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军事 ( ) • 2022-09-24 18:15
09-24 17:0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德国野战炮兵比较

U.S. and GermanField Artillery in World War II: A Comparison

By Emmy French

Written By:William G. Dennis

乍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和德国国防军在炮兵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美国火炮比德国要重一些,通常射程更远。德国105毫米榴弹炮与美国105毫米榴弹炮非常相似,而且两军的火炮在整体上有的相似之处很多。这使得美国陆军使用缴获的德军火炮组织了两个野战炮兵营,以利用在法国缴获的德军弹药。

然而,评估一支军队的炮兵所需要的远不止是装备的制式火炮。为了充分发挥作用,火炮还必须配备适当的弹药。同时必须有种类足够的制式火炮,以便被支援的部队能够知道他们可能会需要什么火力。炮兵必须有一种辨别和测定目标的良好手段,这就需要训练有素的前线观察员,这些观察员不仅同炮兵连密切相连,而且要十分了解军属或是师属炮兵。高效的炮兵还需要火力指挥中心,能够准确地定位火力并迅速地将火力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这些火力指挥中心必须能够与其他炮兵部队配合,在需要时进行大规模火力攻击。火炮也必须具备足够的机动能力或安装在履带底盘上。炮兵必须要拥有所有足够的上述支持,满足机动单位或炮兵连所支持的其他力量的需要。最后还必须保护火炮免受反炮兵射击或其他威胁。

换句话说,炮兵体系是一个具有许多交互组件的系统。火炮是最显眼的部分,但整个系统必须工作良好才能保证火炮的效能。任何分析如果不检视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并承认对系统任一部分的干扰都会大大降低系统的效率,都将是不完整的。

若是重看美国和德国炮兵的组成就可以发现,几乎在美国参战开始时美国陆军就拥有了一套优越的核心。美国炮兵没有试图通过生产更大更重型的火炮来对抗敌方炮兵。一开始的方法就是是建立一个更好的系统,事实证明这套系统确实也很好的完成了工作。当时有脑子的观察者也都清楚这一点。在观察意大利战役期间,德国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评论说:“敌人(美国)在炮兵中具有巨大优势,空中优势甚至更大,这直接碾碎了我们的前线。”在诺曼底战役期间,隆美尔补充道,“另外有证据表明他们的优势在于炮弹和巨大的弹药供应。“按照任何合理的标准,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的炮兵部队明显优于德国。

这个事实可能令人吃惊,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炮兵还在装备着过时的法国火炮,这些火炮依然主要通过马匹和不可靠的卡车运输。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美国陆军纠正了文职人员当政二十年来的疏忽(这点黑的好···)。本文的其余部分将探讨美国和德国炮兵系统的几个组成部分,着眼于展示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并描述其影响。

陆军炮兵的快速改进和转型的潜力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在美国陆军野战炮兵学校的家——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锡尔堡。锡尔堡也是由当时的莱斯利·麦克奈尔中校(LesleyJ. McNair)引入的现代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陆军迅速扩大野战炮兵部队的能力。

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时,陆军的炮兵部队仍配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采购的法式75毫米和155毫米火炮。著名的法75也就是马特里尔德Mle1897型75毫米野战炮,其被认为是第一种现代化火炮,能让炮兵部队能够在8千米(约5英里)射程上以极高的速度射击。它旨在通过对敌军部队身上倾泻大量定时引信的炮弹来对抗19世纪后期典型的大规模步兵攻击战术。

野战炮兵部队已经明确提出了在预计的机动战争中需要的火炮及要求。他们的设计经过深思熟虑,为美国提供了良好的性能,在某些情况下也仍然为美国的盟友提供服务。当这笔资金最终获得分配时,由于陆军的工业动员计划,陆军可以有效地使用它(在经过一些国会的刺激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它想要生产的火炮。美国是唯一有这种计划的国家。第一版新型野战炮主要是由一个叫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的聪明年轻少校拼凑起来的。因此,当美国陆军于1942年11月在北非登陆时就使用上了高质量的野战炮。虽然陆军在北非使用现代炮兵作战,但法75炮仍然在战争初期的发挥了有限作用。第一辆在北非被打瘫的德国Mk.VI 虎式坦克就是被一门位于履带后方的法75击毁(这个说法译者有些质疑,应该是6磅炮首先在北非屠虎)。在M10坦克歼击车服役之前,陆军利用法75作为权宜之计,为部队提供机动反坦克炮(也就是半履带底盘加法75的M3)。

