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2-09-14 07:17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香港电影。

是华语电影的重要分支。

也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华语世界独占鳌头。

以一城之地。

跃马阵前,独当一面。

甚至被称“东方好莱坞”。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奇迹。

而谁为“牌面”?

毋庸置疑。

李小龙是香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明星。

而且他的影响力并不只限于影坛,也并不仅限于香港。

尽管基于“同行相妒”的老规矩,有些同代或者年代更晚一些的动作演员,在访谈间或许并不怎么服气,但据实而论,即便以“套招”动作和早年并不突出的动作设计和拍摄技术来看,李小龙的身手、反应与力量、速度,根本非常人可比。

甚至就连很多人推崇真的能打的周比利,在这几个要素上也无法相较。

更何况他还合众家之长,创立了“截拳道”。

在古早年代,能自创一套拳法,就可开馆收徒甚至开宗立派,而能有系统化理念相传的武道,已经可称大宗师层级,这是李小龙与其他动作演员最大的区别。

所以李小龙在猝然离世多年后的今天,声名依然不坠半分。

仍是香港影史有数的几位巨星之一。

确实堪称永恒的传奇。

许冠文统治了七十年代后半程的香港影坛。

他借喜剧类型的力量而起。

说起来,香港影坛最具能量的电影类型,非喜剧莫属。

从此前的《七十二家房客》,到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和《鸡同鸭讲》,也包括许冠杰的《最佳拍档》系列、成龙、洪金宝的大量动作喜剧,以及后来统治影坛的周星驰,甚至可以延及绝大多数类型电影。

香港电影人对于喜剧,似乎有一种骨子里的偏执。

甚至就连按正剧方式去拍的“西游”题材电影,也非得要加入一些莫名的“幽默”元素,典型的例子是《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沈阳和罗仲谦的刻意搞笑,反而拉低了电影品质。

而当年的许冠文,若单论表演,其实谈不上登峰造极,有点刻意表演的意味。

他很奇怪一件事情,后期被邀请参演的电影,比如《一路顺风》和《风再起时》,导演 ;都希望他用一种新的方法去表演,什么方法呢?就是不搞笑的,非喜剧。

这或许就是一种注脚。

但许冠文当然无愧第一代“喜剧之王”的名头,更身兼编剧、导演和表演于一体,水准均衡且高,非一般人可以相较。

于占元旗下的“七小福”的贡献很大。

洪金宝和成龙以本名知名,而其他几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本名。

身为“七小福”之首,洪金宝各方面的造诣都绝不欺场。

他其实是一个编、导、演俱佳的人物。

比如李小龙没来得及尝试的时装动作喜剧类型电影,即由洪金宝以1982年的《提防小手》开创,其后由其师弟成龙发扬光大,还创立了洪家班,不但包括“七小福”成员,还包括林正英、邹兆龙、钱嘉乐、午马、曹荣等人。

最好看的作品可能是一部电视剧,即由唐季礼监制的《过江龙》。

而如果一定要说缺点,天生圆润的体型和略显憨厚的相貌,令洪金宝无法走偶像路线,这一点可能是他在综合成就上不及成龙的主因。

而成龙其实不单是“七小福”之一,最开始也是洪家班成员。

后来他也效仿洪金宝创立了“成家班”,但大众能叫得出名字的或只有成龙一人。

在商业成就而言,成龙是“双周一成”一员,也是九十年代香港“五大巨星”的领头羊,以搏命和诙谐表演风格著称,雄霸香港影坛数年,经典作品无数,后去往好莱坞发展,与李连杰一起并称“功夫之王”。

巅峰时期作品,包括《警察故事》、《重案组》、《红番区》、《我是谁》及《一个好人》等,端的是“凶威”卓著。

以国际知名度而论,华语影坛少有人及。

李连杰的起点极高。

年仅十九岁,就以一部《少林寺》名震天下。

其后从内地去往香港发展,以一部徐克的《黄飞鸿》在影坛站稳脚跟,而此时成龙已经耕耘香港影坛二十年,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凭出众的身手“打”出一片天地。

