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2-08-08 19:21
手打柠檬茶、提拉米苏、人物素描、冷锅串串……8月初的一个傍晚,在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兴善寺西街,一长溜私家车沿着路边一字排开,车主们顶着依然滚烫的气温,打开装满商品的后备箱,或大声叫卖,或认真展示,街道上逐渐热闹起来。
每天16时前,这里是机动车道,16时至24时,就成了限时步行街,以汽车后备箱展示商品为特色。
据央广网报道,“兴善雅集——星光大集市”活动日前在兴善寺西街拉开帷幕,标志着雁塔区首条夜经济步行街——兴善寺西街步行街落成,该项目是当地重点发展的商业项目之一。
这种机动性强、门槛和运营成本都相对较低的新型夜市经济业态,深受部分年轻人的喜爱,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体验人间烟火的机会。
西安市小寨地区综合改造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辉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自7月17街开业以来,兴善寺西街的人流量增长了150%左右,沿街商户的营业额普遍增收80%-100%,有的摊主日均销售收入能达到2000元左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莉莉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到,后备箱集市是一种交易成本较低、较为自由的商业方式。在疫情大背景下,后备箱集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当地市场经济,促进消费,但也存在监管难度较大、影响周边环境等问题。
王辉则表示,会对商户按原则进行资格审核,同时控住数量;在环境保护和出行秩序维护方面则采取限行,并做好卫生清扫等工作,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后备箱集市”火了
澎湃新闻在采访中发现,锻炼胆量、体验社会、创业赚钱等是一些摊主参与后备箱集市的初衷。
摊主张义(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他和同学在暑期期间联络了街道办事处的招商办,签约交租后每晚驱车赶到集市叫卖,“后备箱集市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创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吆喝售卖、和别人打交道也挺锻炼人的,对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有帮助。”
28岁的寇晓(化名)也是一名摊主,他所售卖的“绿豆泥球”目前已在西安市内的多个集市中推广,“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流水在一千五六百元左右,少的时候也在四五百元,至少是能保住成本的。”在他看来,后备箱经济属于“轻资产投资”,低廉的运营成本及较高的利润空间已使“后备箱摊主”成为自己的主业之一。
一位“后备箱”摊主用趣味标语吸引顾客。    本文图片来源:澎湃新闻实习生 白欣玥 

一位“后备箱”摊主用趣味标语吸引顾客。    本文图片来源:澎湃新闻实习生 白欣玥 

西安市小寨地区综合改造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辉告诉澎湃新闻,在集市上,销售情况较好摊主每天可达到2000元左右的营业额。商业街自7月17街开业以来,兴善寺西街的人流量增长了150%左右,沿街商户的营业额普遍增收80%-100%,后备箱集市在带动人流量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当地夜经济的发展。
《中国消费者报》曾发表评论称,后备箱经济形式灵活、机动性强、门槛不高,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同时,后备箱摆摊的参与者类型多样,或是利用业余时间增加收入的人,或是初次创业的年轻人, 因此成为灵活就业、自由就业的新方式。这种经济模式的兴起,让人们感受到了新鲜消费体验带来的“烟火气”和“新潮味”。
摊主王秋对此表示认同。她告诉澎湃新闻,“近年来我尝试过非常多的方式去维系店铺的经营,例如工作室、实体店铺、外卖下单、网店、夜间集市等等,今年下半年兴起的后备箱集市为代表的夜间经济模式是相对来说最为活跃的,年轻人对这一消费方式的热情及认可度较为高涨,夜间经营收益也比较可观。”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6月9日西安市商务局发布的《贯彻落实<西安市扎实稳住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中提到,鼓励举办汽车集市、文创集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室外活动,支持环境相对封闭、与居民居住区域有一定距离的传统商品交易市场转型,适应市民夜间消费需求,在市场内部设置夜间临时露天餐饮、购物场所,提升夜间经济活力。
西安市商务局官网截图

西安市商务局官网截图

王辉告诉澎湃新闻,市商务局有关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发布后,他们和市商务局积极对接,统筹社会力量,实行市场化运作,让原本具有一定商业活力,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商业街进一步发挥优势,成功打造了雁塔区首条夜经济步行街,这是大力发展商业街的初衷,从现在的运营情况看,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后备箱集市可以说是兴善寺西街夜经济的亮点之一。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除西安外,国内其他城市也曾出台有关政策促进夜经济发展。据《南方日报》早前报道,早在2019年8月,广州市发改委就印发《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打造国际知名的“广州之夜”品牌。2020年至今,广州市商务局已连续第三年牵头举办“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节。另据“扬州发布”消息,为了鼓励夜间经济发展,扬州市商务局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针对夜间消费促进活动,给予实际支出费用50%的补贴,希望通过夜间消费新场景,进一步提升城市消费活力。
专家建议完善管理方式
兴起的后备箱经济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考验。例如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
住在西安兴善寺西街街区附近的居民林风(化名)认为,后备箱集市难免会产生噪音、垃圾等方面的问题,“商品定价基本上是由商家自主决定,有的超出了市场价的范围,很少会二次回购。”
西安市民徐先生则担忧后备箱商铺具有较高强度的流动性,无论是食品还是服务,在出现问题后难以有相应的售后措施,“我更倾向于前往固定的实体店进行消费,在质量保障与售后服务上会更加放心。”
《南方网》在7月26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对于这些摊位,监管是颇为严肃的问题,他们大多没有营业执照,在定价上也没有统一标准,难免有“一锤子买卖”的感觉。同时集市业态以流动汽车和小餐饮为主,还会产生交通不便、环境污染等问题。后备箱集市的隐忧还在于流动性,不少摊贩“打一枪换一站”,不能保证固定经营位置,进货渠道和加工环境等也全凭摊主自觉,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难找到摊主。   
正在给顾客“备货”的“后备箱”摊主

正在给顾客“备货”的“后备箱”摊主

针对各类担忧,西安市小寨地区综合改造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辉向澎湃新闻表示,如何管理好后备箱集市确实是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按照‘避免同类商户竞争、避免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产品品质较高商户优先’等原则进行资格审核,将每日的后备箱商户控制在40户左右, 同时会从多个角度对商户能否长期经营进行资质考评。这样一来,一个是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差异化竞争,营造多样性的购物环境。”
王辉还提到,在环境保护和出行秩序维护方面,兴善寺西街通过在部分路段的晚间时段采取限行的做法来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出行影响,还通过运用市场化力量做好卫生清扫工作,积极动员周边商户组成志愿服务队参与街道卫生清洁,倡导后备箱商户自带垃圾桶等形式做好卫生清扫工作。“管理好、运营好后备箱集市始终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
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律师李圣在接受《消费日报》采访时提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监管,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卫生检查、营业执照登记,甚至可以对车牌号进行登记,若出现问题能够追责到个人。相关部门应逐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完善针对后备箱集市等新业态的管理方法,促进后备箱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在后备箱摊主前购买商品的顾客

在后备箱摊主前购买商品的顾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莉莉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则建议,通过划定集中经营区域来规范后备箱经济的发展,方便了有关部门进行集中管理,如进行信息登记、品质检测、环境维护等,也有助于形成品牌效应,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的夜间经济发展。同时,鼓励发展创意型的后备箱经济对于繁荣市场也有帮助,能满足更多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