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2-12-02 18:39

我们经常用“刀子嘴,豆腐心”,夸赞那些嘴上说着难听的狠话,但心地不坏的人。也碰到过,不少妈妈以“刀子嘴,豆腐心”自居。

明明是担心孩子放学回家太晚,遇到危险。但说出来的却是:你还知道回来啊!下次你再回来这么晚,就别回来了!

明明只是担心孩子知识点没掌握,但出口却是:你是猪吗?这么简单的题都能错?

明明是望子成龙,但关心最后却都变成了:你真的是干啥啥不行!

比起国外的鼓励赞美,我们中国的父母更擅长打压。孩子有了进步时,我们会说“不要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孩子成绩稍微退步,则会说“怎么退步了?考这点成绩,对得起谁?”

我们深怕夸赞会让孩子“飘了”,所以宁可刀子嘴式打压,也要把孩子那点沾沾自喜扼杀在萌芽之中!我们潜意识里认为:我都是为你好,说再难听、再狠的话都没有关系。

于是所有的伤害都变得正当,“刀子嘴说话直”反而成为了父母们自我标榜的一种优点。可事实上,孩子根本看不到你的豆腐心,那些尖刺般的言语,对孩子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一盆植物,连续被骂30天竟然枯萎了

“伤害”粉饰的再好依旧是伤害,恶毒的话初心再高尚,带来的伤害仍不可避免。

国外做过一个实验,将两株长势相差无几的植物放在一起,一株接受30天无尽的谩骂和指责:你就是废物,你这个一无是处的东西等等。而另一株,听的则是各种表扬:你长得真好看,看到你就心情很好。

30天过后,接受谩骂的植物已经枯萎的不成样子,对照组却在阳光下健康的生长。一株植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

宗萨仁波切说:“大多数时候,标榜自己说话直的人,只是不愿花心思,考虑对方的感受而已。”

我们不否认,“刀子嘴”的父母也许有一颗善良的初心,他们对孩子的爱一点都不会少,但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件事——孩子的感受!

某问答平台有个问题:被长期语言暴力的孩子,承受不住会疯掉吗?有个匿名回答:我脑子里想的都是疯狂的事情,但是我的良知告诉我,我不能那么做!

当“指责”变成孩子的全世界时,自卑就会如影随从

长期以往,孩子也会像那株枯萎的植物,从内部开始瓦解。就像这位答主所说,内心全是疯狂的事,一旦这些事达到一个阈值,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语言暴力,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伤害?

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家里都有一个经常指责的家长。这些孩子中有25.7% 自卑、 22.1% 的抑郁,有 56.5% 的孩子经常暴躁。

这项研究还发现:语言暴力下长大的孩子,生活中更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有调查显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 暴力的语言,改变孩子大脑结构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马丁泰彻博士是脑科学专家,他发现:大脑中最容易受到语言暴力影响的是胼胝体、海马回和前额叶。其中胼胝体负责我们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传递感知、信息;海马回负责我们的情绪管理;而前额叶则是思考和决策神经中枢。

当孩子在生活中经常受到语言暴力时,大脑为了适应这种苛刻的生存环境,就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这样的改变,终身不可逆。

所以,经常有一些人哪怕成年后能力有了极大提升,但他们骨子里仍然很自卑,这种从小形成的思维模式改变起来会很难。

▼ 语言暴力与身体受伤疼痛相当

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发现,人们的情绪伤痛和身体伤痛的脑回路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当孩子受到语言暴力攻击时,在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与身体受到伤害时的疼痛相当。大脑扫描也证实了这一点:两者检测到的疼痛级别几乎是同等级的。

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曾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你怎么这么笨!”“猪脑子吗?”“上辈子是闯祸精吗?”“我怎么生了个你,真是倒大霉了”,在你看来可能只是一时的气话。

但你知道吗?心理学有个“暗示效应”,它说父母的否定、打击、批判,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进一步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批判者”,让孩子形成强大的“反自我”意识

“反自我”意识的影响下,孩子们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即便成年后批判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这种批判态度还会保留在心里,时常苛责自己。父母随便的几句话,很可能影响的就是孩子一生的态度。

如何避免暴力沟通?

虽然语言暴力影响深远,但值得庆幸的是:培养一个内心健康的孩子,要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所以从现在起,学会正面沟通,能极大缓解语言暴力带给孩子的伤害。

心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提到过一个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

▼ 先观察

所谓“先观察”,是不要轻易地对孩子的行为下定义。比如:孩子没交作业,不要急着说“你怎么又不交作业?”,这种批判性质问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不带评论的描述你观察到的事情。例如你可以跟孩子说:我听说你今天作业没交,是没有写吗?这时大部分孩子就会说出没写原因了,比如作业太难、太多或是懒了。知道原因,父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引导了。

▼ 再感受

和孩子沟通时,父母会天然占据主导地位,忽略孩子的心情。

还以交作业为例,我们其实只是担心孩子不交作业会跟不上老师节奏,但我们却会说:你怎么又不交作业?做什么都这么拖拖拉拉,你还能干个啥?

这对孩子的感受是极大的伤害,或许孩子只是想偷个懒,却被贴上了拖拉,没本事的标签。

这时最应该做的是:父母和孩子都说出各自的感受,而不是让一方过度指责。

▼ 接着了解原因

大部分父母听到孩子反抗的话,都会有两种反应:愤怒和指责对方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不写作业了”。一部分妈妈会斥责:你不写作业,你想干啥?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就这态度?另一些妈妈则会推脱责任:你爱写不写,那是你的事,以后你考不上大学别赖我!

很显然无论哪种,多少都有些意气用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心体会和了解孩子们的需要,问问孩子不想写作业背后的原因。

▼ 最后提出要求

了解了原因后,我们只需清楚地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大部分孩子都会去完成。

比如,不想写作业,你不应该说,“作业必须要写,不要磨磨蹭蹭的,赶紧写”,而是告诉他:“已经很晚了,先把明天要交的作业写了”,这才是对孩子提出具体要求。

你看,和孩子沟通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毕竟几十年的差距在那摆着呢。

最后想说:刀子嘴从来就不是豆腐心,刀子嘴就是刀子心!

语言暴力下植物尚且枯萎,对孩子的伤害可想而知。从今天起,试着用文章中的4个步骤去和孩子沟通,你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