美国炮兵的威力即使是在美国参战的早期也让隆美尔印象深刻。在1943年2月18日写给妻子的信中,他描述了卡塞林山口及其周围的战斗,美国历史学家称之为“卡塞林山口之战”。他在部分评论中提到"一架观测机引导大量炮兵火力横扫了整个区域中的所有值得注意的目标"。就像志愿军老兵回忆的那样,美军侦察机(观测机)到头上,3分钟内必有凶狠的炮击。

到1942年11月“火炬行动”开始时,军队已经部署了一整套新型火炮。M1型75毫米组装榴弹炮已投入使用,射程达到8880米(5.5英里),可用于山地、空降和丛林,任何比自行车大的东西都能带着M1山炮机动。步兵师主要装备两种105毫米榴弹炮。每一个步兵团都有一个炮兵连,使用短管的M3型105毫米榴弹炮。由于弹药的威力降低,射程也随之削减到7600米(4.7英里)。英国历史学家马克斯·黑斯廷斯(MaxHastings)曾写道,在战争后期,除了空降兵外的陆军退役了所有的M3,但这与作者现有的证据不一致。每个步兵师有3个炮兵营,12门105毫米榴弹炮,这样该师的3个步兵团分别都有一个炮兵营。105毫米榴弹炮的射程约为12千米(7.5英里)。这些火炮的主要作用是支援指定的步兵团,但它们也可以支援其他部队。这一作法的目的是提高步炮协同能力,办法则是让相同的部队经常在一起训练和战斗,而事实证明这一作法十分成功。这种合作很顺利,相比之下步兵则很少与附属的坦克和坦克歼击车营取得这种顺利的合作(译者表示:这黑的好···似乎也黑到点子上了)。

这些新型火炮,尤其是M2/M2A1型105毫米榴弹炮,优于他们所取代的法国75毫米火炮,部分原因是它们的射程更长,但也因为更大的口径使得弹药可以搭载更多的装药。不像法75的低平弹道,他们的弹道更弯伸,这使得火炮能够攻击掩体中的目标。步兵师的主要机动通常使用2.5吨卡车或M5高速履带式牵引车。每个步兵师还另有一个炮兵营,装备牵引式M1型155毫米榴弹炮,射程近14.6千米(9英里)。这些火炮都为师承担全般火力支援任务。

根据需要,师、军或集团军也会增配有装备不同重型火炮的炮兵营。M1型4.5英寸火炮的射程为19.3千米(12英里),主要用于反炮兵。虽然这种火炮具备较好的射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退役。其弹药的爆炸威力不佳,而且精度也不如其他火炮。M1型8英寸榴弹炮射程近18千米(11英里),弹药重量为200磅,精度极高。M1A1 型155毫米加农炮“长汤姆”可以将重达127磅的弹丸投掷到22千米(13.7英里)的射程上,而M1型8英寸火炮则发射240磅重的炮弹至32.5千米(20.2英里)。陆军的最重型的火炮是M1型240毫米榴弹炮,它可以将360磅重的炮弹发射到23千米(14.3英里)的射程上。

如有必要,这些重型火炮都可以使用卡车牵引,但它们通常由M4高速牵引车牵引。此外,有一个自行火炮版长汤姆。在条件较好时,美国重型炮兵营可以每天机动160英里。这些车辆使得美国炮兵的机动性远远超过德国,后者仍然严重依赖马匹进行移动。德国陆军元帅埃里希·冯·曼施泰因评论了美国卡车的有效性,即使在俄罗斯前线的泥浆中,他们也大大增加了苏联炮兵部队的机动性(感觉作者是在黑俄罗斯?)。

另一种支援火力武器是M1型4.2英寸化学迫击炮,尽管它既不是长身管火炮,也并未分配给炮兵使用。它的高爆弹与105毫米炮弹具有相同的冲击威力,经常被用来补充其他火力支援武器。

