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2-09-30 14:56

央广网上海9月30日消息(记者郭振丹)9月29日是第23个世界心脏日,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众多沪上心血管病专家,开展了“万众一心”系列互动科普活动,旨在向公众普及未病先防、合理运动、积极治疗三方面的知识,倡导大众保护心脏、珍爱生命的全民健康生活理念。

据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人,平均每天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每分钟就有1个人因为心脏骤停突然倒地,而这些意外87%发生在医院外。

然而在猝死发生后的1分钟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和运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开展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90% ;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如果超过10分钟以上才开始抢救,患者的死亡率几乎为100%。

因此沪上多名专家在近期科普时就强调,猝死在很多时候真的猝不及防,如果能提前发现先兆症状,提前干预或许可以救命。如出现晕厥或抽搐这类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警戒症状,就要立刻去医院就诊;出现心悸、胸痛、黑矇症状时,也该提高警惕,尽快去医院就诊;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疲惫、健忘、头痛、肌肉痛、胸闷、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失眠等情况时,也要警惕猝死的发生。此时应该立刻停下繁重的工作,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切不可有侥幸心理。如果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

近期,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多名专家前往建筑工地、中兴公园,或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围绕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心绞痛、心梗与冠心病间的关系等问题对公众进行健康知识科普。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钱菊英表示,每年的世界心脏日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今年虽然没有举办大型的线下活动,但是专家们因地制宜,选择了更具针对性的科普人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无论是对建筑工友普及CPR和AED,还是给小朋友们分享心脏的基本知识,都有特别实用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