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 ) • 2023-03-01 01:47

  2023年的“招工潮”,来势汹涌。

  “现在正在大量招工,就差直接去招聘现场动手拉人了。”张雷在浙江经营着一家服装厂,挂断和中介的电话,仍盘算着如何赶工。他希望对方能为自己带来30个熟练工,以及10来个临时工,“2023年对于制造业以及各家从业者们而言,意义非凡。”

  自正月初四开始,张雷便往返于工厂和招聘市场,并频繁地联系中介,为的是尽快将工厂人手补齐,开足马力赶工。“年前已经和不少客户谈好,也拿到部分订单和款项。虽然工厂目前开始动工了,但还是急需补充人手。”

  工厂“抢人”,只是当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的一丝缩影,也正在考验着企业经营者。

  刚从招聘会回到工厂的王江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自己的小家电工厂今年要加大规模和速度扩产,将之前错过的时间追回来。如今,订单在手,唯一缺的就是人手。“毕竟当下制造业人手太短缺了,几乎全行业都在‘抢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老板上阵招人,也掏出新年礼包,试图打动应聘者以在这场大战中占据上风。张雷已将工人工资普遍提升了近30%,他还尝试推出了“老推新”政策,多达800元的奖励正发挥诱惑力。

  王江则抛出另类橄榄枝,“每年享受8天的探亲假,举办一些相亲活动”。

  用工热潮,“合适人员第一时间签下”

  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此前国内制造业不少企业因为原料价格增长、疫情、人手短缺等原因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如今,生活回归正常后,工厂老板们势必希望在新一年里加速发展,尽快追回失去的三年。

  2023年春节假期刚过,各地“抢人大战”开始上演。而今年无疑来得更早,竞争也更加激烈。

  “现在基本每天都会去招聘会面试,只要有合适的都会第一时间签下,马上送到厂里去,就怕被其他工厂抢走了。”正忙碌于招聘的王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虽然今年招工相对往年要轻松点,毕竟找工作的人呈明显增多趋势。但工厂方面的用工缺口仍旧很大。”

  王江在浙江经营着一家小家电工厂,每年都会接到来自国内外客户的订单,这也意味着工厂需要大量人手。而自今年春节以来,工厂不敢大量接单,很大原因在于抢不到人,“几乎合适的人选都被同行或者大厂抢走。就算把工资上涨,还承诺餐补和交通等福利,依然很难招到人。”王江的这个春节,时不时打听招工信息。

  制造业缺工由来已久。央视财经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缺口率达48%。国家统计局在2021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约44%的工业企业反映招工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

  “之前因为订单不稳定,对人员需求并不大。现在谁都希望能重新出发,而员工是否充沛也决定产量能否跟上。”张雷说。

  张雷向贝壳财经记者分析,劳动力市场供需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造成“不少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人,工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今年势必会是用工大年。”一位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下密集型产业几乎所有从业者都在招人,上至富士康这种行业大厂,下至包括服装、小家电、汽配,甚至餐饮在内的各个行业从业者们都在为人才储备犯愁。

  在这位人士眼中,和前几年不同,企业今年在订单上充满确定性,用工需求自然强于往年。同样对工人来说,此前因为出行受限大多选择回家,现在外出务工的意愿呈逐步增长状态。招聘市场尽管出现供需两旺的态势,但因为多家工厂计划加大力度发展,需要大量补充新人,也催生“用工热”的爆发。

  放低年龄门槛,伸出加薪橄榄枝

  “我们现在想了很多方法,就是为了招聘到合适的人。”刚从人才市场回到厂房的张雷来不及喝口水,匆匆安排厂里负责人前往政府相关部门,希望对方能帮助自己招聘。

  张雷的服装厂主要以生产女装为主,此前年销售额基本维持在数百万元,工厂员工达到上百名。不过,近两三年来工厂因为订单不稳定,不得不解散了近2/3的人。

  随着经济复苏,张雷陆续接到此前合作对象的订单,甚至部分海外订单接踵而至,他自然希望能在今年扩大规模,将业绩做得更好。

  人手短缺成为当下最大制约。“其实,年前就已经有所动作了,除了在附近的公告栏中贴招聘广告外,还委托中介帮忙介绍临时工。也想过不太好招人,但没想到这么难。”张雷说。

  张雷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原本计划招聘100名员工,现在只有40多人到岗。为此他不断放宽要求,招工年龄限制从30岁以下放宽到45岁以下。如果是熟练工,年龄还能再酌情考虑,“我们肯定是希望能找到熟练工,尤其是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更加欢迎。但没办法,现在不但熟练工早早被抢走,甚至年轻人都难找。听说不少工厂为了能尽快恢复生产,甚至将员工年龄限制提高到55岁以下。”

