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胜舟:气球事件在中美之间和国际舆论场持续一月热度渐退,但从中可直观衡量中美互信相比20世纪80年代的衰减程度。

中国“流浪气球”1月28日飘入美国领空,2月1日被美国记者拍摄曝光,2月4日美军F-22战机用导弹在领空和领海内击落,2月7日美军打捞气球残骸。此事在中美之间和国际舆论场持续一月热度渐退,但从中可直观衡量中美互信相比20世纪80年代的衰减程度,美国国内对华强硬和恐惧的歇斯底里程度,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崩盘的担忧程度。综合公开信息和逆向思维,至少有十个判断:

一、这只不过是旧事和小事。双方都不是第一次发生高空飞行物飘入对方领空,互有来往,此前也都默契地低调。2月6日,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接受法国LCI电视台采访时披露,美国飞艇进入中国领空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几次”,“每次中方都是低调处理,没有炒作”。

二、美国政府起初仍然惯例低调。美方早在1月28日就发现中国气球进入阿拉斯加州领空,保持低调;1月30日进入加拿大领空,1月31日再次进入美国本土爱达荷州领空,依然低调;直到2月1日飘到蒙大拿州比林斯市上空且肉眼可见,被摄影记者拍到曝光,轰动全球。全美哗然,纸包不住火,拜登政府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必须强硬和高调,对内不愿共和党抢风头,对外不愿向中国示弱,并巩固众多盟友的信任。即使到这地步,美方2月3日只是推迟而非取消布林肯访华,为避免中方加深误会,白宫和国务院还特意分别强调这一点。

三、共和党反华调门更高。中国存在强硬反美的民族主义势力,美国存在强硬反华的极右翼势力。尤其国会的共和党议员反华更欢,但无需担忧,共和党现在反华调门高,以前和华是他们,未来和华可能还是他们,因为转向包袱和代价小,无人会质疑他们亲共卖国。1972年访华实现破冰之旅改变世界的尼克松总统,就是强硬反共反华的共和党人,毛泽东会见其女儿、女婿时明言“我喜欢右派”。中美竞争或者说较量二三十年后,难分胜负不得不共存定型,美国内部主导力量是共和党,而非民主党;正如未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两岸关系定型,台岛内部主导力量是支持“台独”的民进党,而非没有出息的国民党。

四、气球大概率来自中国官方。中国外交部称是企业所有,2月5日声明“坚决维护中方企业的正当权益”。但这个“企业”至今未露脸,也未主张权利,反而一直是外交部冲锋在前。在外交部2月7日例行记者会上,美国NBC询问“中方能否说明上述气球属于哪家中国公司、企业或部门?”没有获得正面回答,而是回避问题。合理解释是这个“企业”名称不便公布,一旦公布被深挖,恐怕更解释不清楚。

五、气球大概率是民用而非军用。从技术而言,中美两国不至于再用100年前的落后侦察设备,现在大国间谍卫星的分辨率普遍不超过1米甚至达到0.1米,可以清晰识别地面的汽车牌照,又不违反国际法;从财力而言,中美已有数十颗以上卫星相互监控。这个气球的控制能力弱、自毁能力弱,反证未必是军用。美方已打捞残骸,也已在华盛顿和北京向40个盟国通报中国“无人飞艇”事件的调查情况,如有军用的证据等猛料,很难保密,至今没有进一步披露,反证美方没有充足的军用证据。

六、美方借机发动舆论战和信息战。2月9日,美国国务院声明,美国政府认为生产该气球的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直接关系”,该公司网站宣传产品的视频显示“气球飞越美国和其他国家上空”。这个指责表面看严重,其实自相矛盾,削弱了美方的立场和逻辑,用意只是继续宣扬“中国威胁论”、“气球军用论”。如果该气球军用、或该公司与中国军方联系密切,不会傻乎乎主动在官网泄密,主动告知飞越多国,反证气球民用、其官网的视频纯粹是商业广告。2月24日,中国化工集团官网发布“澄清声明”称,下属的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生产民用天然胶乳气象气球”,“用于各地气象站日常天气预报”,与在美上空飞艇“没有任何关系”。

