果仅从技术指标来看,RITM200与A1B已基本先当,但装备2座RITM200的22220型破冰船仅能获得8.1万马力的推进动力,考虑到破冰船需要更高的动力储备,整套核动力装置所能提供最大推进力或勉强突破10万马力。相比下之下,“尼米兹”级的2座A4W反应堆能提供26万马力推进力,却长期受到动力不足的指责。

3至4堆布局或许更适合航母后发国家的新型核航母

3至4堆布局或许更适合航母后发国家的新型核航母

相比之下,7万吨级“领袖”级破冰船的2台RITM400反应堆能提供16万马力推进力,算上动力储备,单台反应堆能提供9万马力推进力。尽管相比美国依旧有所差距,但如果使用3堆布局,将能获得27万马力推进力,动力数据将超越“尼米兹”。毕竟“尼米兹”早期最稳妥的方案是采用4堆布局,最后因“成本因素”不得不采用双堆布局,结果钱没省下多少,后续升级空间却被严重压缩。

电推技术将大幅降低核动力航母动力系统的布置难度

电推技术将大幅降低核动力航母动力系统的布置难度

在传统的4轴推进航母布局中,3堆布局难以分配动力。但在未来大型战舰普遍使用电推的背景下,“机”与“轴”之间的刚性连接被打破。即使未来航母依旧采用传统传动轴式电推,在突出反应堆可靠性,适当降低功率,采用4堆布局同样可行。事实上,具体布局是次要的,首要内容是在中俄合作的大背景下,RITM200、400型反应堆已趋成熟,具备上“核大船”的条件。

前哨站 | 00X核航母何时到来?中俄7年前就已布局

核动力航母真的有必要么?

对抗一艘核航母的最佳手段永远是另一艘核航母

对抗一艘核航母的最佳手段永远是另一艘核航母

受美国航母横行世界数十年的影响,巨型航母似乎就应该是核动力。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没有全球部署需求的国家,常规动力巨型航母才是最佳选择。但从实际需求而非攀比的角度来看,核动力是巨型航母的最佳选择,而且对于需要直面美国航母威胁的后来者,航母的核动力需求实际上更加迫切。

航母是一款长寿装备,设计时需要考虑未来几十年的作战需求

航母是一款长寿装备,设计时需要考虑未来几十年的作战需求

航母是一款长寿的装备,对其技术设定需要满足未来几十年的作战需求。对于航母后发国家来说,虽然在近海与“堡垒海域”中与美军核动力航母作战,能通过获得陆基战机与导弹支持,弥补常规航母在航程与机动方面的劣势。但正是因为这种显而易见的“场外优势”,近海与“堡垒海域”反而不太可能发生航母作战。那么真正的战场在哪里呢?

任何国家在远洋对阵美国海军,都将面对显而易见的“客场劣势”

任何国家在远洋对阵美国海军,都将面对显而易见的“客场劣势”

对于航母后发国家而言,虽然暂时没有进行全球部署的需求,但却有着迫切保卫全球经济利益,尤其是海上运输线的需要。而这些运输线上的关键节点,即使是最近的马六甲海峡也处于美国盟友的环绕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以巨型航母为核心的远洋舰队就必须走出“陆基防御圈”,必须在客场与身处“半主场”的美军对抗。

在航母对抗中,核航母更远的航程将带来压倒性优势

在航母对抗中,核航母更远的航程将带来压倒性优势

在这种环境下,几乎不可能靠岸补给,整支舰队的战舰燃料、航空燃油等全部依靠补给舰。此时如果使用常规航母,在广阔海域上的部署与机动将大受限制。此时美国核动力航母只需要在外围始终保持存在,拖住对方舰队不让其靠港补给,当常规航母燃料告急时,整支舰队将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

对于2022年6月17日之后的我们,二战航母作战经验需要重新被重视。

对于2022年6月17日之后的我们,二战航母作战经验需要重新被重视。

文章的最后需要特别说明一点,身处2022年6月17日之后的我们,再以冷战至今的航母经验解读未来的航母作战是不合适的。毕竟在过去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从未发生过航母之间的直接对抗,全部都是美国航母一边倒的作战。反而是二战中途岛那种实力相当的航母对战,是未来航母后发国家需要面对的作战形式。因此,我们应该重新重视二战航母作战经验,并努力将其与当代新技术结合,找出战胜强敌的新手段。

站在中国的角度,未来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将逐渐从具体装备的引进,转向对苏俄“大装备”体系潜力的挖掘。在这一过程中,苏俄装备大量的装备经验积累,将大幅加速中国关键装备的成熟速度。如果这种“经验转移”能够在中俄之间实现良性的持续发展,未来中俄会有更多划时代装备,以“超常速度”迅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