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 ) • 2022-09-30 16:06

  新华网北京9月29日电 29日,以“融合赋能·变革转型——构建大科普新格局”为主题的2022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二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下称论坛)在京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出席论坛。

  论坛邀请热心科普且拥有丰富科普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院士专家,围绕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和构建大科普格局做主题报告。

  郎景和院士做了题为《科学普及是医生的职责》的报告,提出医学科普是医生的必行职责和必备能力,倡导把科普视为医生的责任和工作的一部分。他表示,医学科普从民生民意、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医学本源角度而言都影响深远,应通过言传身教、科学引导和融入人文情怀等途径增强医学科普能力。

  李培根院士做了题为《数字时代的变与化》的报告,围绕数字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等方面,介绍了数字技术发展过程中产业的逐步演化。他表示,面对数字化社会,我们既要“拥抱数字化”,也要实现人的存在与数字存在的融合,构建安全、有意义的安身之所。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挺在报告中对日前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进行解读。他表示,要把握发展大势,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意见》的深远重大意义。要把握科普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全面落实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同等重要位置的要求,加强科普能力建设,落实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发挥科普在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高质量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科学根基。

  中国地质博物馆二级研究员刘树臣,著名纪录片导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李成才,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任定成,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闪淳昌等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及工作实践,围绕科普在生态文明建设、影视传播、应急管理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等主题作报告并分享观点,深入探讨科普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及新时代新要求下的科普形式手段创新举措。

  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及特别奖。本次评奖活动共评选出科普图书类特别奖、科普影视动画类特别奖和青年短篇科普佳作类奖项总计76种(篇)。

  同时,论坛上还发布了《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2)》《科学教育研究手册》和《融媒体科技传播实践研究》等科普中国智库2022年度重要智库成果及科普中国智库2022年6个专题活动的成果总结,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报告,为推动高端科普智库在科学决策、科普高质量发展、强化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核心引领和服务提供理论支撑。

  论坛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