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农历七月「鬼节」,街上随处可见烧街衣焚香等拜神痕迹,仿佛「梗有一只喺左近」,当中屡传为港岛最猛鬼的湾仔星街一带,迷雾烟雨中赫见本港最早期坟场的历史遗迹出土。有关注本港旧历史遗址的保育人士,根据本港早期文献指香港开埠初期曾在湾仔星街划作本港第一座坟场,近日在附近公园山坡发现一座墓碑,经用电筒在特定角度照射后仔细研究,发现墓碑右上方刻有「同治三年」的年份,迄今约158年历史,正好印证当年祖父辈声称星街灵异传说并非见于防空洞,而是当地公墓而引发鬼影幢幢的「撞鬼」经历,有助后人进一步了解香港坟场历史。

涉事墓碑位于万茂里对开一条前往万茂公园的石梯旁山坡发现其踪迹。(康港刘影提供图片)涉事墓碑位于万茂里对开一条前往万茂公园的石梯旁山坡发现其踪迹。(康港刘影提供图片) 星街附近一带土地早已城巿化,大厦林立,唯独涉事山坡保持较原始状态,令墓碑得以保存至今。(康港刘影提供图片)星街附近一带土地早已城巿化,大厦林立,唯独涉事山坡保持较原始状态,令墓碑得以保存至今。(康港刘影提供图片) 星街附近一带土地早已城巿化,大厦林立,唯独涉事山坡保持较原始状态,令墓碑得以保存至今。(康港刘影提供图片)星街附近一带土地早已城巿化,大厦林立,唯独涉事山坡保持较原始状态,令墓碑得以保存至今。(康港刘影提供图片) 以电筒强光照射在特定角度下,可以见到墓碑右上角有「同治三年」刻字。(康港刘影提供图片)以电筒强光照射在特定角度下,可以见到墓碑右上角有「同治三年」刻字。(康港刘影提供图片) 星街猛鬼传闻始于曾有坟场 街坊经常「撞衰嘢」

根据香港早期史料显示,最早坟场历史可追溯至1845年开埠初期,当年很多英国人来港贸易经商,因不适应香港气候感染疫症死亡,英殖政府于是在湾仔星街和圣弗兰士街,即当年进教围一带建立第一座公众坟场,其后因满额,政府需要另觅土地兴建坟场,遂造就跑马地香港坟场的设立。

关注香港旧历史建筑的「康港刘影」版主阿康称,祖父大约1945年前由内地落难来港,当年曾居住在湾仔星街一带,他记得对方回忆过去时曾提及星街以前曾有公众坟场,街坊不时遇到灵异事件,「佢话星街好猛,街坊经常见到污糟嘢。」反而被传为最猛鬼的星街防空洞,祖父曾在日治时期避难住进防空洞内大约十多天,「佢话冇日军冲入嚟杀人,只系𠮶度又湿又黑,无觉好瞓,更多似系后期有人吹嘘𠮶度好猛。」

祖父话星街好猛,街坊经常见到污糟嘢,但唔系因为有防空洞,佢避难住过十多日,话冇日军冲入嚟杀人,只系𠮶度又湿又黑,无觉好瞓,更多似系后期有人吹嘘𠮶度好猛,反而系当地曾有公众坟场引发灵异传闻。 —— 康港刘影版主阿康 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设立,当时由政府出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设立,当时由政府出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 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建立,当时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建立,当时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 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建立,当时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建立,当时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 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建立,当时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建立,当时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 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建立,当时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香港坟场属本港早期香港墓园,由当年英国政府引入欧洲十九世纪的花园墓园概念来港建立,当时由英国圣公会管理,初期没有定名,由于较多外国人落葬,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资料图片) 墓碑刻有同治三年 迄今158年历史

他为印证当年祖父的经历,再加上本身关注香港旧历史遗迹,去年5月曾在星街一带进行搜索,其后在万茂里一条行人梯级拾级而上,至近万茂公园对开一处僻静的山坡发现涉事墓碑,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下未有发现,直至周日(7日)再重访旧地,以强光电筒辅助下在特定角度照射碑上字迹进行拍摄,然后经电脑存档再仔细研究,终在碑文右上方见到「同治三年」刻字,推算清朝立碑迄今约158年历史,成为发现湾仔星街早期墓场一个重要证据。

他估计,由于湾仔日月星三街早已城巿化,大厦林立,相关早期坟墓历史证据早已湮没,刚巧涉事山坡保持在较原始状态,墓碑才得以保存至今,希望事件有助后人探古寻源,带来承先启后的效果,让更多有志发掘香港坟墓历史的人士追寻下去。

同治为清朝第十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他为慈禧太后与咸丰帝之子,其年号介乎1862年至1874年间,相比跑马地香港坟场,后者最早坟碑追溯于1841年安葬,据传星街坟场满额后再迁移部分至现址,现时香港坟场共有超过1.2万墓碑,绝大部分为外国人,包括165名华人、450名日本人以100名俄罗斯人等,故当年又称为「红毛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