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2-08-08 00:48

《人生大事》一共有五场葬礼,这部电影事关生死。

昨天我们从电影延伸,为大家分享中国人生死观变和不变。

今天怡儿从个人的生死观,来和大家聊聊,三哥、小文还有莫爸爸,对生死有哪三层认知。

小文,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有天早上,她怎么也推不醒外婆,外婆在睡梦中去世了。

三哥,三十多岁,从小跟着爸爸帮人办丧礼,他看过太多去世的人,只当一份工作。

莫爸爸,三哥的父亲,做了一辈子殡葬师,亲眼看过自己的儿子淹死在河里。也看过太多家庭悲欢离合。

他们三个对生死的看法大不同,正好帮我们上了生死三课。

1 不懂生死的小文,需要人心抚慰

小文是在一天早上醒来,喊着外婆外婆,发现外婆再也不理她了。

刚刚四五岁,还没上幼儿园,就遭遇亲人的死亡,身边又没有爸爸妈妈、

小文是真的可怜。

可是,她也是幸运的,在无知无畏,不懂生死时,离开亲人。

如果她已长大,知道亲人再也回不来了,她会不会比现在更伤心?

小文不懂生死,听小伙伴说外婆藏在大盒子里,大闹丧礼现场,找殡葬师,他要外婆。

小文的脑海里,外婆是被他们藏起来了,一定要把她找回来。

当三哥残忍地说出真相,外婆被烧成灰,回不来了。

懵懵懂懂的小文,呆住了,不说话也不肯吃饭。

你的童年有没有这样的记忆,遇见可怕的事,会自动屏蔽假装没有发生。

小文就是这样。

幸好,她身边有三哥和他的朋友,他们告诉她,外婆到天上去了,变成星星看着小文。

小文的眼睛开始有了一点亮光。

一个小孩或者内心长不大的我们,心里总有需要治愈的角落。这个角落可能是失去亲人的痛,被校园霸凌的伤疤。

在三观没有正式建立起来,解决不了心病时,给孩子一个不同视角,会抚慰心灵。

你有没有看过一部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父亲和儿子一起被关进集中营,为了保护孩子幼小心灵,父亲告诉儿子这是一个游戏。最后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

当小文不懂得外婆的去世带来怎样的伤害,不如给她一些温暖,让她知道,外婆还在守护着她。

小文遇见的正是一个人认知生死的第一阶段,不懂生死。

这时好好引导,小文可以懂得敬畏生命,但如果没有人关心她,她可能就把生命当儿戏,浑浑噩噩对生死没有敬畏心。

2 活得无味的三哥,需要找到人生价值

30岁的三哥从小就跟父亲一起帮人办丧礼,他眼中的死亡和小文不一样。

二哥走得早,只知道父亲让他跪拜二哥,总嫌烦。

他帮别人办丧礼,只觉得是一份靠死人吃饭的工作,没有离开亲人的切肤之痛。

听听朋友怎么说他吧。

“不就是女朋友给你戴了绿帽子,不就是你和你爸关系不好,不就是刚从牢里出来。不就是有人说你吃死人饭么”

“你就是心态不好,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是的,三哥自己都觉得自己活得憋屈窝囊,混混沌沌。

爸爸看不上,女友瞧不上,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这样混沌度日的他,对死亡是怎样的认知?

“我干脆死了吧,也比活着好。”

他眼里的死亡是一种解脱,但这种认知并不是真的渴望死亡,更像是对生活的逃避。

听听,为他操心半辈子的老爷子怎么说?

“让他去,总算有个让他惦记的事”

他收养了小文,从此开始牵肠挂肚,懂得一些生活的责任。

当三哥帮自己的老父亲准备丧礼,他不再厌恶生,渴望死。

他开始敬畏生命,对亲人负起重任,对殡葬师这个职业认真起来。

像不像正处在中年的我们,生活到了需要直面现实的时候,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担,社会的变化。

当我们真正担当责任,懂得自己的价值,我们才会更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3 不惧死亡的莫爸爸,需要放下牵挂

做了一辈子殡葬师的莫爸爸,看过太多悲欢离合,包括自己儿子的离开。

莫爸爸自己倒是对生死看得开,就是担心儿子以后可怎么办?

过去的他和儿子莫三妹就像两个在水里挣扎的人,怎么也过不去心里的坎。

这些在儿子收养小文后,有了转机,儿子有了责任心,老爷子开始变得柔软。

他和儿子一起翘着脚坐在长椅上,喝酒谈事。

他要把自己对死亡的感受和毕生绝学传给儿子。

头一个,他终于把当年老二捞尸被淹死的事,坦然说给老三听。为了一个死去的,自家折了一个活着的。

老爷子朴实的话中,有懊悔伤心,也有释然和骄傲。二儿子尊重这个职业,也尊重生命。

第二个,老爷子带着老三一起,为车祸毁容的遗体整容。

他表情严肃,嘴上唠叨着,“先拼骨架,一顺筋,二拼骨,从脚到头往回数……”

看着老三终于可以认真接他的衣钵,他嘴角轻轻上扬,露出欣慰的微笑。

老爷子终于可以安心离开人世了,他留下一封信,那是对儿子的生死第三课。

人总有一死。我这辈子也看够了,想干干净净地走,不要乱花钱,你就给我一个私人订制的葬礼吧。”

看淡生死的老爷子,交给儿子最后一件事,是给自己一个简单,不一样的葬礼。

这背后也有着老爷子对儿子对生死的言传身教。

珍惜职业,勇敢担当,生死坦然。

写在后面

《人生大事》这部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武汉街头,主角朱一龙也是武汉人。

不得不说,关于生死的故事发生在武汉,似乎让人特别有感触。

为什么?

在作家易中天看来,武汉人有一种悲剧情结,喜欢看悲剧,也许是继承了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的传统。

生活中容易火气大,但也很敢哭,喜欢大开大合戏剧性的生活。

面临恶劣的气候,还有兵家必争之地的命运,武汉人,也能泰然处之。

这也是我们从武汉街头拍摄的《人生大事》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的一些味道。

从这部武汉人朱一龙和他的同乡们演绎的武汉味的电影里,

我们看到,人生就是一场戏。

在戏中,我们嬉笑怒骂,生死看淡。

不看淡又能怎样,不如活出更多味道来。

您说呢?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作者王小怡儿,16年城市媒体人,《怡儿话书影》主笔。

@怡儿话书影,那人那城,故事自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