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iThome ( ) • 2022-11-07 18:24

今年FHIR联测首次纳入卫福部制定的FHIR实作指南TW Core IG,未来将进一步扩大。

图片来源: 

摄影/王若朴

第三届台湾FHIR联测今日(11/7)在林口新创园区展开,今年很不一样,不只首次纳入卫福部制定的台湾核心实作指引(TW Core IG)作为互通规格,测试赛道(Track)还比去年多元、新增紧急医疗救护,参与机构也从去年的33家增加至39家,电信、集团、制造大厂都加入,国网中心、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卫福部推动FHIR电子病历的专案办公室也在名单上。

卫福部近年力推电子病历采用FHIR标准,卫福部资讯处副处长王复中指出,今年卫福部首次联手台湾医疗影像资讯标准协会,以部内制定的FHIR规格书(IG)作为测试互通标准,未来将继续扩大,让参与团队在后续应用更有信心外,也呼应电子病历上云和次世代HIS政策方向。

电信、集团、制造大厂都加入,卫福部FHIR推动办公室也在名单上

FHIR联测的目的,是要让医院、医资厂商的系统,用符合HL7组织制定的国际医疗资料标准来互通资料,利于系统的复制、扩散和商业化应用。

台湾医疗影像资讯标准协会(MISAT)是推动台湾FHIR联测的一大核心推手,协会秘书长连中岳分析3年筹办联测的数据,指出参与规模连年增长,从2020年的20家、交易量约1万,到2021年的33家、交易量约3万,到今年共39家机构参加,范围涵盖企业、学校、法人和医院。

其中,企业内的厂商和新创增加最多,前者分别从7家到今年的15家,新创则从5家、12家到这次的14家。不只康统、纬谦等医资厂商参加今年联测,这次还有中华电信、远传等跨入智慧医疗领域的电信业者加入,仁宝电脑、上银科技等制造大厂也不例外,而专攻医疗的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Taiwan AI Labs)、国泰集团也在参与名单上。

医院部分,这2年则维持6家参与,包括三总、部立桃园医院、台中荣总、童综合医院、林口长庚、花莲慈济。法人部分则有负责推动电子病历FHIR标准的卫福部智慧健康云专案办公室,以及工研院生医所和国网中心。随著参与者的增加,负责联测的MI-TW工作小组,也将原本配置的10位督察员,增加至19位。(如下图)

今年亮点:纳入卫福部Core IG为部分测试规格、连接云端系统验证

连中岳表示,今年联测的特别之处,在于部分测试类别采用卫福部TW Core IG互通规格,也就是电子病历交换中心新设置的交换规格。

这份TW Core IG是卫福部最近建立的FHIR实作指引,用来定义适用于台湾健康照护资料交换需求的规格,包括资源(Resources,类似资料表)、资料项目(也就是栏位)、基数、资料类型(文字、时间、代码等)、可绑定代码和查询参数等,目的是要让开发者以TW Core IG为基础,来订定实务专案所需的资料交换格式。

今年联测共有7个赛道,可分为Track 1病人基本资料、Track 2生理量测数据、Track 3处方用药及文件打包、Track 4影像、Track 5数位病理影像、Track 6基因体标记、Track 7紧急医疗。其中,Track 3采电子病历交换中心(EEC)检验检查表单,而Track 4不只有影像,还包括AI标记、报告、影像检查流程,且采EEC放射影像报告表单和DICOM影像标准,目的是要测试AI或人工产生的影像标记,能否与DICOM标准整合,以及,FHIR医疗影像报告及DICOM影像能否整合。

而Track 7的紧急救护,则有核心资料交换、重大伤病资料交换、生理量测资料交换等3种情境,其中的重大伤病资料交换情境,是要先实作4大急重症表单中的OHCA和Trauma病摘,并采用TW Core IG规格。(如下图)

这次联测的Track 1、3、4、7,都以卫福部TW Core IG为互通规格。也就是说,参加者要通过这几个赛道,就得在符合TW Core IG的条件下,成功互通资料。

不过在验证部分,还有分为3个等级。首先是能力声明验证,也就是参加者要通过赛道的指定情境,比如Track 1病人基本资料互通,就有病人身分确认、联系病人、院外系统等3种互通情境。

第2个等级是互通性验证,也就是参加者与其他参测单位,要能进行功能性验证和指定情境验证,甚至,一个系统还得与至少3家厂商交互认证。而第3个等级,则是未来将纳入的资安授权(OAuth2),也就是参测系统要能支援OAuth2认证,产品也要具备动态身份验证机制,这是MI-TW明年预计纳入的验证等级。

不只如此,连中岳点出,今年还有云端电子病历厂商加入,MI-TW也特别设置VPN,来虚拟化连线联测场域,让厂商可在远端联测。这种方式,也能适用于其他云端电子病历系统厂,方便未来进行远端联测。另一方面,为因应今年联测规模扩大,除原本的联测主机Gazelle外,还新增一台FHIR/DICOM资料主机来支援。

明年要新添电子病历跨院交换、PHR与电子病历交换

连中岳揭露2023年的联测计划,预计新添2个联测赛道,也就是电子病历跨院交换(EHR to EHR),来互通检验委外和影像报告委外这2种情境,再来是健康管理与电子病历交换(PHR to EHR),要验证IoT数据的FHIR互通性,以及线上医病互动应用情境(如居家或远距医疗)的互通。

另外,MI-TW也征求专案联测主题(Projecthon),要针对各团队提出的互通情境,规画联测使用情境。有兴趣的业者或医院,可在2023年1月31日前向MI-TW提案。

连中岳点出,MI-TW希望透过「标准-实作-联测-实证」的发展方式,由国内公共标准制定伙伴,产出出FHIR Profile或IG后,透过开源团队实作各种开源应用和工具,来让医院和企业参考使用。同时透过联测小组发展联测测试案例,来让企业、医院实作,联测小组也会根据使用需求,制定使用案例,最后再进行场域验证。他们希望以此,打造出台湾智慧医疗生态圈。

最后,他也提供团队开发的免费开源格式转换工具,来让使用者快速将资料转换为FHIR、CDA R2等格式。(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