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2-08-18 12:18
白岛岩心的回答

前几天,我们在后台看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我对自己真的无语了,今天因为某件事的热搜,我一个激动就和朋友吵起来了,只因为我们对这件事有不一样的看法。-_-||
冷静下来之后,我一方面觉得似乎没必要为了个热搜就给我们多年的友情宣判死刑,另一方面却又觉得可能真的见微知著吧,也许从这就可以看出我们三观确实不合,而如果真的这样,那还不如早点结束。
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把这里当树洞吐槽一下吧。”

(已征得留言者同意)

这让我想起了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的一类帖子:

“三观不合,还能做朋友吗?”
“对于xxx事件,朋友竟然是这种态度,要不要绝交?”
“忽然发现最好的朋友是xxx的粉丝,怎么办?”

仔细观察这类帖子会发现,当事人往往都是由突然发生的一件事,发现了自己朋友的另外一面而难以接受,最终陷入到底是要结束关系,还是要为了友情继续勉强自己不舒服的两难境地。

然而,面对在某些观念上一下子和我们有了巨大差异的朋友,难道我们真的只有这两个选择吗?

01.

三观不一致究竟意味着什么?

“三观”的字面意思,我们当然都清楚,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很明显,并不是每一次观点碰撞都会让我们纠结无比,也并不是每一次价值冲突都会让我们思考关系是否还要继续。所以,当我们谈论三观冲突或是价值差异,我们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

1 越相似,越喜欢,那反过来……

相似性效应 (Similarity Effect) 认为,人们通常更容易喜欢和接近与自己相似的人。

在此基础上,Jellison和Zeisset(1969)的一项实验还发现,当受试者确信他们拥有一种在人群中不常见的理想特质时,他们会更多地被一个据说拥有这种特质的陌生人所吸引,而不是当这种特质被作为一种普通的特质呈现给他们时。

这说明了:越相似,越喜欢,并且在自己重视的方面尤其如此。那反过来,在自己重视的方面越不相似,是不是就会越讨厌,进而让关系难以长久呢?

这个问题或许才是人们面对三观差异时所真正担忧的,而这种担忧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对某段关系可以长久发展的强烈渴望。

2 自尊水平受影响

我们还会受到虚假同感偏差 (False Consensus Bias) 的影响,即倾向于将自己的想法投射给他人,错认为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持有这种认知偏差会使人们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看法是人们普遍都会认同的“正常”观点。这一方面有益于维持人们的自尊,因为相信别人认同自己会感觉更好;另一方面,却也会使人们更难以理解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人,甚至可能认为他们是奇怪的、不正常的。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尽管他人不同的观点态度本身与我们并无关系,但我们还是会感到一种“被否定”,甚至“被背叛”的感觉,并且会在一些这种感觉上头的时刻,根本不想再去进一步了解这种不一致背后的原因。

3 矛盾感带来的不适

有许多人在提及与朋友三观不合时,往往还会提到“曾经TA是怎样怎样的”。相比面对原本就持有不同价值观的朋友,面对曾经价值观相同、但现在价值观不同的朋友,人们往往会更加纠结,而这或许可以归因于对方前后变化所带来的矛盾感。

曾有研究证明了这种矛盾信息会引起心血管反应,该研究邀请了多名健康的年轻人与他们的一个朋友共同参加实验。参与者还被随机分配面对他们朋友发表演讲,演讲后,从朋友那里得到积极、消极、矛盾或模棱两可的反馈。结果显示,与支持性和完全负面的信息相比,参与者在收到矛盾的信息时血压会变得更高。

02.

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三观冲突?

如果你并不想因为一件事所反映出的价值冲突就和朋友分道扬镳,但同时也还没有找到跨越当前障碍的方法,那或许以下几个小tips会给你带来帮助:

1 认识到价值观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有研究曾调查美国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发现有一部分公民虽然对同性恋采取积极的态度,但却会在调查中选择反对一部分相关政策;与之类似,还有一部分公民虽然会对同性恋有偏见,认为同性恋是道德问题,但当提及同性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遗传,而不完全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时,他们却又会表示赞同。

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有助于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即很多人其实并不像他们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坚决反对或支持什么,很多时候态度都取决于他们当前关注到的具体问题。

同样,我们自己也未必会是我们所认同的某些观念的100%的执行者,所以面对朋友不一样的意见或表现,与其将这上升至“三观不合”的程度,倒不如多看看TA在其他具体问题上的积极表现。

2 减少确认偏误,看到积极的一面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是指个体为了支持自己的成见、猜想,常会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支持性的细节,却忽略与之相矛盾的信息,最终加重偏见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邻盗斧了。所以,在怀疑对方是不是变得和你三观不合的时候,不妨试着主动跳出确认偏误的影响,看到被忽略的其他信息。之后,也许你会发现TA还是那个TA,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变化。

3 看到具体的、生动的对方

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群体标签可以定义我们的一部分,却无法定义我们的全部。今天多了某个标签的TA,和昨天还没有那个标签的TA,也许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

4 坦诚

临床心理学家Shannon Kolakowski曾根据她的临床经验总结道:“成功和深刻的关系都有个重要的特点,即‘关系中的双方能够彼此分享TA们的内心世界——彼此真正的想法、感受和愿望’。”

坦诚地与朋友沟通你因TA的变化而感受到的不舒适,一起探索一下为什么这次的分歧会让你如此在意,以及如何解决。也许在这个过程里,你们会发现原来分歧并没有那么大,亦或是分歧虽然很大,但理解了对方的出发点后,尊重与包容对方也变得容易,同时你们的关系也更加深刻了。

5 达成暂时避开话题的共识

在某些“上头”的时刻,讨论或许已不再是为了沟通思想,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了,为此,我们甚至不惜想要去支配或控制对方。而控制欲,向来都是会把别人推远的。因此,如果关系中的一方暂时“上头”了,那不妨先暂时避开这个话题,待彼此都平静下来后再进行平和的交流。

禅学家铃木大拙曾说:“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在折磨我们,而是我们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对方的是非对错,是我们在折磨自己。”希望我们都能放下那些条条框框,看到眼前那个温暖、生动、具体的TA。


参考文献

Ross, L. , Greene, D. , & House, P. . (1977). The "false consensus effect": an egocentric bias in social perception and attribution proces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3(3), 279-301.
Lea, M., & Duck, S. (1982). A model for the role of similarity of values in friendship development.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1(4), 301-310.
Neimeyer, R. A., & Mitchell, K. A. (1988). Similarity and Attrac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5(2), 131–148.
Craig, S. C., Martinez, M. D., Kane, J. G., & Gainous, J. (2005). Core values, value conflict, and citizens’ ambivalence about gay rights.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58(1), 5-17.
Van Harreveld, F., Rutjens, B. T., Rotteveel, M., Nordgren, L. F., & Van Der Pligt, J. (2009). Ambivalence and decisional conflict as a cause of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Feeling tense before jumping off the f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1), 167-173.
Holt-Lunstad, J., & Clark, B. D. (2014). Social stressors an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influence of ambivalent relationships and behavioral ambival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93(3), 38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