七、中美为气球用途持续角力。这不意外,无论真相如何,首先维护本国利益。中方明显轻描淡写,外交部反复强调气球“属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向美方致歉(sorry);美方明显夸大其词,一口咬定气球属于军用,白宫2月8日称,“被击落的中国气球是一个跨越五大洲的‘舰队’的一部分”;美国国务院2月9日声明,发现气球拥有的设备“明显用作情报监控”,证据为多个天线“可收集和定位通讯”,太阳能板能产生足够电力,让“多个情报收集传感器操作”。仅凭这两个证据指控军用或“间谍气球”的力度明显不够,民用设备也有天线通讯(回收数据)、太阳能板供电(持续工作)。气球还有一种可能是模糊的军民两用,美方对此恐怕很难持续炒作,毕竟自己更不干净,等于间接证明本国也用此类设备和手段搜集各国情报,何况斯诺登披露的“棱镜计划”只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以庞大实力和资源监控全球的冰山一角。

八、中方暗示按美方先例处理类似事件。2月5日,中国外交部声明,“保留作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同日中国国防部更强硬地声明,“保留使用必要手段处置类似情况的权利”,2月9日重申此句。这两句比较清楚地隐含了两个暗示:其一,中方会碰到类似情况,换而言之,美方无人飞艇以前会、今后也会飘入中国领空;其二,中方今后将参照美方先例,不再低调处理,而是对等报复,高调地进行跟踪、曝光、抗议、击落、调查等一系列动作。

九、中美关系远未失控。美方私下提议,两国防长通话;中方拒绝,以此表达对美方武力袭击气球、过度反应的不满;美方公布相关消息,中方公布拒绝原因作为回应;经美方提议,2月18日王毅与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进行非正式接触”(中国外交部界定)。这四个回合比较清楚地向外界传递了四个信息:其一,双方政府都理性,无论是私下还是隔空,还有意愿互动,至少外交渠道依然畅通,局势远未失控;其二,美方想止损,主动提议防长通话,也是对国务卿未如期访华的情绪安抚;其三,中方拒绝会谈,表明并不认为理亏,反而对美方没有按以往惯例处置不满,且对布林肯因此推迟访华不满;其四,三个回合后顺利在慕尼黑会谈,尽管相互严厉指责,实质是秀给本国强硬势力和围观的各国看,双方都清楚这事没啥大不了,耐心等待主流媒体和美国民众转移焦点,例如土耳其强震。如果局势危险,两国军方早坐不住了,美方会坚持继续来电,中方会主动去电或表达担忧。2020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前后,中美参谋长两次秘密通电维持战略稳定、避免对方误判就是先例。2月8日,拜登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采访,被问及美中关系是否因气球事件而受到很大冲击时就连续回答:“没有,没有。”

十、中美关系重回轨道的标志。当然是布林肯恢复访华,最有可能的时间是今年6月。美方的操作肯定不会太给中方面子,布林肯不会专程访华,反而会继续制华,先访问印度是妙招,其次可选择访问越南。访华理由可选择筹备2023年11月APEC旧金山峰会,以此减少国内阻力。中方对高层出访或来访,除非约定同时宣布,习惯到窗口临界点才官宣。缺陷是时效性差,通常外媒或外方已经先发布;好处是不被动,有变化好调整。在中国外交部1月31日、2月1日、2月3日例行记者会上,多个外媒询问传说中的2月5日布林肯访华,都被打太极拳,称“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

纵观中美关系大棋局,“流浪气球”的效用只是官子,一个月后已经淡化,三个月后将基本遗忘;麦卡锡访台的效用才是棋筯,一旦成行,再次打破台海局势微妙脆弱的平衡,助推中国往“武统”之路又跨一大步,美国失远大于得。

(注:文中涉及日期均为当地时间,作者为独立评论人,微信公号:SSWYP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