另一种常作为支援步兵的直接火力和间接火力火炮武器则安装在坦克歼击车上。令人困惑的是,坦克歼击车这个术语被用来描述牵引式反坦克炮和那些安装在履带式车辆上的自行反坦克炮。美国使用履带式底盘上生产了几种这样的坦克歼击车,其底盘上有一个轻装甲的顶部敞开式炮塔。当美国陆军决定制造这样的车辆时,德国国防军正好利用大量坦克成功发动了攻击。这些高机动性的坦克歼击车计划直接面对冲击,封锁突破。当坦克歼击车准备投入使用时,闪电战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但他们仍然成功地与德军的装甲部队交战。(估计作者很青睐坦克歼击车,不过美国坦克歼击车整体性能尚可,而且确实和苏德的思路不同,不过出现的时间晚了)它们作为步兵支援武器也非常有用。他们的高精度、高射速火炮非常适合用于打击防御工事和间瞄射击。

如前所述,美国第一种自行式坦克歼击车由安装在半履带底盘上的75毫米炮组成。但很明显的是部队需要更好的系统,于是军械官员决定使用其他可用的火炮和底盘。M10是第一种专门生产的坦克歼击车,它在谢尔曼的底盘上安装了一门3英寸长身管海军炮(这是因为海军已经逐步淘汰它)(这个说法笔者也比较质疑···)。虽然它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武器,但车辆依然又大又慢。M10的主炮也不是很理想。M10最终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M18(绰号“地狱猫”),一种更小、更快的车辆,安装了一门高初速76毫米火炮。但德国也在不断改进坦克,所以美国陆军随之研发了装备90毫米火炮(由高射炮改进而来)M36。在战争后期,陆军为欧洲的坦克歼击营装备了M36。

绝大多数美国装甲师都下辖有三个标准的105毫米榴弹炮营,这些榴弹炮安装在M3中型坦克(更常见的则是M4谢尔曼坦克)的敞开式底盘上。他们被命名为M7,因为车体侧面的筒状机枪座而被取了个绰号“牧师”,。尽管德国坦克,尤其是豹虎王在主炮和装甲方面远远超过了谢尔曼坦克,但谢尔曼的机械性能比德国同类车辆可靠得多,而且由于非装甲版自行火炮比谢尔曼坦克要轻得多,与标准的谢尔曼坦克相比,它的机动能力更好。贝尔顿·库珀(BeltonCooper)是第三装甲师的老兵,著有《致命陷阱:二战期间美国装甲师的生存》(Deathtraps: The Survival of an American Armored Divisionon World War II)一书,他认为这是陆军最好的装备之一(此书值得一读,不过许多观点值得商榷)。

书中只用了几段话来描述美国火炮和机动车辆,因为美国能够向所有部队提供这几种标准的火炮和车辆。德国炮兵部队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德国的武器短缺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德国似乎动用了它拥有的几乎所有火炮。在《战争之日: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战争,1943年至1944年》(TheDay of Battle: The War In Sicily and Italy, 1943-1944)中,里克·阿特金森(RickAtkinson)写道,德军在东线的火炮中有一半是法国火炮。海因里希·埃贝巴赫(Hans Eberbach)将军在指挥第五装甲集团军在诺曼底与英军交战时写道,他的火炮包括欧洲各主要强国的火炮。由此造成的后勤问题基本无需夸大。为了适合的弹药,更不用说射击阵地和其他维持火炮运转所需的设备的补给肯定是一场噩梦。更糟糕的是,英军能部署的火炮就是他的六倍多。

美国炮兵的机动性与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迪纳尔多(R.L. Dinardo)的优秀著作《机械化神像或是军事时代的错误?——二战中的德军战马》(MechanizedJuggernaut or Military Anachronism? Horses in the German Army of World War II),很好地涵盖了这个主题(这本书译者没看过,不知道具体如何)。德国火炮相对缺乏机动性是由于德国经济的限制、杂乱无章的规划以及早在国防军的计划扩张完成之前就开始战争行动造成的。德军对马的依赖造成了许多问题,如移动速度快、载货能力低、活动范围短,以及照料这些动物所需的人过多。德国的马匹牵引式火炮每天只能以大约25英里的速度前进几天,直到马匹需要休息。使用德国铁路系统只能部分缓解这些问题。盟军对德国铁路的猛烈轰炸则降低了部队、设备和物资的运输效率。这次攻击还造成了人员和物资的重大损失。

