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3-03-15 10:57

文/定风波里

许久不曾关注博士生送外卖当事人孟伟了,今天突然刷到他的消息,方知,原来他已改名:浙大废材!

令人颇为感慨:多少人如同孟伟这样,本应有大好前途,却始终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

2022年4月1日,海峡都市报曾有报道《浙大博士生8年未毕业送外卖养家:儿子患病半天赚100》,可见孟伟早在一年前就受到媒体和网友们的关注!

2022年9月,孟伟突然成为了全网超级热点,光明网则有报道《全网热议!浙大博士生8年未毕业送外卖,当事人回应》

从这两则报道来看,显然,不难得出:事实上,孟伟一直受到许多网友和媒体人的关注。

只不过,人都有视觉疲倦,很难长期关注一件事情。更重要的是,孟伟与其导师张光新教授之间的争论至今未有公论,网友们众说纷纭,浙大似乎也未能给出让很多网友信服的处理意见。

事情似乎始终被蒙上一层迷雾。

或许,孟伟与张光新教授的争议事件,也是一起典型的“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正如,世界并非只有黑色或白色。

又如,俄乌冲突,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们对此的看法并不一致!

不过,本文的重点,并不是深入探讨孟张二人的孰是孰非,而是谈谈孟伟带给个人的感慨和思考。

2023年3月13日,孟伟在某音平台发表作品《吃亏是福,这句话得看谁对你说!》,在这个作品中,孟伟真实表达他的所思所想。

他是这样说的:“很多老师不清楚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不清楚我读博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我读博之初,就像我去一个饭店去做学徒,我学习炒菜。

但是去了之后,我的师父却让我去他家开的砖厂,却搬了两年的砖,美其名曰是锻炼我的臂力,锻炼我的力气,为了将来更好的炒菜,做厨师做准备。

因为饭店不是我师父的。但是砖厂实实在在是我师父家开的。所以就用饭店给我开的一点点微薄的工资,让我在砖厂打了两年的工、搬了两年砖。

两年后,我回到饭店里开始学厨生生涯时,发现我身边的人已经陆陆续续的出师了。比如,非我师父门下的其他人,跟我同年做厨师的(不同师父),已经达到出师要求了。

我如果没有跟我师父发生一些冲突的话,我可能搬砖生涯,在师父的砖厂里干活的生涯会更长一些。

所以,回到饭店也是付出了跟师父闹掰的代价。回到饭店之后,我学习炒菜。布置给我的一道菜品,我们一起讨论,经过很多轮讨论终于确定一道菜品(论文)。

那这道菜品,在我反复的尝试,反复的琢磨之下,发现别的饭店早已将这首菜给淘汰了,而且顾客也不会再去点这道菜了。起码在我这么多年的炒菜生涯中,从来没见有顾客点过这道菜。而我跟师父交流、讨论,对于我厨艺的增长也没有任何帮助。

师父厨艺也就那样了。很多人说你师父既然能够当师父,那厨艺一定是很精进的。实则不然,师父不一定要会做菜,不一定要精通做菜的学问,徒弟会就可以了(有时,徒弟的就是师父的)。

.......

很多网友说吃亏是福。我的师父们也经常告诉我说,老实人不会永远吃亏。但是我笃信,他笃定的是做徒弟的既然吃亏了,就不会让这个亏白吃,以至于徒弟会一步一步去吃更多的亏。否则的话,你有一天不吃亏了,只要你还没有出师,你前期亏都白吃了。

师父笃信的是徒弟不管不吃亏!

其实,我们做徒弟的,真不是不能吃亏,我们也接受吃亏。不吃亏,我们还不好意思向别人请教学问呢

但是吃亏要有个限度。你不能一而再三地让我们在吃亏的过程中看不到曙光,看不到希望,这只会让我们这样做学徒的,一步步走向心寒,走向抑郁,走向更大的焦虑,走向对师父的不信任。”

怎么看?

看过,颇觉沉重,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表达。

简单说几点吧

一、孟伟事件其实折射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无非他的事情更严重

看后,最大的感受,其实孟伟讲的是教育界的潜规则。

尽管国人对教师这一职业历来推崇备至,但不得不说的是教师也是普通人。真正如孔子、孟子、墨子这样的大家,其实是十分罕见。他们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所以才能得到世人推崇。

现实生活是,不少教师会因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是长相、情商等因素或多或少有偏好。要是师生之间还掺杂了利益,那么关系就更为复杂了。

孟伟的遭遇让个人最大的感慨就是感叹:博士生和博导的人身依附关系太强了,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平等。

而不平等的关系必然会导致关系的失衡。当博导可以一言决定学生的前途,时日一久,必然会滋生不良的心态和情绪。比如将学生在讨好、顺从或吃亏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绝对的权力往往是绝对腐败的开始!

此外,学校相较于社会而言,它的封闭性更强。关于校园的舆情,旁人通常都很了解全貌。

而且,教育界的潜规则不分国家和地区。无非是或轻或重。

在看到孟伟,个人还曾想起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孟晓俊。同样经历不如意

无非与孟伟相比,孟晓俊最终选择了腾挪。不再执着追求美国梦。其实,孟伟也可以向他学习。毕竟树挪死,人挪活。当然,并非人人都有这样的勇气,也并非人人都有这样的机遇。

此外,孟伟的读博经历还让感慨: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孟伟认为他跟错了导师,选错了研究课题或方向,读博多年,却没有学到适合社会发展的真本事,也让人深思。

比如,有多少人的大学生涯,匆匆四年,回首,却感:书到用时方恨少?

有多少技校学子,满腔热忱,希望学有有成,结果却发现职业学校虚有其表?

……

二、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意之事十之一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定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这中间若是掺杂了利益纠葛、爱恨情仇,就是更是如此。

孟伟的遭遇其实是有普遍性。对于他的不如意,不同的人注定有不同的解读!

客观讲,无论是在学业、职场或官场,要出人头地或是有所成就,机遇都很重要。

吃亏是福,并不具备普适性。笨小孩刘德华,其实是大智若愚。

写到最后

总之,对于孟伟事件,感受颇为复杂。还是期待相关方能够给一个公论。此外,或许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体系也有改革的必要。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