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 好新闻,无止境 ( ) • 2023-01-14 08:38

北京“两会”即将开幕,1月12日傍晚,北京市政协委员陆续来到驻地报到。在众多“新委员”中,一张熟悉的面孔引起了媒体们的关注。他就是近期经常出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中,向公众传递中医药知识的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清泉。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刘清泉。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时任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刘清泉就曾协同专家,制订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方案。2020年1月,他赴武汉,与张伯礼院士共同承担科技部应急攻关专项——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运用“三方三药”等中西医治疗手段。去年4月,他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奔赴上海市支援抗疫……这位抗击疫情战场上的“老兵”,如今有了一个新身份——十四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报到后,刘清泉马不停蹄地参加了一小时的委员活动,又回到房间,线上参加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年会,跟大家分享救治经验。和他的约访从下午5点延后至6点再到8点半。采访过程中,来电不断。9点多,他又继续为社区医生进行线上培训,讲解如何用好中成药……忙碌的工作状态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中国公众受到两种医学的保护,既有现代西医的精准,又有中医对病势走向把控的能力,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取得了1+1>2的效果。作为新委员,他也表示将利用好这个平台,在保健康的方面提出更多建议,为推进“健康北京”做出贡献。

 

中医在不同环节有效干预,使重症和危重症人数下降

 

新京报:去年12月以来,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地迎来感染高峰。您本人和北京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刘清泉:12月初期,我们面临了一场遭遇战,那时候医护人员是最忙碌的,要救治病人,自身也一批批相继感染,人员短缺成了重大问题,一个人顶三个人完成工作。大概一周左右,我们形成了阵地战,门诊有序工作,急诊和发热门诊非常忙碌。同时我们形成了新冠感染患者的专收病区,将病房楼西楼改建成内科综合楼,收治有各类内科基础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各项诊疗工作基本有序推进,而不再是堵漏洞、补窟窿。

 

新京报:在防重症或者治疗重症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什么样的优势?

 

刘清泉:中西医各有所长。防重症有几个环节要应对,第十版诊疗方案在分型中取消普通型,增加中型。对于轻型病人,从中医来讲,一是防止其转成肺炎,二是防止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转为重症。此时就需要早期用药,用药越早干预性和治疗效果就越好。

 

在其患有肺炎的情况下,中医的关注点是不能让其出现呼吸衰竭,转为重型和危重型。这两部分患者减少了,死亡率就会降低。中医讲究先证而治,阻断疾病的发展。这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的理念。

 

针对重型和危重型病人,中医讲其元气受到损伤,如何在祛除邪气邪毒的同时保护好正气是最根本的问题。在患者呼吸衰竭时,西医呼吸机的治疗能够让患者生命得到很好的延续,而中医的治疗理念,是按照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肠同治的办法阻断疾病的发展。让患者能吸氧就不上无创呼吸机,能上无创呼吸机就不做气管切开插管上机。

 

中医始终运用治未病的思想早期治疗,在不同的环节进行有效干预,使重症和危重症的人数下降。对重症、危重症病人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协同救治,降低病死率。

 

中医药针对变异株仍然有效

 

新京报:中医药治疗方案在应对不同毒株方面的效果一样吗?针对国外流行的BQ.1和XBB等优势毒株和未来可能有的新变异株,还会同样有效吗?

 

刘清泉:从原始株到德尔塔株再到奥密克戎株,无论怎么变,它都是新型冠状病毒,只是“穿的衣服变了”,中医药仍然有效,治疗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新京报:很多人关心,大概什么时候可能会有第二波疫情?

 

刘清泉:这可能很难判断,病毒目前已经在自然界存在了,人类感染了以后,自身形成免疫状态,再次感染的机会会大大减少。变异株来了以后,也不是人人都会感染,会造成多大的冲击,不容易判断。

 

新京报:现在很多人关心二次感染的问题,中医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吗?

 

刘清泉:中医对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理念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避其毒气,天牝从来。也就是说,养正气、避毒气是两个基本大原则。

 

把正气养好了,二次感染的几率会很小,或者得了以后很轻,这包括平时的生活习惯和日常锻炼、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中药提升正气等。避毒气就要通过戴口罩、多洗手等方式实现。

 

推拿纳入了国家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患儿效果较好

 

新京报:目前很多人转阴后进入康复阶段,但仍有咳嗽、失眠、心率加快等症状。目前医院接诊的患者中,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应对?

 

刘清泉:转阴后遗留症状分为几个类型。一种是乏力,伴有胸闷、心慌、容易出汗。从中医来看,这种病人肺和脾虚弱,需要调整肺脾。另外一种是疲乏、不想吃饭、肚子胀、大便也不是特别好。这往往是病毒伤到脾胃了,用调整脾胃的药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第三种是咳嗽,包括干咳少痰、嗓子痒、嗓子堵得不舒服,这往往是余邪没有清净,中医也有很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新京报:转阴后,有的人一直觉得不舒服,是否也有心理上的原因?如何应对焦虑的情绪?

 

刘清泉:有的人咳嗽、心脏不舒服,害怕自己是白肺或者心肌炎,我建议对新闻非常敏感的人暂时放下手机,少要看一些短视频,少要接收和自己无关的信息。

 

目前,不良信息的传递是很麻烦的,万分之一的现象不能作为普遍的现象传播,不然会造成大家的恐惧。需要医生关注的内容、给医学生讲的内容不是给百姓科普的内容,目前有些科普宣传中没有分清医学知识和健康知识。

 

新京报:之前您提到,在诊治新冠患儿时用到了推拿的方法,此次这种疗法是否在北京中医医院也有所应用?

 

刘清泉:孩子不爱吃药嫌苦,在上海,我们对患儿进行了实践,用中医推拿的方法,通过给孩子捏积、推天门等手法,达到扶正祛邪、开肺降温的效果。这次又在北京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践,疗效还是非常显著的,孩子不发烧了,舒服了。


目前,推拿也纳入了国家第十版诊疗方案。

 

希望更好推广中医,使其变成中国人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新京报:您本身工作非常忙碌,但仍然不遗余力地接受采访和公众科普中医知识。这是出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考虑?还是想在当下时期给大家吃定心丸?

 

刘清泉:两者都有。在中国,我们受两种医学的保护,既有现代西医的精准,又有中医对病势走向把控的能力。在中国救治取得的效果,比单纯一种医学的救治效果要好、比古人要好、比没有中医学的国家要好,达到了1+1>2的效果。

 

我也想给大家传达一个信念:中医不管是在哪个环节,都有非常好的作用,要相信我们中国自身医学的优势、强大和魅力。

 

新京报:您是东城区人大代表,此次当选北京市政协委员,有哪些感受?今年是否带着建议和提案上会?

 

刘清泉:我感觉责任更多、更重了。作为医药卫生界的委员,希望更好利用这个平台,在保健康的方面提出更多建议,为推进“健康北京”做出贡献。我也将向其他“老委员”请教学习,应该如何做好委员的工作。

 

此次我想提一个推进中医医学体系的建议,更多地推广中医,使其变成中国人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这才是中医的根本之路。要通过科普大讲堂、社区医院基层医生日常的诊疗等途径,把健康知识传达给居民。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