要了解马匹牵引火炮所造成问题的严重性,一个方面就是注意到德国第六集团军没有设法突破斯大林格勒包围的原因之一是就它的大部分马匹都在西部的康复营中,而不在包围范围之内。结果就导致第六集团军在一次突围行动中无法移动其重武器或弹药。

Trüppenführung是德国作战理论的基本表述,它指出,“火炮必须具有极大的机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的炮兵比德国国防军或其他任何军队都更能实现这一目标。

美国炮兵如此高效还有部分原因是良好的前沿观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火炮的射击模式是由单个炮兵连控制。炮长们通常是砸火炮附近的一座简陋的观察塔上观察弹着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美国炮兵射击指导通常都是在营级完成的。一个火力指挥中心通常控制着至少十多门火炮,因此需要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好地观测目标和观察弹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节奏的战斗中,观察员需要在部队附近或有支援的位置,他们需要与火控中心进行快速沟通。部队在机动时不可能使用固定电话。即使是在静止状态下,电话线路也颇为脆弱,在前线附近其也有严重的限制。无线电系统是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但早期的AM无线电稳定性不佳且可靠性低。后来晋升为将军的安东尼·C·麦考利夫(AnthonyC. McAuliffe)少校研究了康涅狄格州警方开始使用的调频收音机,并说服陆军开发调频车载无线电。这些无线电可以在在大约四十英里范围内发出强烈而清晰的信号。德国也研制了一系列用于军事用途的高频车载无线电,但它们的无线电远不如美国的有效。在欧洲战争的最后一年,德国部署了自己的调频无线电系统。

美国为进一步增强炮兵的观测能力增加了另一个要点:隆美尔先前提到的轻型飞机。起初,美国陆军航空兵拒绝听取轻型飞机制造商的请求,要求将其纳入战时生产,因此制造商向进行军事演习的将军们免费了提供飞机。不出意外,有点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几乎立刻就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呼声要求陆军购买。

美军使用最多的飞机是一种被命名为L-4的稍微军事化的PiperCub。飞机被漆成橄榄色,配备了一台无线电收发机,并在机翼后的机身顶部增加了一扇窗户。每个炮兵营可以装备两架观测机。

轴心国部队则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对美国炮兵进行还击。德国有一种飞机本可以出色地完成服役——FieslerFi 156 Storch (Stork),它的设计也考虑到了火炮观测。然而就像德国的许多装备一样,它被过度设计,因此对于德国来说使用过于昂贵(这点译者还是有质疑),以至于不能像德军需要的那样大量装备来提高德国的炮击能力。此外,盟军牢牢掌握着制空权,也会迅速将他们驱逐出空域。

空中观测的使用解决了地面观测不足的问题。这些观测部队经常以小股部队形式作战,太多的部队无法保证有一名侦察员。地面上的观察员只能看到附近的目标,使得一些单位无法呼叫火力。空中观测非常有效,在某些情况下,飞行员/观察员指挥了多达95%的炮火。空中观测不仅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目标,而且还可以打击敌军后方更远的目标。

仅仅是在前线上空出现了几架观测机就可以产生严重压制敌人炮兵火力的效果。这种现象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区都出现了多次。当侦察人员在空中时,敌方炮兵连通常保持沉默,或在黎明和黄昏时将火力限制在几发。因此,即使是在德国炮兵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前线之后,他们也常常保持沉默。

当德军炮兵被迫开火时,反炮兵火力对他们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例如在1944-45年冬天,德国试图抵御莱茵河以西的盟军。当防御系统崩溃时,德国损失惨重,军队试图越过仅有的几座桥跑路。德国炮兵试图延缓美军前进的速度,但“空中观测机连续几天对试图保护德军过河进入莱茵河东岸的炮兵开火。”这些炮兵连要么被摧毁,要么不敢开炮。

所有的战区的盟军地面部队对炮兵都非常感激。最引人注目的证据是1978年,一名前二战观测机飞行员收到了一名前步兵的来信。他在吕宋岛遭到日军炮火袭击时,一架观测机出现在战场,仅凭它的存在就使日军炮击沉默下来。他确信那个飞行员救了他的命。多年后,他成功地找到了飞行员,亲自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

