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3-02-01 19:33

还记得《演员》第二季刚播的时候,微博上有一条热搜,点进去看,热搜名为「李诚儒不去《演员请就位2》了」。

采访中,李诚儒表达的大概意思是:「我之所以敢说,是不需要节目的资源。」

而如今,身为演员的他跨行去指教起了导演,依旧敢说。

清醒如他,当然明白节目组迫切需要他的热度。

他们利用了他的「敢说」,将他设定为倾泻情绪收获噱头的靶标。

这份「敢说」,也摇身一变成为这档新节目最大的卖点。

那么,今天就挑明了说一说。

这节目真的敢说吗?

是真的耿直,还是在用外表上的喧哗和吵闹,来遮盖内里的苍白和虚弱?

《导演请指教》

主演:关锦鹏 / 曾赠 / 德格娜 / 钱宁黄 / 王一淳

豆瓣:4.1 IMDb:暂无

其实这综艺从开播当天我就已经开始写了,拖拖延延直到现在。

开播两期,从第一期被骂得惨不忍睹,到第二期开始被夸渐入佳境,也慢慢看到了不少关于它「翻身」的同行稿子。

无论是不是真的翻身,就我观感而言,整个节目,还是透着相当程度的苦涩和不堪。

01

目前为止最受好评的一个短片,曾赠的《爱情》。

无论在剧本,表演还是镜头语言上都有着十分成熟的质感。

短片在一开场便奠定了节奏,男孩在一片黄沙中骑行的镜头,诉说着这个故事的懵懂和真挚。

曾赠将《大话西游》里的缺憾抽去,将爱情提纯,给了男女主一个勇敢且痛快的结局。

这是节目难得的和平时刻,曾赠的表现让之前的吵闹暂时趋于平静。

但往后看,整个节目依旧分歧不断。

其实说到底,在一个短平快的电视节奏里,将「电影」单独置于综艺的舞台上,打造一场扁平化的竞赛。

不仅意义不大,甚至有些脱离了电影本身。

大多数好的电影,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要靠时间、心力、身体一点点「磨」出来。

电影不是爱豆的唱跳舞台,两到三天极速完成一个用于竞赛的作品,那是程式化的赶活。

你再让所有导演的才华,在这种状态下接受大众给出的点评,这实在是有些硬来了。

诡异的是,这档节目,竟然让关锦鹏与毕志飞同台竞技,将《小时代》与《小城之春》相提并论。

更离谱的是,节目组为了迎合竞技类综艺的调性,自创了一个规则:

现场观影中大众和评审可以随时按下「离席键」,票数低于120票,影片强制停播。

梁龙的作品,因黑白摄影和零对白的放飞设计,遭遇停播。‍

观众的确有选择看或不看电影的自由,但这份自由,并不能偷换概念成让影片停播的权利。

梁龙导演这部短片拍得的确像MV,但那种怪诞的风格,其实又是注入了一些巧思在里面的。

孤独的外星人遇见一群同样孤独的人,他们看起来是异类,但当这群异类聚集,黑白逐渐变成彩色,孤独慢慢减轻消散。‍

零对白,对应着普罗大众的孤独;黑白,正是这群「异类」的内心写照。

强行停播这个规则,让综艺逻辑凌驾于电影艺术之上,既是节目组的「媚众」,也是权利的滥用。

你再看,它高喊着这是一个「年度导演扶持计划」,但站在台上的导演,有哪个是真正需要被扶持的?

来,你来给我指一下。

曾赠,宁浩坏猴子72变计划签约导演;

王一淳,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

王文也,华谊兄弟董事、著名制片人王中磊女儿;

宁元元,第六代知名导演张元女儿;

这些新导演,哪个是真正缺资源的?

这个舞台上,每个导演都提前预定了人设和作用。

包贝尔和毕志飞,是引起争议和讨论度的话题中心。

当毕志飞在节目中解释《逐梦演艺圈》被打低分的原因是太实验的时候,我想节目组的目的也达成了。

它们将电影一并拉下水,创造一个个啼笑皆非的「审丑」噱头。

吴镇宇和蔡康永,在各自领域已风生水起,哪怕转型做导演,也绝对不会缺机会和缺资源。

宁元元和王文也,‍单纯来节目刷刷履历罢了。

再结合韩雪选角时说的那番话来看,为了拍摄短片,她摄影请的是张艺谋团队,配乐请的是韩红。

???

回过头看片头打出的「扶持」两字,只会觉得十分打脸和讽刺。

看完这些导演,你再看看节目发出的通稿:

「角逐年度最具价值导演荣誉」。

搞笑吗?

