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瑞士信贷的危机早有端倪,只不过最近银行系统的风险放大了它的危机,加速了它崩塌的速度。其实瑞信的危机在财报上早有体现,包括收入下降、亏损加剧、业务重组、存款流失和不赚钱(无法产生正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瑞士信贷银行的危机事件迎来一个解决方案。
瑞士联邦政府在当地时间2023年3月19日宣布,瑞士信贷被瑞银集团以大约30亿瑞郎收购(截至3月17日,瑞信市值约为74亿瑞郎)。瑞士政府在本次收购中共提供约250亿瑞郎的保护和支持,包括:158亿瑞郎的瑞信Additional Tier 1(AT1)债券将被完全减记,从而增加核心资本;对于非核心资产的损失,瑞士政府承诺提供90亿瑞郎的损失担保,但前50亿瑞郎的损失将由瑞银自己承担。
也就是说,瑞信即将被瑞银收购,收购价格相当于最近市值打四折。
作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瑞信近些年频出问题,直至此次被迅速收购。其危机其实早有端倪,只不过最近银行系统的风险放大了它的危机,加速了它崩塌的速度。
瑞信的财报上早有体现,包括收入下降、亏损加剧、业务重组、存款流失和不赚钱(无法产生正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沉疴曝出

最早瑞信暴出问题,是因为在3月14日发布的年报中披露的内控缺陷问题,股价下跌;而且由于近期银行系统的风险因素频发,导致市场上有一定恐慌情绪,瑞士央行也紧急出台政策以稳定市场信心。
事实上,长期跟踪瑞信的投资者其实会注意到围绕该行近些年来已经有一些负面报道。比如,据报道,瑞信对其内部高管有一些监视监听行为,这些行为涉嫌违法,因此被瑞士金融监管当局处罚。还有些报道提及该行可能与一些贪腐、洗钱行为有关联等等。2020年,首席执行官蒂德简·蒂亚姆辞职。
在一系列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的情况下,瑞信面临大客户的流失情况应该是很严重的。2022年10月27日,瑞信公布了一系列战略重组决定,决定对其投行业务、资源配置、组织架构进行一系列调整。2023年初,瑞信集团重新架构为五个部分——财富管理、瑞士银行、资产管理、投行以及一个新部门CRU(capital release unit)。这个新部门显然是为了进行公司业务处置和重组。
3月9日,瑞信发布公告称在3月8日收到了美国证监会的问询,因为它之前在2021年年报中追溯调整了2019年和2020年的现金流量表,美国证监会对此事进行了关注和问询。瑞信决定因此推迟2022年年报的披露,以便更为谨慎地应对美国证监会的问询。
而3月14日披露的年报中,瑞信的CEO和CFO都承认公司之前的内部控制有问题,这也就意味着2021年年报的内控是存在薄弱环节的,但公司目前的披露仍认为财务报表是公允表达的。
普华会计师事务所在2022年年报的审计报告中对财务报表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但是,它对瑞信的内部控制却出具了否定意见,认为瑞信在风险识别、风险监管、风险控制上存在重大缺陷,特别提到瑞信在非现金项目的分类与列报的内控上存在错漏。普华在审计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不影响其出具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认为财务报表的结果没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普华在2021年的审计报告中还认为内控不存在重大缺陷,现在改口了,也就是说2021年的内控审计意见其实不对。

报表痕迹

从报表数据来看,瑞信2022年的经营结果非常不好。收入净额从2021年226亿瑞士法郎,下降为149亿瑞士法郎。这来自两方面原因:第一,银行业务这边,利息费用上升了;第二,其他业务这边的收入下降很厉害,从131.7亿瑞士法郎,下降为88.5亿瑞士法郎。从利润表上看,尽管2022年瑞信在费用控制上也做了一些努力,营业费用总体上比2021年有所下降,但由于收入的表现太差了,导致2022年巨亏73亿瑞士法郎。
可以说瑞信在银行业务和其他业务上都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其他业务带来的收入(commisions and fees)下降太快了。
在面临美元加息的情况下,瑞信在传统银行业务上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利息收入减利息费用后,整体利息净收入下降8%。但是其他业务上一定是出了大乱子,导致公司必须重组,并且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到传统银行业务。事实上,最近的演变就是朝着这个方向演变的。
再来看瑞信2022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
先看所有者权益。瑞信在2022年年底的时候,已经通过股权融资方式解决了一部分流动性问题,通过股票融资前后两次分别融资17.6亿瑞士法郎和62.5亿瑞士法郎。尽管2022年巨额亏损,加上股权融资所得,所有者权益仍是稍有增加的。由于公司整体规模缩小,所有者权益占比上升。
再看负债方面。瑞信在年报中承认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面临流动性上的很大问题。第四季度初,客户存款流失非常严重,尽管到年底时流失速度下降,但趋势仍未扭转。客户存款在第四季度下降了1380亿瑞士法郎。与之对应的就是,公司资产在2022年第四季度流失非常严重,资产金额与第三季度末时相比下降了8%,其中三分之二是在10月份流失的。同样可以看到,资产负债表中的客户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也由52%下降为44%。
最后看一下资产。与硅谷银行不同,硅谷银行大部分资产是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特别是长期有价证券。而瑞信账上占比更大的是给客户提供的贷款,尽管绝对数额下降了(从2917亿瑞士法郎下降为2624亿瑞士法郎),但由于公司总体规模缩水,其占比反而上升了,约占公司总资产的一半。因此,对于瑞信来说,这些贷款的质量如何,成为其资产质量的关键。
关于贷款的附注中,比较大额的三块贷款分别是抵押贷款、消费贷款和公司贷款。关于贷款质量的信息在附注中非常有限。观察瑞信的利润表,可以看到2022年计提的贷款损失非常少,仅有1600万瑞士法郎,而2021年则高达42亿瑞士法郎,笔者也不太清楚2022年的贷款损失的计提力度是否是合适的。
最后再来看瑞信2022年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数据。由于公司披露其追溯调整过2019年和2020年的现金流量表,并且认为在关于非现金项目的分类和列报上存在内部控制的错漏。因此,笔者也将2020年追溯调整前后的数据一并查找出来。
可以发现,其实瑞信经营状况不好早已经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了。尽管按照公司现在的说法,之前现金流量表编制有误,但调整后的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仍是负数。
比较2020年调整前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项目,可以看到,在由净利润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调整过程中,很多项目的数据都被调整了。股份支付计提的费用属于非付现费用,居然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错漏有些明显,不太清楚为什么普华在之前没有发现这么明显的错漏。
综上,从财报迹象看,瑞信在投行、资产管理等业务上应该面临很大问题,可能需要消化和重组。至于传统银行业务这块,则取决于它的贷款质量,2022年瑞信没有舍得计提坏账。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