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机核 GCORES ( ) • 2023-01-31 15:50
电影制作中出现过大量平庸之作,但这不是反对电影的理由:它不比其他艺术更糟,尽管它带来无可比拟的经济和工业后果。因此,电影大师只是更加脆弱,他们的创作更容易受到阻碍。电影史是一个长长的牺牲者名单。 ——德勒兹

因作品引发的争议,其核心却并不在作品本身

两天前结束的春节档争议比电影好看得多,其中牵扯得诸如流量之争、偶像之争、版权之争、票房之争等等,唯独没有人议论作品本身。
诚然,网上有很多影视博主、大V、公众号等次级权威是在讨论作品,可多半是建立在争议热度之上所进行的延伸。无论这些次级权威背后的执笔者学问多么精深、思想多么深邃,也只能从浅显表皮出发,用“深度”当作“轮廓”,为文章描边,其本质仍旧是争议与热度。
这就是互联网市场化的现状:越严肃的内容受众越小,创作者为了扩大受众以获得收益,必须降低门槛。因受众扩大而牺牲内容导致的一大后果是,广大的受众体在信息茧房的封锁下失去了对严肃内容的敬畏。只有在“任何人都有评论权”的语境中才会出现“任何人都没有评论价值”的情况(除非脱离该语境)。电影无法脱离资本,也就意味着电影会跟进资本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属性,例如对电影经济效益的大力宣传,无论是票房(院线电影)还是播放量(网络电影),用数据代替电影价值的情况愈演愈烈,电影也实实在在成为绩效社会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或许就是德勒兹所说的,“电影史是一个长长的牺牲者名单”的原因。但“牺牲”意味着有所回报(重生),当下电影的现状难以换回关于电影本身的回报,因而,作为一个作品来说,电影已经到了濒死的阶段。当然,由于电影的工业属性,我们不能将其归结为一个简单的艺术作品。谈论其经济效益是必要的,其大众属性,即娱乐属性也是必要的。绝不否认电影的娱乐价值,同样也是对电影作品本身的敬畏。

电影应当是“讨论电影”的核心

电影是电影的核心。这句话并非电影的自我指涉,而是由作者与观众两个不同身份的人对电影评论的描述。首先是作者,任何主创,包括导演与演员,其评论价值都不能凌驾于电影作品之上。对电影的讨论,电影就是核心,若是对导演或演员的讨论,这两者才是核心。今年春节档发生的许多不必要的争论,正是将讨论对象混淆,导致电影评分的不公正。
粉丝或狂热者之间的争执其实往往无法产生赢家,只会诞生遗憾。《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时,部分粉丝竟然在IMDB中集中攻击《教父》,只为将《蝙蝠侠:黑暗骑士》的评分刷到第一。最终《蝙蝠侠》没上去,反而把《教父》拉了下来。这种狂热建立于偶像自身的符号化属性中,与作品毫无关系。并且,偶像作为演员即为演员,无论他的道德、行为、过去引发的争议有多么恶劣,也不该视为评论电影的标准。
很显然,这种狂热冲昏了人们的头脑,由一个符号(偶像)引发的争端转移到其他符号(网民)中,不过是十字军东征的再版。当宗教的教民们热衷于在现实中互相屠杀,倦怠社会①中的信徒们则在互联网中精神攻击,不知疲倦。
我们很难要求观众站在客观的角度评论电影,因为在平民主义并不能确定标准。一切都是模糊的、一切都是有分歧的、一切都需要争论,争论带来了热度、流量、经济效益,金钱回归资本,用来调配、发展、进一步发掘平民主义的能量,成为一个闭环系统。
这种闭环系统是机械式的,与艺术作品的闭环并不相同。电影的闭环由一个段落或一个故事展开,最后形成的,由放映时长决定的闭环可以带来思想与美学的绵延,但资本的闭环系统只能带来利益与循环。绵延虽然也是一种模糊,但是是智识上、潜移默化的模糊,艺术作品无法像哲学著作直截了当的带来思想,可正因有这层薄纱,才更好吸收。
艺术的大众性本身体现在这里,天降小雨,润物细无声。但当资本介入艺术,将艺术市场化后,薄纱就此被戳破,观众与电影之间的他者消失,观众便能直接入侵电影。这种入侵的主体不是对单一主创的狂热追捧,而是评论权的开放。
对于文学来说,评论权的开发意味着作者已死(如今文学的作品已死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电影领域,由于电影非一人创造(即便电影以导演为核心),电影的作者解释权是被分化的,这让本就脆弱的作者更加无力,最终导致了电影的作品之死。这种民主式的迫害形成了民主式的强权,即便这种强权内部并不统一,可这个满是裂纹的拳头因其质量足够大而足够摧毁作品。任何人都有评论电影的权利,任何人也就无法从电影中得到什么。
之前,我们对于艺术是仰视,如今是俯视,俯瞰,很是轻蔑。绝大多数观众意识不到的是,这种轻蔑伤害了艺术主体。人们无法从艺术中汲取营养,但还想站在艺术的肩膀上沾沾自喜,却从未发现,艺术只剩尸体。人们如同秃鹫般抢食艺术的肉体,任凭她的精神腐烂归还予大地,最终也只剩一身皮囊,套在谁的身上,谁就自称高贵。
现实来说,这种轻蔑为本就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艺术作品雪上加霜,艺术只能被迫依附于资本。如今的艺术家也是资本家,正如鲍德里亚所说:
“但是,在一个已经变得超现实、冷漠、透明、市场化的世界上艺术还能意味着什么呢?在一个已然预先色情化的世界上色情术还能意味着什么呢?它所能做的一切无非是做一下最后的、悖论式的眨巴眼——一种现实以其最超现实的形式嘲笑自身的眨巴眼,一种性欲以其最明目张胆的形式嘲笑自身的眨巴眼,一种艺术以其最艺术的形式即反讽嘲笑自身及其消失的眨巴眼。在任何情况下,形象的专制都是反讽的专制。然而,这种反讽本身已经不再是被诅咒份额的一部分了。它现在从属于内部人交易,从属于一种把艺术家们绑在一起的可耻的和隐蔽的阴谋,艺术家们利用了他或她的光环,该光环来自对深感困惑和怀疑的大众的嘲笑。反讽成了艺术阴谋的一部分。”