  张雷还曾尝试去职业技术学校招人,却被对方告知合适的年轻人早已被其他工厂签走,“抢人太激烈了,感觉同行都在纷纷想方法从各个层面招人。”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张雷已提高薪酬,将工资普遍提升了近30%。他还尝试着推出了“老推新”政策,由厂里的老员工推荐新员工入职,一旦录用双方都会给予奖励——入职后,推荐人可以得到800元奖励,新员工也有500元的额外奖励,以此来鼓励员工们招揽身边符合用工条件的亲朋好友。

  提升福利待遇,正成为老板们伸出的橄榄枝。

  “除了丰厚的报酬外,还需要额外支出其他的福利。”王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现在是工人紧俏阶段,尤其是有经验的熟练工更加难得。要想从同行手中抢夺,必须全方面提高待遇和环境。

  王江为厂里员工开出了丰厚的工资条件,以及一系列福利待遇。“现在我们工人平均每个月差不多能拿到5000元工资。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可以额外得到饭补、福利补贴等费用,加起来到手近7000元/月。”

  为了增强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春节前夕,他特意安排人手对食宿进行改善,不但为工人提供了4人间的宿舍,还配置了空调、热水器等家电,免费班车也已上线。

  “每年工人还能享受8天的探亲假,让他们能回家陪陪家人。”王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工厂甚至还会不定时举办一些相亲活动,帮着寻找合适的对象,以此来让员工对工厂有归属感,不被其他同行挖走。”

  一位工厂负责人则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度过初期的用工紧张后,目前市场中工厂更希望招聘到专业人才以及熟练工。

  记者了解到,不少工厂为了拉拢熟练工,不但开出高薪酬,还承诺工资每年递增、包吃包住等福利待遇。

  “相对普工而言,熟练工和专业人才是企业最渴求的。不但能迅速开始工作,还能带新入职的员工快速上手。但这类人群实在太难找了,都是各家企业的‘香饽饽’,即使出现在市场中也会被其他同行迅速抢走。”上述工厂负责人说。

  年轻人的犹豫:进厂“打螺丝”?

  “相对往年,今年确实明显感觉到工厂开出的条件好了不少。”在浙江一家工厂负责生产的李雪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曾接到多家工厂面试的通知,对比后发现无论工作环境还是待遇都比之前有所提升。

  三年前,李雪在广州一家电子厂工作,种种原因下她选择和丈夫一起回了老家。本来决定在当地找个工作,但今年陆续获悉招工待遇后,自然有些心动。她和丈夫盘算了一番,企业多重补贴加起来,两人每个月能拿到近1.5万元,“比在老家赚得更多,家人也理解。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

  工厂需求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工人在选择上逐渐占据主动权。

  在宁波工作的胡翰,已经进入新工厂一周时间,“差不多正月初五就来了。也想在家多待几天,但是听说工厂那边缺人,而且有大巴车能直接接过去,便决定早点去。”

  胡翰之前在一家工厂做维修工,年后辗转换了东家。虽然是同样的工种,但收入却比之前高出近500元,“当时打听了一圈,还对比了员工宿舍、餐厅和厂房环境,发现这家不但工资给得最高,未来还可能从中学到东西,从普通工人上升至管理层,多番对比下最终选择了这家。”

  有受访者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虽然各家工厂工资具体金额不等,但明显有所增长。“工资涨幅和工厂用工情况,以及工种挂钩,但基本都比之前高了些。”

  胡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身边很多工厂都在大量招人,也曾接到不少朋友打来的邀约电话,推荐人的额外奖励成了一大诱惑。他咨询过组长,应聘者只需填写个人资料,即可进入技能测试环节,而工厂则会根据对方技能熟练度提供相应的薪资待遇,“现在计划将家里亲戚也介绍过来,拿得更多不说,我也能从中赚点介绍费。”

