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3-02-04 15:43

胡鑫宇

遗体脚尖平行地面,这可是胡鑫宇妈妈说的话,没有想到竟然也是谣言,为什么胡鑫宇的妈妈会撒谎?你让让警方如何处置?

小编一直认为胡鑫宇是厌学自缢,只在看到几家权威媒体,报道胡鑫宇妈妈说“脚尖平行”时,和众多网友一样,有过那么一丝怀疑。

因为正常情况,如果是自缢身亡,死者去世后脚部放松,脚尖自然下垂;如果死者脚尖平行地面,那就说明是他杀后,伪造了自缢现场。

从央视报道截图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胡鑫宇脚尖自然下垂,朝向地面。

而胡鑫宇妈妈说“脚尖平行”,是看错了还是不愿接受现实?甚至是故意误导?胡鑫宇曾与母亲三次通话,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都被拒绝,现在回想这是孩子发出的三次求救啊。

而胡妈妈却选择性的回避了这些问题

按照正常新闻操作,央视不会公布类似画面,然而舆情在发布会后仍无法熄灭,逼得央美不得不放画面,真是社会之悲哀。

胡鑫宇案已经盖棺定论

:自缢而亡!尸体发现地为第一现场!

当地发布、央视直播、现场提问、解释疑点……虽说不到40分钟的时间不是太过瘾,但不得不说,诚意已经很足了!

但评论区里,依旧是刷屏般的质疑!

“你自己相信吗?”

“孩子,用你的灵魂去找那些坏人!”

“以后我儿子一定要学散打!”

“凶手:就这?”

……

事实清楚,证据过硬,一些人为啥就是不信呢?

我想说的是:胡鑫宇的各种疑点,确实已经不再是疑点了啊!

为什么100多天才发现尸体?

搜索场地实在太大太复杂了啊!光野外山林就有589亩!这是什么概念,你能想象得出吗?搜索者

是人又不是X光,遗漏也在所难免吧?再说,谁能想到会在高墙养狗的仓库森林里呢?

为什么一根鞋带竟然可以承载躯体重量?

鞋带单根147厘米,涤纶材质,最大承重可达85公斤!而尸体在失去水分后会逐渐变轻。

录音笔是否被调包、篡改?录音笔没被调包、内容也没有被篡改,两段录音都显示其有轻生念头,录音笔还被放在尸体旁的石头上。

还有生前留下的诸多心得笔记

,以及课本最后一页的感慨……。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不堪重负的可怜孩子,遭遇学业、交际、青春期等多重压力、又没有被及时治疗、从而导致了人生悲剧,他选择了一种他认为最安静的解脱方式,却想不到竟然留下这么多争议。

但如果你稍微理智一点,还是能看出端倪的。

如果说之前还显得扑朔迷离,现在,各种证据相互佐证,逻辑上更加严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死犟死犟就是不认同呢?

难道非要整成“他杀”,搞出一个“莫须有”的凶手,这些人才开心?

那不反而玷污了胡鑫宇的离世么——他只是想要离开,何至于想死了也拉一个垫背的?

这样看来,胡鑫宇可比一些怀疑一切的人高尚多了!

现在看,胡鑫宇案就是一个不完美的悲剧:

如果他和妈妈哥哥哭诉不想读书时,他们就能意识到这可能是抑郁症;

如果老师和同学能及时发现他的异常举动,多一些关心和呵护;

如果他在社交软件上悲观轻生的留言被网友看见,热心地报警;

甚至如果之前地毯式搜索

时,再多一些认真……

如果有这样的如果,胡鑫宇的悲剧或许就能避免,最起码不会闹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有人连真相都不愿相信!

只是,没有如果,只有教训!

刻骨的教训,至少有两个:

一是多关心孩子,现在的孩子抗压性太差,他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是悲剧的前兆;

二是我们的公信力正面临考验,确实到了必须要大力修复的时候了!

