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2-09-30 20:30
俗不可耐的回答

不是直面原生家庭的苦痛,而是直面人生的苦痛。

我最近在读一本苏轼的传记,苏轼何许人也?21岁中进士第二名,26岁在另一场官方考试里拿到第一名,有宋一朝就他这么一个。名动天下,皇帝都记挂着他,时不时就想见见他,听听他的意见。这么逆天的才华,逆天的开局,逆天的好运,结果呢?

结果是一辈子颠沛流离,最远被贬到了海南岛!吃穿用度都成问题,还要自己下地去“东坡”种菜。号“东坡居士”其实就是一句自嘲。

苏轼何罪?无非是改革派上台他觉得改革派太激进,保守派上台他又觉得保守派太保守。他的政见在一千多年后来看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北宋其实就是亡于这种忽左忽右的极端主义瞎折腾。可是讲真话,保持独立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代宗师最后混得颠沛流离,在厚待士人的北宋混得吃饭都有问题。他混得可好?而这还是在北宋,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治清明时期。

看看苏轼的生平,想一想自己。是才气超过他还是学识高过他?凭什么就能有一个温馨舒适的人生呢?

其实人生就是充满无常和烦恼的,你所拥有是千千万万人求而不得,你所烦恼是无数人心心念念。我觉得面对不幸和不公,辗转反侧,看不开,忘不掉,想不开,其实就是自己折磨自己。

但凡愿意把视野打开,见天地,看众生,就不至于自伤身世,觉得天下最苦就是自己。实际上,只要认认真真的去读任何一个名人的传记,就会发现没有人能摆脱无常之苦,没有任何人能称心快意。管你才高八斗,管你出身名门,管你位高权重,管你意志坚定。不如意,不顺心,萦绕在每个角落。命运对谁都不曾手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命运在一旁,轻轻拨弄就是家破人亡,就是妻离子散,就是贬谪天涯,就是食不果腹,就是卧床不起……

据说李世民死前总是会见到太子李建成,所以临终前请三藏法师在身旁听法师安慰才能入睡。这是一骑当千,身先士卒三千杀穿十万的马上天子,这是千古一帝,天可汗李世民。终了了,还是要面对无常。杀了兄弟,逼退了老爹,还要把亲儿子杀掉……再大的才能,再强的魄力,终不能圆满。悔恨,惊惧,无奈只能求佛祖慈悲……

何为幼稚?幼稚就是觉得自己理所应当圆满。只要自己不圆满就非要树个靶子来反复泄愤。其实人生没有圆满,没有人能逃离,就算没有“原生家庭”总有各种各样的事让你黯然神伤。

所以坦然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在不完美,不如意中找到快乐,才是成熟。

就像苏轼,日子过得清苦,不影响他去做一个有趣的,热爱生活的人。天下第一大才子也好,报国安民的理想也罢都没有成为他的包袱。既来之,则安之,他总能在东坡肉和江月中,找到快意之处。

这种心境,大概才是苏东坡名传千古的真正原因。

最后点一下题吧,苏轼小时候父母对他的管教极其严格以至于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梦到自己忘了做完爸妈布置的功课还会一身冷汗吓醒。不知道这个放在今天算不算原生家庭的伤害。

我当然知道世上有很多不负责任的父母,但是我也觉得还有不少孩子恐怕是夸大了所谓原生家庭的“伤害”。其实当我们真的不把自己太当回事儿的时候,才能找到解脱之道。许多人对所谓的“原生家庭”耿耿于怀,只不过是要为自己的不如意找个理由。

其实哪里需要什么理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若是苏东坡突然哪一天开始纠结“原生家庭”给他的阴影,纠结他四十大几还会把父母的严苛吓醒,猜一猜他的文章诗词还会不会有人看?



最近生了一场大病,病痛中最想读的竟然是苏东坡的《赤壁赋》。下面这段话其实极为牵强,都是些狗屁道理,可是真的读一读却觉得神清气爽。我想这大概就物以类聚的原因。一个满嘴狗屁道理的人总是喜欢着狗屁不通的道理,哪怕千年的时空也阻碍不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