  不过,也有离开者不愿意再回工厂。曾在广州一家工厂工作的何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最近也接到不少工友打来的邀约电话,尽管对方承诺薪酬比之前要高,但思索良久后最终还是选择拒绝,“暂且不说工厂工作的环境和繁忙,总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

  何星此前负责工厂流水线生产环节,每天除了面对机器外,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界,“感觉有点与世隔绝了。更重要的是工作没有太多上升空间。”

  “传统制造业确实面临缺乏人才的局面。”谈及当下情况,王江颇为无奈,“工厂流水线重复性、低技能的劳动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担心未来职业天花板受限,同时管理模式也让他们觉得‘不自由’,自然更愿意去从事外卖、直播等职业。”

  多位工厂老板在接受采访时也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处于“原有蓝领逐渐老龄化,年轻人不愿意进厂”的尴尬局面。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数不断缩减,自然造成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今后不但需要从收入、就业环境等角度为员工考虑,更需要从未来发展潜力出发,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上升空间,吸引更多年轻人就业,才能真正解决招工问题。”张雷说。

  包机包车,政府“率队”出手

  “感觉还没过完春节,就听说很多地方来招人了。”在浙江一家工厂担任车工的何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早在正月初六就和不少工友回到了厂里,“听说很多地方政府带着工厂去往各地陆续招人。”

  市场空缺和巨大需求,用工大省开始出手招募并留住工人。

  据公开资料显示,仅是广东省在春节后就计划组织14趟返岗专列,380次专车以及3趟包机,通过“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的点对点方式,组织外省劳动者入粤返岗2.5万人。

  这只是各地政府“抢人”的缩影。

  1月25日,江苏苏州人社部门和1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也登上了跨省招聘专车,前往数百公里外的河南信阳招工。而浙江宁波11家重点外贸企业也在当地人社部门的组织下,赶赴贵州进行跨省招工。宁波慈溪市就业中心副主任沈益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称,今年总共组织了5个小分队,分别去湖南、安徽、贵州等地进行返岗服务和招聘活动。

  “目前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在内的多个用工大省都开始了‘抢单’‘抢人’,以帮助当地产业得到订单和补充人才。”一位行业观察者向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从先前各地政府组团去海外寻求订单合作,就注定各家工厂今年势必会大量招聘人才。

  记者了解到,此前浙江、广东等多地曾组织经贸团包机出海寻找海外订单。以浙江宁波为例,截至2022年12月,该地已经组织商务包机2批8班次,累计服务600人次,拉动订单额约20亿美元。同样在江苏苏州,仅2022年11月赴日本就拿下超过10亿元的新订单。

  “订单不但给工厂带来稳定开工的信心和利润,也意味着厂里需要大量人手来完成订单。在经历了裁员后,自然对员工的需求量大于往年。”上述观察者说。

  事实上,除了跨省“抢人”外,不少地方还针对返乡人才提供优质岗位,以此吸引和留住在外人才返乡就业。

  春节期间,江苏盐城先后组织10多场返乡人才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拿出2200多个优质岗位,鼓励在外人才回乡发展。同样在海口举行的返乡人才对接会中,逾200家用人单位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与招聘,累计提供5800余个岗位。其中不乏高薪岗位,用人单位集中于教育、管理、财务、医疗医药等行业领域。

  “由于信息差缘故,企业和员工无法有效匹配。”张雷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制造业行业人员来源向来分散,如果由企业独自招聘,难以承受其中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而政府出面帮助企业“抢人”,不但能节省相应成本,同时工人信任度也有所提升,“为了避免出现‘有订单而无人手’的情况出现,政府组织企业组团跨省招工的行为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方发力,招工市场迅速迈入回暖的春天。目前随着各家企业人手的到位,用工市场明显呈转变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忠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结构性失业仍然是2023年就业的风险和挑战,例如农民工外出意愿降低,可能导致劳动需求和供给在区域上的不平衡。各地政府采取包机、包车跨省招工是很好的应对措施,尤其在春节后的一两个月很有效。

  在赵忠看来,农民工群体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最主要的劳动群体之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生代的农民工群体在职业选择、外出意愿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更倾向相对自由的工作,而非传统制造业,偏好就近就业。同时,我国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对员工技能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如何对农民工进行更好的技能培训和提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