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3-05-20 14:46

5月8日,深圳市社会保险信息新系统上线运行。之前,深圳原社保系统自4月24日0时至5月8日9时停机,切换上线广东省集中式系统,同时对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这是统一工作部署,系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2022年1月起启动)的一个重大步骤。

然而,上线之后,不少深圳市民反映,社保个人账户余额出现大幅减少。如有网友表示:4月份社保账户余额还有31万,切换新系统后只剩下19万,少了1/3。

10日,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圳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查询情况的说明》,称:个人账户实际金额未减少,造成显示金额差异的原因在于展示规则不同——深圳市公共服务渠道的展示内容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以及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而广东省公共服务渠道的展示内容仅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本金。

此前,上海已发生类似情况。

4月,上海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切换到全国统筹系统后,许多上海居民查询发现老人的社保缩水一半。

面对广大人民的深深关切,4月28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佳瑛的回答是:平台与全国信息系统连接是全国统一要求,原来各省市所设的一些类型项目不一样,现在都保持一致;但这对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不会有影响,没有任何变化。

这个虚与委蛇,市民们并不认同。

上海、深圳是中国富裕地区,养老金账户盈余;而全国许多省市,却是亏空。

从历史来看:1998年,养老保险实行全国制度统一,当年各级财政对全国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为24亿元,2005年升至651亿元,2017年创下8004亿元的历史新高,比20年前增加了334倍1999~2013年财政补助平均占养老金总支出的15%左右,2016年高达20%2017年21%,财政不堪重负。

在这个背景下,中央出台两个重大政策

第一,2020年底前实行“省级统筹”、“统收统支”(之前,在“县市统筹”这个层次上运行的时间已长达34年),为“全国统筹”做准备。

第二,2018年7月起,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沿海发达省份支持困难省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区间基金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官方数据,2018至2021年共跨省调剂资金6000多亿元,其中2021年跨省调剂规模达到2100多亿元。2022年全年共跨省调剂基金2440亿元。这使各级财政压力得到缓解。2018~2021年,平均财政补贴为5000亿~6000亿元,明显低于2017年的8004亿元

2017年,财政补助占当年养老金支出比重达21%,2018、2019、2020分别降至12%、11%、12%

不过,这种做法只是暂时喘口气,根本无法解决养老金运行可持续性问题。

中央调剂制度中,各省份上解比例从3%起步,逐步提高;但随着上解比例的提高,地区间的当前收支结余变化与全国统筹的目标将出现一定的偏离。

也就是说,中央调剂金制度是向全国统筹迈出的重要一步,但难以自然过渡并最终实现全国统筹的充分效果。

但是,2022年1月启动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只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当期余缺进行调剂,用于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只是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并非指待遇的统一,离中央“统收统支”距离相当遥远。

未来若干年“全国统筹调剂基金”很可能要经历一个“无资金池”(纯粹调剂制)、“小资金池”(略有结余)、“大资金池”(较多结余)直至最终建立“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的过程。

可问题是,在下面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现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能会难以为继:

1、人口急剧老龄化

“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已达2.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9%

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从1981年的67.77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

3、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总抚养比上升至45.9%,连续3年上升,其中少年抚养比为26.2%,老年抚养比为19.7%。

总体来看,近十年间我国老龄化率不断提高,年轻人赡养压力也急剧上升。

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独创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

企业按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2019年起降为16%)缴纳养老金,全国统筹使用;个人按工资的8%缴纳,记入个人账户。

注意,个人账户可以继承,具有个人财产属性,只是限定用途(用于养老)不能随意提取

从制度设计角度讲,退休者领取的养老金也分为两部分: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两者应当分账管理

然而,是事实情况是,现实中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种基金混账管理,即现行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方是两个水龙头(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的水全进了一个池子,而支出方只有一个出口(养老金发放)。

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问题:由于统筹账户收不抵支,个人账户的资金被统筹占用,形成“空账”,也就是“有账无钱”。

据《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测算,我国个人账户累计积累约有10万亿元,但是,2021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只有6.4万亿元。我们每月在交的职工基本养老金,预计也会在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

2000年,国务院曾提出“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并下发文件推进。但是,各级政府都耍赖,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难以推进。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不再提“做实个人账户”,改提“改善个人账户”。但如何“改善个人账户”?至今谁也不知道。

事实上,现在正在进行的医保新政,就是缩减个人账户划入资金,将钱划转到医保统筹基金,用来提高门诊的报销。

有学者指出:个人账户空账表面看上去与银行相似,储户和参保人面对的都是账户,但却有本质区别。银行的钱被贷款出去是去赚钱的,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钱被现收现付给老年人发了养老金之后,就是空账了。

“空账是制度的负债”,欠债能够不还吗?尤其,现在空账规模加速增大(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就是你交的基本养老金,国家会以一定的利率给你利息——2016年从往年平均2%-3%的水平统一大幅提升至8.31%,2017年~2022年的记账利率,分别为7.12%8.29%7.61%6.04%6.69%6.12%),未来如何保障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支付呢?

养老金早就亏空了,这些年都是财政在补缺口。

举例而言,据财政部公布的社保决算,2018年,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收入分别为37,521、3,87013,445亿元,支出分别为31,567、2,93812,681亿元,都有财政盈余。但是,剔除财政补贴后,2018年实际盈余达-4,504亿元

2022年英国养老金危机突发,世界震动。

截至2021年底,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3亿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2亿人

如果中国爆发养老金危机,后果实在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