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3-03-20 20:34

如果问100元和1000元的护肤品,原料成本到底相差多少?大多数知情人士给出的回答,可能都是差距并不大。 

某品牌主打一种珍稀成分,号称原料价格堪比黄金,从而给消费者一种用料良心,价格昂贵理所当然的错觉。但在这背后,受到添加浓度的限制,原料价格对于产品最终定价的影响微乎其微。

据小红书上某护肤品从业人士透露,原料售价可以达到25000元/kg的虾青素,假如在配方中添加1%的浓度,一瓶50ml的精华液所需的虾青素成本也仅需要十几元。然而,为了缩小成本,提高利润,仍然会有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通过收购低价原料,赚取每瓶精华少花几元钱的差距。

这种现象正折射出化妆品原料市场的阴暗面:质量参差不齐、假冒进口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仍然无法杜绝。

值得庆幸的是,在聚美丽的调查采访中,许多业内人士认为:2021年作为行业的一个重要节点,新规为原料监管带来了更多的约束,安全性和功效性成为原料流入供应链的两大评判标准,同时也限制了市场的乱象,原料行业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化妆品产业链得到了全方位整改之前,大约五年前,国内原料市场还呈现着乱象丛生,群魔乱舞的景象。

如2017年,资生堂集团原料供应商涉嫌造假,导致资生堂集团旗下全线产品受牵连,宣布自主对所有中国在售产品进行重新检查,并暂停仓库出货。可以看到,过去即便是较为成熟的化妆品集团,对原料造假也是防不胜防。

第十四章Chapter XIV创始人梅鹤祥指出,代工厂“缺斤少两”,添加概念性原料;国内原料工厂存在模仿、抄袭的现象,这些乱象在若干年以前非常普遍。但是最近两年,在法规的约束以及原料检测能力的提升和重视下,这类现象已经很少见了。

上海彦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洋提到,过去,植物提取物可以说是原料造假的一个重灾区。由于将植物类原料的标定物要做到定量或者定性分析、纯化的成本较高,部分厂家可能会将某些植物经过浸泡或者水煮后,调节色泽、气味特征便拿出来售卖。

此外,知名KOL“技术员小星星”和“顾九九”在其合作视频中透露,以最基础的保湿剂丁二醇为例,五年前的市场价约为30-40元/kg,为了挣一半的差价,仍然有厂家用更加廉价的丙二醇和甘油勾兑代替。

该视频中还提到原料行业不为人知的一些内幕。比如,伪装成植提原料的“洗菜水”,99%含量是水,还有热门成分某发酵滤液实则为“益生菌的泡澡水”。

△视频来源:13年护肤品研发师,曝光行业内幕  

今年,315晚会的第一枪指向了香精香料和医美:未获得食品添加剂许可证的香精勾兑出的“泰国香米”,不可用于面部注射的“妆字号”美容针。事实上,这类违法事件存在已久,但在国家相关部门严惩了违法公司后,仍然有部分厂家铤而走险,顶风作案。

△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截图自央视财经)  

利益向来是第一驱动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大多数中小型厂家来说,他们以在市场上存活下去为借口,认为原料的一点差价并非是蝇头小利,而是一家企业的“救命稻草”。

“条条大路通造假”

现如今,原料造假的标准已经很难界定,劣质原料的数量正在大幅减少,但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产品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在某知名采购批发电商平台上,诸如玻色因、麦角硫因、蓝铜胜肽等以价格昂贵出名的功效原料,价格早已跌落神坛。

“麦角硫因粉末售价220元/100g,含量在99%以上”“2元/g的纯玻色因,自产自销,质量有保障,量多可优惠”。与正常市场价约为100元/g的麦角硫因,6000元/1kg的玻色因相比,这其中的含金量是多少,即使是外行人也能窥知一二。

实际上,原料造假对于原料公司来说是风险很大的一件事,现在大概率都是一些原料代理商或者代工厂会为了降低成本去“以身犯险”。

知乎专业KOL胖博士(乔舰博士)表示,代理商或者代工厂最简单的造假方式就是“真货兑假货”。对于代工厂来说,他们的动机比较成熟,因为本身代工厂的利润比较低,尤其是一些高毛利润的活性物,通过掺假容易获取更多利益。

杨洋认为,目前国内厂家原料造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降低纯度。有的原料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原料的纯度,现在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对原料纯度进行定量定性的检测。