怕就怕在这种环境里浸淫久了,行外人容易产生一种「我也行」的错觉,行业门槛被踏成洼地。

02

就第一期来看,「导演请指教」这五个字里,没有一个字与这个节目挂得上钩。

似乎是从第一季《演员请就位》李诚儒和郭敬明的激烈辩论开始,节目组便洞知了流量密码:

辩论、争吵、撕逼。

这正是这档综艺在遵循「热搜方法论」上的不怀好意。

所有人都在打「嘴仗」。

所有的看似真实,都只是为了争吵背后的口水。

结果如你所见,这些舆论里持续升温的争吵,的确很奏效,一次次撑起轮波热搜。

每个人都卯足了劲让自己火力全开,争论一刻不停,但在影片的探讨上留笔不多,更多的是引战式的对立。

相国强的影片放映之后,一开始,便是制片人与导演之间的争锋相对。

老实说,整个短片的确有作者意识和表达意图,但十几分钟的体量里塞了太多炫技又无意义的东西,整体却又拍得老套无新意。

可偏偏相国强导演怎么也不服气,不耐烦地解释着这片子的技法和内核。

此时,影评人纷纷加入团战,影评人王旭东站出来力挺相国强,傲慢地用「专业度要提升」来暗示批评者水平不高,再用「王晶不做王家卫」来踩上在场的王晶一脚。

发现了没,这些讨论,于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似乎是这个讥讽没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之后在对德格娜作品的点评之后,他也跟了一句:

「你是想做王晶还是王家卫?」

言下之意,王晶更肤浅低俗,喜欢王晶的观众是「审美趣味」出了问题,而他的这番话,也将自己的电影格局做了禁锢和限制。

电影或者如他所说有「低俗」和「高级」之分,但喜欢或讨厌一部电影,不代表你就是一个「低俗」还是「高级」的人。

而台上这些影评人,无时不刻在傲慢地展示自己的「高级」,在对异见者表达歧视。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孟中支持相国强的理由更直白一点:「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技术不会有问题。」

这句话,同样与电影本身没什么联系,更像是一种抱团和站队。

对于包贝尔的片子,大多数人夸张到盛赞,他们像拿到预设的剧本一样,不遗余力地夸片子,夸导演,夸演员。

回到短片本身,包贝尔的片子的确比相国强的更自然流畅,但更像是行活,它真的能担得起这么多赞誉吗?

梁龙的片子则引发观众与影评人之间的互怼。

观众认为是导演和影评人故作高深,影评人则趾高气昂地表示我这是在引导观众看电影。

你骂他装逼。

他骂你傻逼。

一去一回,各自都把话说到最满,节目组成功收割流量。

导演,观众,影评人,制片人,四种身份坚守人设,牢记剧本,各司其职,你方唱罢我登场,乱烘烘地互扯头花。

在这个修罗场里,他们看的更多的是人而非作品,大多数人拜高踩低,以为站在鄙视链的顶端,在展示着自己「绝对正确」的对电影的最终解释权。

03

另外,整体看下来,我其实不太明白这个节目的评判标准。

电影感受本就是主观的,忽略这种前提进行的比赛并没有意义。

再者,文艺电影与商业电影没有可比性,二次创作与临摹重现也不适用同一标准。

但同时,电影作为由视听、表演、美学等综合组成的艺术,又是有一套理性评价标准的。

小到文本、叙事、表演、构图、色彩、光线、拍摄技法、镜头语言,大到短片里蕴含的审美价值、认知价值、社会意义,这些都是一部片子可以挖掘的点。

而如果是挖掘导演,导演的能力,潜力或可塑性,技术表达,观众好感度,这些都应该有一个标准。

但这些标准,在节目里都没有体现。

更多人不在意作品的本身。

或者说作品的本身质量好否在这个舞台上已经不重要了。

只管实现冲突最大化和话题最大化。

当然,实现话题最大化也无可厚非,但我看到后来,发现它极有可能是带着恶意的。

比如毕志飞导演的那部分。

先是让豆瓣导演作品评分倒数第一的毕导,去改编中国百年百大华语电影第一的《小城之春》,戏剧性拉满。

再让你看拍摄花絮,看毕导的能力不足,以及毕导是如何被演员安排,被演员所轻视的,让你慢慢同情起这个卑微的、被孤立的导演。

回到现场,一句「演员怎么没有来现场支持你」后,镜头给到毕导为难到眼眶红了的特写。

紧接着,影评人们起身,表示看完短片后对毕导刮目相看,纷纷夸赞。

正当毕导泪洒现场,感受到中国电影大门正式为他打开之时,一盆冷水浇下。

几个影评人轮番登场,高高在上地一边掉书袋一边对他的作品和人品进行评价,甚至开始了对他进行了现场答辩。‍‍

此时的毕导,原地尴尬地苦笑,但影评人们和特写镜头完全不放过他,这边继续拔刀施压,这边镜头不忘捕捉他的窘迫,配合地好不默契。

这一连串戏码,故事脉络清晰,情节跌宕起伏,剧情起承转折,人物鲜明生动,台词精准凌厉,比短片本身精彩太多了。

整个节目用一场居高临下的霸凌戏,把毕导塑造成被当众羞辱的小丑,通过对他的捉弄,成功耍猴。

目的明确。

这个目的是什么呢?

总之不会是作品与口碑。

你再看看场下其他人的反应。

看戏般地大笑。

它既没有挖掘好导演的野心,也没有扶持新导演的真心。

只有创作上的聪明和投机。

振臂高呼着「扶持导演」「拯救电影」的口号,但依旧让电影坐在冷板凳上。

当它把有门槛的导演艺术拉到无门槛的综艺里上演狂欢的时候,当它不管不顾地扎向流量来哗众取宠的时候。

电影,便成为收获流量的工具。

这是热爱行业吗?

这是消费行业。

这是尊重电影吗?

这是利用电影。

排版 南野文

图片 / 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