胡鑫宇事件,也让更多作为家长的,不得不重视审视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这种关心是心与心的交流,当胡鑫宇电话告知其母亲,不想读书想回家时,胡妈妈错过了拯救儿子的机会,没有去重视儿子的心理状态。

通过心理专家访谈、分析,结合胡鑫宇失踪前行为,认为胡鑫宇性格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具有随时随地在书本上记录自己情绪、想法的习惯。

2022年9月到致远中学

就读后,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胡鑫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表现为入睡困难

、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等睡眠问题,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困难等认知功能障碍

,存在内疚自责、痛苦、无力无助无望感、无意义感等情绪问题,进食出现异常,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

而在出事前的2022年9月27日到10月5日,九天内胡鑫宇六次打电话给母亲,共84分钟,头三次胡鑫宇跟母亲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后三次通话其母亲设透露内容,期间,其母亲、哥哥专程从福州赶回安抚其情绪,但看似已经被安抚好的胡鑫宇在10月10日至13日,曾7次独自到宿舍楼三楼阳台,观望睢园

及校外树林山岗方向。

10月14日,胡某宇

在食堂晚餐后,携带录音笔两次登上五楼阳台,有明显轻生意图。

胡妈妈没有把最后一次的通话内容告诉警方,她究竟是心里愧疚还是太过伤心就不得而知了,不知道胡鑫宇跟自己的妈妈讲了什么,妈妈又是如何回应,我们能猜测到的是孩子的内心应该是一直在作思想斗争!

在此想跟当妈妈的去讲一声,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尤其现在的孩子,和8090后的孩子不同,思想上更独立,内心更敏感,成熟得更早!作为父母,要密切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有条件尽量选择陪读,如果不陪读,孩子有什么状况要笫一时间与老师沟通,让老师进行开导。

而胡鑫宇还多次在书本上写不适应学校生活,还经常和同学们说"活着有什么意义?”而这些父母并不知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对于生命的意义,胡鑫宇的家长从来没有跟孩子探讨过。

胡鑫宇事件,为大家敲响一个警钟,成才和健康成长哪个更重要!心理健康将会是青年学子和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

胡鑫宇,一个曾经牵动无数人的小毛孩子,注定是被记载于历史的人。

无疑,胡鑫宇是个悲剧式人物,他的家人亦如此。

尘埃落定,冷静下来,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谁是造成这起悲剧的关键人物?

在此,我不想说三道四,但不说又觉得心意难平,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为人父母,我们都不愿意面对,更不能接受这样的悲剧。

孩子毕竟是孩子。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成年人应该会用“脑”考虑问题,而未成年人则更多的是用“心”考虑——随心所欲,容易冲动,“任性”成性。

但事实上,很多成年人在思想上属于“未成年人”,一言以蔽之,也跟孩子一样“任性”,任意妄为。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赌博好吗?不照样大有人在!

吸毒好吗?不照样大有人在!

酒驾好吗?不照样大有人在!

对于孩子,家长最看重啥?当然是学习。

这本身无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几乎所有父母的希望,但问题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就说学习,就孩子本身而言,智商有高低,兴趣有大小,努力有多少,成绩自然不一样。

他(她)确实不是学习的料,你非要逼着他(她)努力,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极端情况下,很可能酿成悲剧。这种例子太多了,绝对不止胡鑫宇一个。

这里体现出来的,就是家长的任性。明明知道孩子厌学情绪重,却不加疏导,反而变本加厉,一味要求学习。

咱都明白,学习很重要,学历很重要,但问题是孩子确实不爱学,咋办呢?

强扭的瓜不甜!

没有学历,将来咋办呢?

是啊,确实是个大问题。

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学历并不一定就有前途,没学历并不一定就没出息。

在学历或者前途 与 孩子的安危或生命之间,你会选择啥?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妥协是必须的,家长不能太任性,太固执己见。

除了学习,在孩子的其他方面也不能太任性。孩子闯了祸,被老师叫家长,或者发生其他问题,家长一定要冷静冷静冷静,不能任意妄为。

孩子犯了错,家长被老师叫。家长来了,不问青红皂白,上去就一巴掌。一巴掌之后,孩子跳了楼!

面对孩子,记住:你是长脑子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