虽然从商业表现观察,他在九十年代的香港始终屈居于成龙之下,但他在动作的观赏性、表演的层次和可塑性方面皆要优于成龙,这一点从他自好莱坞回归香港之后的几部作品即可看出,尤其是《英雄》、《霍元甲》和《投名状》这几部电影。

而动作演员的咖位优势,在李连杰身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此外,李连杰关于人生与生命的哲学思考颇为深入,可以尝试去了解一下其访谈录,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综合成就可轻松入列香港影坛顶层。

香港影坛另有一个很巧合的情况。

比如双周、双梁、双刘,这种同姓艺人皆大放异彩的情况颇多。

周润发与周星驰,一个枭雄之姿,一个喜剧之王,各有拥趸无数,顶层巨星之二,与成龙一起雄霸香港影坛达十数年时间之久。

他们既是商业价值极高的巨星,又各自拥有惊人艺业,携《英雄本色》、《秋天的童话》、《卧虎藏龙》和《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和《功夫》等作品而来,甚少有人能够匹敌。

梁家辉与梁朝伟,是另一层面的“宿敌”。

这当然与演员本身无关,而是拥趸之间的微妙情绪,虽则自古文无第一,但人心争胜始终不可避免,千变万化与水归大海,谁人更得人心?

综合而论,无论是奖项、作品厚度还是表演的深度,偶像力更为强大的梁朝伟无疑更具优势。

双刘当然并无什么直接的竞逐概念。

刘德华最强悍的地方是庞大的商业作品数量,以九十年代的“五大巨星”为例,纵然双周一成出手就夺年冠,也虽然像“周星驰年”,周星驰凭上榜五部电影就可碾压刘德华十一部电影的票房,但刘德华对上产量不高的成龙和周润发,却能以总量为胜,所以周润发曾经讲过,刘德华最红。

刘青云就更是香港影坛一个尤其独特的存在。

表演的本我程度超越梁朝伟,任何一部电影,几乎都是可以预判的表现,但演技从未遭受任何质疑,商业表现一直不佳,地位却始终稳定在弱一线。

郭富城出道就是香港娱乐圈的顶流。

唱片大爆、富城头风靡,仅发四张唱片就封香港乐坛天王,肖像印刷品销量冠绝华语娱乐圈,甚至刘德华的天幕公司,仅有邀请郭富城饰演头号反派的创业作《九一神雕侠侣》是赚钱的。

他在1993年之后专注乐坛,电影产量骤减到一年甚至不到一部。

但即便如此,也在1996年以新导演梁柏坚的文艺励志电影《浪漫风暴》破千万票房,同年度签约嘉禾推出一部《风云雄霸天下》,于1998年直接打破了双周一成的年冠垄断。

谈到这部电影,泰半又会跳出一堆“网络辩斗士”,他们无视嘉禾与郭富城的契约,无视郭富城一番大男主身份,更无视他从排名到戏份的横压全场,只大喊一句,这是郑伊健的功劳,但甚是可笑。

而这部电影,其实只是郭富城的起点。

十数年时间,他以《三岔口》、《父子》、《最爱》、《百年浮城》、《寒战》、《踏血寻梅》和《无双》为凭,打通了商业和文艺类型表演的屏障,更令商业价值重回巅峰。

与前辈演员们不同,他并没有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与浪齐高,却在大潮退去,港影愈趋衰微的年代,以品质为凭,傲然擎起了大旗。

无论你喜不喜欢他,这都已经是一个事实。

香港影坛鱼跃鹰飞的年代已经过去。

也尚有文古武甄。

有朴刀任达华、妖刀吴镇宇。

还有性格派张家辉、后起之秀林家栋和配戏精彩的谭耀文。

以及中生代的独苗谢霆锋。

更多演员不再罗列。

香港电影的牌面。

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