位于锡尔堡的野战炮兵学校还为美国炮兵营和旅开发了火力指挥中心,使之可以根据需要迅速分配和转移炮兵火力(主要是非直瞄火力)。通常的做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师的师炮兵结合起来,以支援其中一个师的攻击,然后将所有火力转移到另一个师的连续攻击。在突出部以北欧战斗中的四个师甚至更进一步。他们得到了348门火炮和一个营4.2英寸迫击炮的火力支援。所有这些火炮都由第一步兵师的副师长指挥,所有的火力也都都通过他的指挥部协调。

在锡尔堡发展起来的美国炮兵尖端技术包括了当时美国独有的能力:集合多个炮兵连进行同时着弹战术(TOT)射击。指挥TOT的指挥中心向参与射击的所有炮兵连播放倒计时。每个炮兵连都都要计算炮弹从自己的阵地到目标的飞行时间。在倒计时过程中,每一枚炮弹都会同时击中目标。其效果可谓是震撼性的。

《我的战争》(MyWar)一书曾描述美国火控指向的复杂程度,这是一位在57毫米反坦克炮班服役的士兵Don·Fusler先生的回忆录。他的部队占领了德国西部的一个大农场。有三次,德国炮兵以可疑的高精度向他们开火,两次击中了坦克歼击车,一次击中了部队食堂。一名俄罗斯劳工告诉他们,当他们占领农场时,一名德军上尉正在那里休假,当其他德国部队撤离时,他则带着一台无限电留下了(译者表示你真是国防军真汉子)。这位德军上尉随后被捕,他的手里有一张地图,上面显示了德国在该地区的所有炮兵阵地。地图随后被移交给了师炮兵,师炮兵同时对所有德军阵地进行了打击。当时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支炮兵能做到这一点。

与支援部队的配合协调和执行火力计划,随时观察炮兵火力的打击效果,并根据需要有效地转移火力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战前研究表明,步兵、炮兵和装甲兵作为一个密切协调的整体作战时会产生极好的协同效应。这一点在战争期间一再得到证实。

在艾森豪威尔的《在法国和德国的战役,1944-1945》(TheCampaign for France and Germany, 1944-1945)一书中,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拉塞尔•威格利(RussellWeigley)对弹药短缺做了大量的描述,主要是因为从诺曼底向前线运送弹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韦格里说,这限制了美国火炮的作战效率。这个问题似乎被夸大了。他是正确的,美国军队并不总是像他们希望的那样拥有足够的弹药,因为他们更喜欢炮击德国的阵地。在圣洛城外192号山的战斗中,仅第二步兵师一晚上就执行了多达20次TOT射击,这样的炮击使守军崩溃。在审讯过程中,在法国的德国战俘经常谈到他们所经历的美国炮击之巨大威力。

相对于盟军,德国炮兵的作战效能受到弹药短缺的限制而相形见绌。即便是在1941年的俄罗斯,德军也面临着弹药的短缺;到当年年底,重炮部队通常每门火炮有大约50发炮弹。主要是因为供应问题,德军在诺曼底支援第五装甲集团军的火炮发射量仅为英军火力的10%。生产问题、对德国制造中心的大规模空袭以及空中封锁通信线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严重阻碍了德国向其在非洲、意大利和欧洲的部队运送弹药和其他物资的能力。

美国炮兵还有一个难以量化的优势:弹药质量上乘。到1942年,德国从工厂和军需工厂中抽调了大量服役年龄的工人,用战俘和奴隶劳工取而代之。他们不是热情的替代者,尤其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通常都颇为恶劣。关于在关键时刻炮弹未能爆炸的破坏活动有许多轶闻。杰弗里·佩雷特(GeoffreyPerret)在《有一场战争要赢》(There’sa War to win: the 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一书中描述了一个最好的例子。德国在安齐奥滩头阵地部署了170毫米远程火炮,可以在盟军反炮兵火力射程之外进行射击。然而,由于70%的炮弹都是哑弹,其并没有造成严重的破坏。