电影,或所有艺术的幸运与不幸

电影的幸运在于,它并不完全倒向艺术,因而它还可以创造出优秀作品(例如超英电影与视觉大片),而电影的不幸在于,它无法从资本中抽离出来,因而它的发展只能同步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如今,艺术基本无法离开资本了)。艺术失去了自我改良的能力,它并非永存的,因为它的源泉与反馈对象,人,已逐渐成为绩效主体(或规训主体、压迫主体)。人的消失意味着艺术的消失,为了制造一个谎称有艺术的世界,艺术只能进入博物馆,或被不断重组为新的缝合物,并以此称为艺术。
“我们对绘画的崇拜乃是数世纪漫长适应过程的结果,因此与艺术或心灵无关。绘画创造了它自己的接受者,它在根本上是一种习俗性关系。”唯一的问题是:这样一部机器在批判性幻灭和商业性狂热之中如何继续运作? ——鲍德里亚,《艺术的阴谋》
回到电影的问题当中,若想做回归作品的评论,其解决方法其实是悲观的,但并不是没有,只是,该方法从情态动词“应当”下降至动词“呼吁”,由“大可放心”转变至“紧张”。通俗来说,就是让人违背市场规律,重新回到自己的节奏上去观看电影。具体方法与我写的那篇《如何读一本经典》相差不大,首先都需要了解语境、背景。
例如《满江红》人们诟病的一个现代性问题,却忽视了其朝代是南宋,可以增添现代价值观,但不可逾越时代的限制,否则就不真实。不过看电影与看书的阅读方式并不相同,如果不是专业学电影的,不需要拉片,可能只看一遍,在此基础上,我呼吁各位少评论,多感受(前提也是公认出色的电影,如果阅片量足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就可以对电影做出自己的评论了。这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一些影史上分歧较大的电影有了自己的判断,本质上就是自我思考)。
艺术本身是一种强权,哲学、科学也是。科学的强权依旧耸立,因为它门槛极高,需要阶梯式的学习;哲学的强权有些松动但依旧坚挺(在中国),因为它虽然也有门槛,但过于被排斥,只有一些零散的术语流落于信息平台上,也引发了很多因语境不对等导致的误读。哲学强权的松动是它被民众遗忘的后果,并不是因下移导致的;艺术曾经是一种强权,或伪强权。它贴近生活、关乎人文、亲近自然,因而它的强权中含有亲民而美学的属性,但这同样意味着艺术最容易被颠覆。它来源于人,因而人可以控制它,来源于生活,因而可以伪造生活。至于自然,早已被忽视,早已没有花草树木的养料了。在林立的建筑中生活越久,人们就会关注棱角而忽视花纹。作者已死宣告艺术强权倒塌的开始,作品已死则宣告结束。
如今,作品仍尚存一丝活力,这种活力藏于被装进博物馆的过去之物中,除去拍照的人外,那些在作品面前驻足观赏的,深思的观者,就是活力本身。
我呼吁人们善待他们。
《无题电影剧照21号》 辛迪.舍曼 Cindy Sherman 美国著名摄影家,1954年 - 《无题电影剧照21号》 辛迪.舍曼 Cindy Sherman 美国著名摄影家,1954年 -
注释:
  • ①:倦怠社会,是在超越福柯规训社会的功绩社会中过度疲劳和倦怠的状态。
by 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