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2-09-30 21:06
张雍的回答

真实力量·真切表演·真情叙事——评电影《万里归途》

张雍

一、真实力量:强故事核与类型奇观

电影《万里归途》的题材,尤其是有了真实事件作为改编的基础,为其铸就“强故事核”提供了天然的优势。片如其名,主人公们能否完成撤侨任务,以及他们自身是否能平安踏上归途,是整个故事的主要看点。

在有了真实事件提供了真实力量以后,电影《万里归途》的类型属性逐渐展开。作为一部战争片,摄影机随着主人公大伟、成朗的目光,去展示着他们眼前的炮火与哀鸿遍野。显然,如同大多数战争题材的电影一样,战争场面作为电影里重要的视觉奇观而存在。与此同时,借助大伟、成朗所旁观的或者所亲历的残酷,电影编导表达了他对于故事里的这场战争的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因为电影导演饶晓志是戏剧人出身,所以整部电影的戏剧冲突做得很充足。基本上在每个场面里面,都会存在着一个或重或轻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都为故事接下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在紧张的节奏的安排之下,这些足够的戏剧冲突进一步提升了整个故事的戏剧张力。

二、真切表演:人性本色与丰满角色

电影《万里归途》的动人,除了故事本身,更在于故事里角色的丰满。作为一部新主流电影里的新英雄,主人公宗大伟的角色形象突破了传统主旋律电影里的“高大全”。

例如,在第一次撤侨的时候,他本可以按照原计划离开,但是却把座位让了出去。这样的选择,是符合宗大伟的“英雄”的身份。但是,当他们一行四个人坐在车里返回大使馆的时候,宗大伟所表现出的“暴躁”,显然与传统主旋律电影里的主人公不太一样。

从某种角度来说,当角色的形象更为接近人性本色的时候,也就提供给了演员更充分的表演空间。再一次,演员张译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在我看来,演员张译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诠释了“宗大伟”这个角色,主要归功于他成功地把握了这个角色内在的心理矛盾,从而为“宗大伟”的每一次的戏剧动机都赋予了可被信服的情感逻辑。

宗大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只是在“英雄”之外,他还是一位父亲、一位丈夫、一位兄弟。当然,他更是一个“人”。所以宗大伟在面对反叛军提出的“游戏”面前,他会有天然的恐惧,但是也正因为他的“多重身份”,为他在关键时刻提供了异于常人的勇气。

三、真情叙事:私人情感与家国情怀

电影《万里归途》的情感叙事,既有私人情感,也有家国情怀。电影编导在处理这两种情感叙事的时候,巧妙地将二者汇合在一起,共同编织出影像的情感力量。

当宗大伟在完成了撤侨行动以后,原本都已经坐上车准备离开的宗大伟选择进入战区寻找白婳,是因为友人章宁,可以视为是出于私人情感。但是,在电影文本的语境里,当宗大伟选择为了私人情感而去冒险的时候,实际上他就在潜文本里选择了为了“大家”,人物的家国情怀也就在这个过程里得到凸显。

在尾声,宗大伟为了保护白婳和孤儿,选择接受了反叛军头目的“游戏”,他的戏剧动机可以被视为是为了“小家”。

在第三枪开始之前,宗大伟与妻子陈悦的电话作为此处的“插曲”。在这个通话里,久未谋面的夫妻所交流的一个核心话题,是给新生儿起名。当然,宗大伟也首先借“辞职”这个话题谈了自己的心里话。但是不管怎样,这则通话更多地是充满着人间的烟火气,是关于“小家”。

当反叛军的头目阻止了他向自己开枪,并且用言语去捉弄与侮辱他的时候,他选择了向自己开枪。这里的“开枪”对宗大伟的英雄形象完成了最后的塑造和奠定,也顺利地将他两次为“小家”的戏剧动机再一次升级成为了“大家”。因为这个戏剧动作既展示了宗大伟对于身份所肩负的职责的看重,同时也表达了他要保护所有人回家的信念与决心。

归途万里,途中的“万物”是故事的风景,而守护着游子们归途的宗大伟和成朗,是故事的血肉骨骼,更是故事的灵魂。

张雍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