2、国产原料冒充进口原料。虽然国产并不意味着原料质量更差,但国产和进口原料的正常差价有1-3倍。

3、用品质差的工业级原料代替医药级原料、食品级或者化妆品级的原料。同一种原料,不同级别也存在较大的差价。

4、  真假植提。植物提取物或者中药提取成分,没有明确的成分标定,判断标准模糊。

• 挂羊头卖狗肉,从国外回来的“洗澡货”,身价翻倍

不管是进口产品还是进口原料,似乎都自带光环,这也成为很多商家虚假宣传的主要阵地。

近日,高考状元百万粉丝大V作家晏凌羊(微博粉丝量54.6万)被多名网友指控售卖假货。一名网友指出,晏凌羊有赞店铺“云的那边”售卖的一款号称西班牙进口的“肌肤之食身体乳”,宣称原材料使用了西班牙的5D果酸和三重植物油,便以“进口产品”的名号进行虚假宣传。

△截图自天眼查  

然而,该产品的备案人和生产企业均为国内企业,其生产方“广州妆皇化妆品有限公司”主营生产化妆品原料和化学制品,这家公司还曾经因为侵犯“凡士林”商标的违法行为被市场监管局处罚5万元。不少网友质疑该品牌为假洋货,目前相关产品已下架。

去年,一批新锐美妆品牌因为被原料经销商将进口原料替换成国产原料,而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件事情的背后,极有可能是一场“原料商战”。梅鹤祥说道:“这可能是(原料)代理商之间的纠纷导致,上游原料商处理不善。同时,传播媒介未深入调查,导致品牌遭受损失。”

实则在进口原料的表象下,覆盖着厚重的迷雾。杨洋提到,原料之间每个批次都有差异,而且,有些国产原料的质量可能与进口原料旗鼓相当,简单的光谱分析可能也区分不出国产和进口的差别。

梅鹤祥同样认为:“现在行业内有些品牌过度迷信原料产地,甚至有人特意整理出一份进口原料清单。其实,合成原料(药)的两大原产地分别是中国和印度,媒介机构不必因迷信陷入‘殖民心态’。

由于政策的不同,国外对于化妆品原料的环保压力较大,同时要考虑到是否进行动物试验,在多重要求下,原料生产的成本也会更高,因此,部分国外原料公司会委托中国、印度的工厂去加工原料。以防晒剂为例,国际大厂大约90%的防晒剂都是来自中国工厂生产。

• 品牌玩文字游戏?原料的虚假宣传成为“集火"对象

今年,抖音博主“护肤行业纪录片为了玲飞”以拍摄化妆品产业纪录片为主要内容,揭露行业秘密,从而收割了一大波流量。

其中,11月份发布的视频《一个叛徒配方师,揭秘护肤品成分浓度里的猫腻》中,控诉了化妆品原料“玻色因”浓度虚假宣传的乱象:护肤品宣称“30%波色因”指的是玻色因原料浓度为30%(玻色因原料组由“水+丙二醇+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组成)。

原料涉嫌虚假宣传的现象并不罕见,类似的案例还包括主打“无水护肤”的产品中添加发酵滤液或者植物提取物,而这类原料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宣称透明质酸的产品中使用的是透明质酸钠。为了掩饰夸大宣传的嫌疑,有的品牌会采用小字标注在产品宣传页面上。

近日,屈臣氏因为虚假宣传“92%芦荟原液成分”受到行政处罚。该产品在备注中称,产品名中“芦荟”指含有成分“库拉索芦荟叶汁”,宣称的92%指含有库拉索芦荟叶汁的1号配原料整体添加量为92%,而实际添加量为0.414%,被认为广告用语和产品成分不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还有很多不知名产品也会利用原料浓度和功效进行虚假宣传。比如,今年2月份,曾在“小杨哥”直播间销售的优上婴幼儿保湿滋润舒缓特护霜由于虚假宣传被罚款5万元。该产品页面宣传“富含50亿益生菌”“4000+拒绝添加成分”“天然红没药醇100%天然成分其舒缓功效是人工合成的2倍”,由于产品广告使用数据未能提供真实来源,同样被认定为虚假广告。

 • 非法添加违禁物,原料安全成为监管的首要方向

虚假宣传、挂羊头卖狗肉的造假行为起码会考虑到产品的基本安全问题。然而,有的厂家却完全将“安全性”置之脑后,通过添加激素类的禁用成分,在短暂时间内快速提高原料的及时效果。

胖博士(乔舰博士)说道:“成品中抽查出违禁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类似重金属之类的违禁物,极有可能是在工艺流程中不小心添加进去的;另一种添加激素的现象,则是部分厂家为了追求功效故意添加的。”

聚美丽往期文章《“摸着良心”造假,中国化妆品原料有多少真实成分?》中曾提到,一些中小企业会将激素添加量控制在检测仪器无法测试到的范围内,利用长时间使用会产生累积效应的原理,给消费者“效果显著”的错觉。或者添加的激素压根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激素名录中。

