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2-07-14 18:39

文\江湖小舞

“越来越魔幻,越来越离谱了……”

针对在网络上引发争议的北京给从外省市返京居家隔离居民强制佩戴监测设备一事,有网友甚至感慨,“没有孟公主的命,却得了孟公主的病”。

随着连刚刚从广西返京的老胡都认为“应该是讹传”的佩戴具有“24小时体温、定位监测等功能”的手环最终被确认“确有其事”,有网友模仿老胡的语气发文称,“北京方面对外地来京、返京人士贴心提供了电子设备和门磁两个选项,不仅满足了特殊时期的复杂防疫需求,也给予人们定制了丰富多样化的个性防控穿戴与家装风格。”

从老胡“认为电子设备也没必要,门磁的作用足够了”分析,可能他个人比较喜欢门磁。

通过上海媒体的采访确认,这是“紧急通知,发到夜里两点多,居家隔离都得佩戴”。另外,北京交通广播采访的何先生也确认这个说法,13日晚11点左右,社区工作人员告知他,在随后的7日健康监测期间,需要佩戴电子手环以监测体温,随后将手环送到了何先生家中。

给居家隔离人员强制佩戴监测设备的消息一经确认,很多网友担忧这将成为“电子镣铐”,个人信息、一举一动、活动轨迹都会一览无余的上传到指定终端,让自己成为时刻被监控的对象,瞬间感到“不寒而栗”。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封门你说有危险,盯梢你嫌暴露隐私,弄个电子手环彼此都轻松,你又说这是电子镣铐。这我就不明白了,你希望防疫人员怎么做呢?全凭居家隔离的人自觉?都是那种讲诚信的人吗?”

不过,这种观点并不被更多网友认可,反而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步步退让换来的是得寸进尺”。

有网友说, 北京采用“北京微芯感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监测手环的做法,“比盖猪肉章要高级,比韩国电子脚镣便捷,凸显了我国中国智造,高科技防疫的优势。”

虽然北京确认存在强制佩戴电子手环一事,但北京交通广播采访的不同社区工作人员给出的说法也不尽一致,前述何先生所在天通北苑第一西社区表示,“手环主要用于监测个人体温,需要每日必须佩戴。不是说想戴不想戴,给您就得戴着。”

天通苑北街道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手环并非要求处于7日健康监测期内的市民24小时佩戴,也不会监测到个人的行动轨迹。”

而据北京交通广播采访的有过手环测评经验的科技媒体人徐女士反馈,这款手环除了可能具备GPS信息外,搭配硬件还可能记录语音、其他个人信息,至于会不会像大家担忧的那样出现信息泄露,还得看“和硬件的匹配以及最终上传云端后数据库的管理者监管措施是否到位”。

即便在北京交通广播看来,“健康监测是一项疫情防控措施,涉及千家万户,每个人都有义务配合执行”,但就像他们采访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所言,“基层治理一定要循法而行,依法而治”,在防控的“最后一公里”还需要找到政策落地方式和公众接受度之间的平衡。

对于老胡自己没有被社区通知佩戴手环就认为是“讹传”的说法,网友要求他为自己的不谨慎言辞道歉,并讽刺道,“笑死了,老胡没戴就说是谣言?按他的逻辑全国人民收入低于他的人,都不存在吧?”

在“讹传”说法被打脸之后,老胡依然嘴硬,继续强调“从外省市回京需居家隔离并佩戴一款电子手环”的说法肯定是讹传的同时,又含蓄地承认,“不过从报道看,个别人被要求戴电子手环的事情也的确发生了。”

不过,老胡表示,“即使这样,我个人同情反对戴电子手环的舆论,并且建议北京市不推动居家隔离者戴手环”,并认为“在北京这样做的副作用很可能超过正面作用”,建议在“疫情在各地虽有反复,但总体上是趋于缓解”之际,“出台新的防疫措施需要非常谨慎,充分考虑公众的意愿和接受度”,否则“很容易遭到舆论的负面解读和反对,并受到是否合法的尖锐质疑。建议各地谨慎为宜。”

不得不说,北京抛出的强制佩戴电子监测设备的做法,连老胡都不能从容“叼盘”,确实说明这是一个无论从哪个角度来阐述,都不能自圆其说的昏招。

就像今天同样在网络上传播很广的那篇网文所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各地防疫一刀切屡禁不止了,北京榜样做得好。”

当北京的普通人拥有了享受孟公主待遇的机会时,蓦然回首,他们却发现身后并没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哪怕是在网络上小声辩解几句,人微言轻不说,还可能被扣上给敌人递刀子的骂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多体征感知设备”是助力北京冬奥会的科技产品,据说当时配备了3万多台,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身体异常情况。

当然,还是要说,7×24小时的健康监测待遇,出现在首都,还是应该偷着乐,这确实“太贴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