1944年至1945年冬季,美国炮兵部队的战斗力又有了一次提高。对于在野外或没有顶部的部队,空爆炮弹比击中地面后再爆炸要有效得多。通常情况下这是通过定时引信来实现,该引信被设置为在爆炸前的几分之一秒引爆。但射击是很难把握好时机,而且会降速射击速度。可变时间近爆(VT)引信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会在接触地面前自动爆炸,简化了炮手的操作。这种引信在战争早期就可以使用,但由于担心德国会捕获并对引信进行反向仿制,以便用于打击盟军执行空袭的轰炸机部队,因此盟军无法对前线的目标使用这种引信。盟军计划在新年伊始就开始使用VT引信打击地面目标,但德国在阿登地区的突袭(后来被称为“突出部之战”)导致其提前服役。

盟军火炮对诺曼底战役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影响,综合起来它们的影响巨大。TOT这种随时可能没有警告的炮击事实意味着在前线存在稳定的人员消耗。德军前线总是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部队一到达前线就被部署在前线。最先到达的往往是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但他们也很快就会被打垮。例如,训练有素的第三伞兵师在进攻后几天从布列塔尼的训练区抽调至战区,被部署在美军的左翼。即使在前线相对平静的时期,第三伞兵师每天也有大约100人丧生,几百人受伤。结果,一个精锐的德军师在被圣洛附近的第二步兵师和第29步兵师攻击之前已经消耗严重。被迫承担防御任务的德军装甲师也有类似的经历。因此,德军集结一支下辖多个师、兵力接近全员的部队的机会受到严重限制,无法进行所需的大规模反击,以夺回战场主动权。

在袭击开始之前,德军所能召集的反击力量就已经几乎被击败了。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发生在英国。三个全副武装的装甲师从比利时和波兰抵达卡昂附近集结。他们的任务是切断Caen-Bayeux公路。他们的集结区被美国和英国的炮火扫得一片狼藉,袭击开始时还不稳定,不到24小时就被取消了。在美国的炮火攻击中,美军火炮彻底压制住了德军,摧毁了防御工事,并使得德军步兵在炮击停止前都无法继续执行防御任务。

在其他情况下,德国成功的进攻本就应被地面上士兵的顽强意志所挫败,因为他们得到了大量炮兵的支援。例如在盟军占领阿夫兰契和从诺曼底滩头阵地突进之后,德国人发起了“吕蒂希行动”,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目的是切断现在深入法国的美国攻击矛头。计划是从法莱斯附近直接打到到圣马洛湾海岸。德军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直达摩顿镇,在那里,第30步兵师的一个营占领了317高地。三天来,德国人试图占领这座小山,但在炮火掩护下这个营顽强的阻止了他们。炮兵“在美国防御阵地前筑起了坚固而炽热钢墙”,同时集中攻击方圆数英里内的德军的一个例子。

在后来的突出部战役中,炮兵也提供了同样的保护。此外,它还通过破坏步坦协同来阻止德军的进攻。没有步兵支援的坦克经常被美国反坦克炮和火箭筒击毁。

盟军对德军的优势并不局限于他们的火炮。这些优势中有一些是众所周知的,而另一些则不那么为人所知。例如,在二战的历史上并没有太多关于德国从未发展出侦查部队的事实,这些侦查部队赋予了盟军出色的侦察能力。在摩顿战役中,美军战线上出现了严重的缺口。德国人本可以把他们的攻击轴心冲进那个缺口,但他们从来没有发现。欧洲战役期间盟军的空中优势也至关重要,这一主题在其他地方也得到了充分发展。(这点译者也比较质疑,德军机械化侦查部队也是不错的,但在西线后期如何笔者很难评价)

然而,盟军特别是美国炮兵的优势是盟军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优势之一。美国在欧洲战场上的炮兵灵活、准确、致命、机动灵活。在最好的情况下,德国炮兵部队“有能力但缺乏灵感”。正如历史学家迈克尔·杜伯勒(MichaelDoubler)在他的著作《与敌人的亲密接触:1944-1945年美国大兵如何在欧洲作战》(Closingwith the Enemy: How GIs battle in Europe, 1944-1945)中所说,“到1944年夏天,野战炮兵已经证明自己是美国武装部队中表现最出色的。”美国第三集团军司令乔治·巴顿将军(GeneralGeorge S. Patton)也称赞了美军炮兵部队。他说:“我不必告诉你谁赢了这场战争。但你知道的,就是炮兵。”

美国陆军的炮兵部队称自己为“战斗之王”,而在二战期间在欧洲的表现使其有理由宣称自己是“战斗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