此外,原料商在化妆品原料中添加禁用物,不仅自身会被立案处理,也会殃及下游的化妆品生产企业。

去年1月份,根据上海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海格兰化妆品有限公司因使用“NT-7WAN”原料以及添加该原料生产面膜产品被检测出含有化妆品禁用成分而被处罚;“NT-7WAN”原料商上海隆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也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经过调查,在该案件中,原料生产商负责人和上游采购企业的负责均在知情的情况下将含有新型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原料销售给下游的化妆品生产企业。

由于成品的安全评估送检只会识别到可能存在风险物质,而原料检测的环节比较复杂,大多数化妆品生产企业不会对每款原料进行检测,被原料公司/代理商瞒天过海。

对此,胖博士(乔舰博士)表示,即便是国际品牌也很难把原料质量检测做到十全十美,原料质量检测的环节主要通过原料公司的自检。一种原料认证入库需要经过大约三个批次的原料检测,但是当原料进入供应链后,不可能对每个批次的原料都进行详细的检测,只会对每个批次原料做一些最基础的理化特征测试。

对于体量大的美妆品牌来说,他们可以直接对接原料供应商甚至要求“定制原料”,但体量小的品牌由于采购量小,采购成本会高很多,大多数经由代理商采购原料。在这个环节,如果缺少对原料的审核与把控,更容易出现“原料掺假”的情况,所以品牌作为消费的一方也有可能被迫卷入造假风波。

梅鹤祥认为,现阶段,国内大的化妆品企业完全具备检测违规添加原料的能力,而对于小企业来说,大多数是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风险物质的排查。

事实上,原料公司在售卖一种原料时,会提供对应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杨洋说道:“从原料商,到中间商和下游的生产企业、品牌,都应该加强对原料的把关。正规的自建工厂或者代工厂都拥有自己的质量安全体系,同时品牌也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对产品质量安全负起责任。”

“功利主义趋向极端总会流弊白出”

原料一直是药监局重点监管的一个方向,自新规以来,多家化妆品企业因原料问题接连受罚。从“大头娃娃”面霜事件,到一起起的处罚公告,国家药监局一直在打击化妆品原料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原料管理新规过渡期  

据报道,2022年,共有4家化妆品企业被药监局列为“高度关注”风险类型,分别为广州市采洁化妆品有限公司、沈阳盛大菲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浩鑫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广州市景红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这些“惯犯”企业违规的重灾区主要在于染发膏和防晒霜中原料的标签标识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2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上线通知》,国家原料报送码正式上线,化妆品原料生产商或其授权企业可以登陆该平台报送原料安全相关信息。

据《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从2022年1月1日起,新注册或备案的化妆品,需要填报具有防腐、防晒、着色、染发、祛斑美白功能原料的原料报送码。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可快速找到有关原料生产企业及产品,化妆品制造从原料端真正做到来源可追溯。

“原料报送码对于原料行业的造假行为起到了一定约束,它将原料生产到销售的每个过程参与者都与原料绑定起来,如果出现品质问题,可以很快找到哪个环节,以及负责人是谁。”杨洋说道。

梅鹤祥补充道:“过去,化妆品生产厂家可以随意更换配方中的原料,产品配方按照A原料的功效性和安全性备案,但产品宣传故事都没有改变,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产品品质。但现在,原料报送码让整个生产链更加透明,在制度的约束下,相信这类乱象会有所减少。”

此外,今年正式实施的《企业落实化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针对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关键岗位人员制定了更详细的规定。

胖博士(乔舰博士)表示,早期国内化妆品原料行业野蛮生长,功效性并不是原料的强制要求,所以假货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最近几年,我们明显能够看到,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原料,品质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不过,目前法规监管更多侧重于原料的安全性方面,对于以次充好、劣质原料的监管力度仍然还需要加强。”杨洋说道。

作为原料行业的一员,杨洋呼吁,原料公司的自律、自检自查是重中之重。首先,由原料公司把好第一道关,同时品牌方也要提供自己的检测水平,保证每一批原料和检测报告是一致的;其次,国内企业也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摆脱原料“卡脖子”的现状,增强自信,才能促进原料行业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

随着国际大厂正在加速本土化进程,并且分走了大量的中国原料市场份额,国内企业更应该打起精神,提升实力,促进供应链更加良性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企业要严格、谨慎地执行质量监管制度,杜绝风险物质和违禁添加的现象,禁止假冒伪劣原料进入供应链;品牌就相当于海关,需要加强对产品安全的把关。”梅鹤祥说道。

尽管原料乱象无法完全制止,但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那些怀着极端功利之心的中小原料企业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而那些真正拥有科研实力,有去伪存真的辨别能力的“主流品牌”,会逐渐构建起原料的核心竞争力,站上更大的舞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诗诗,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