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3-05-29 10:25

浙江舟山,一大爷取款5万元,但柜员操作失误,取款变成存款,大爷卡里多出10万元。银行找到大爷,希望能把钱款返还,大爷表示:离柜概不负责!银行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大爷归还,然而他却把判决书撕毁。

邱大爷和邱老太是已婚五十多年的老夫妇,平日里邱老太对邱大爷的照料,让邱大爷倍感温馨。然而,邱老太太突然病倒,经检查,病情很严重,需要住院。

起初大家还以为,只是常见的问题,一周后,病情也不见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这让邱大爷心急如焚。邱大爷决定去银行取钱,给老伴补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帮助老伴早日康复。

然而,邱大爷的这个决定,却给自己和老伴,带来了更多的困扰。一桩看似简单的取款,变成了一场法律闹剧。

邱大爷在银行排了好长时间的队,让柜员查存折后,要取出5万块。

柜员是新来的,正好有人问,能不能在存款机存5万,柜员抬头答可以后,又去办理邱大爷的取款,手忙脚乱间,将取款误按成了存款。

邱大爷拿着钱离开银行,收到短信显示,账户增加了2万。邱大爷以为银行发错短信,没在意。

次日清晨,邱大爷正在给老伴做早餐,突然门铃响起。邱大爷打开门,两位自称银行经理的男子,站在门外,面色凝重。

他们说明昨天柜员出错,将邱大爷的取款错误记成存款,导致账户多出10万元,他们要求邱大爷退回资金。

邱大爷立即火了,觉得这笔钱现在是自己的,与银行无关。两人虽然理解邱大爷的立场,但资金出现错误,有责任追回,这涉及银行信誉。

他们希望邱大爷合作解决问题,邱大爷态度强硬,认为出错的是银行,钱现在在自己手上,自己为什么要退回?银行柜台上不是写着“离柜概不负责”吗?

两人同样着急,虽然是银行方面的失误,但“离柜概不负责”,并不代表允许错漏不加追查。他们希望友好协商解决,否则只能以法律手段追回资金,给邱大爷带来更多不便。

邱大爷激动地说,要告就告去,自己一定不退钱。出错了还要客户负责,简直是厚颜无耻!说罢砰的一声关上门。

银行看邱大爷不愿退款,无奈报警求助,警察来了也没办法,只好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判决邱大爷应当退还多出的10万元。

银行以为终于可以解决这个乌龙事件,但出乎他们的意料,邱大爷竟然置法院判决于不顾,仍旧拒绝退款。

当法院的判决书送达邱大爷手中时,邱大爷激动地跳了起来: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这帮法官和银行联手,企图讹诈老人家!

邱大爷愤而撕毁法院判决书,怒气冲冲地来回踱步,全然不将判决放在眼里。

这件事情从法律的角度怎么看待呢?

1、邱大爷意外获得的10万元存款,属于典型的不当得利,尽管邱大爷本人没有主观故意,但法律上他有返还的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985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根据不当得利的理论,构成的主要条件是:一方因他人过错或事故获得利益;该利益的获得不是基于法律的原因;另一方因此遭受损失;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本案中,邱大爷因银行柜员误操作,意外获得10万元存款,这不是基于法律原因的利益获取,属于不当得利。银行因此损失同等存款,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法院判决,邱大爷应当返还10万元给银行,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手段。得利人占有他人财产,而不承担责任,势必造成严重社会后果。

尽管事出有因,银行柜员的失误,应当承担一定责任,但根据不当得利法理,利益应当返还,这也契合法治精神,让每个社会主体都严格依法行事。

2、邱大爷撕毁法院判决书,拒不执行的行为,涉嫌犯罪。

根据《刑法》第313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院判决效力已产生,邱大爷不再拥有存款的所有权,若拒付,银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查封财产以追回存款,但考虑其年事已高,法院可能选择较轻处罚方式,如罚款。

可邱大爷撕毁法院判决书,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应受相应处罚,若邱大爷继续藐视法律,拒不缴纳,法院可能采取拘役等强制手段。

这无疑给邱大爷带来更大损失,所以应与银行达成还款协议,分期偿还。法院应体察邱大爷的困难,判决执行后给予他适当的缓期。

邱大爷也应明白法律责任,与银行合作解决问题。强硬反抗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小编总结

这是一个人性化与法理并重的案例。它不仅提示我们应有宽广的胸怀,以人性化的眼光看待社会各种问题,也彰显了法治与仁治并重的必要,共同推进社会进步。

事件背后隐藏的人性关怀,令人感慨。邱大爷之所以愤怒,是出于对老伴健康的担忧,这个细节应让各方在处理此案时着眼于人性,表达对邱大爷处境的理解,而不仅机械地依循法理。银行柜员的失误也让人体会无奈,我们不应过于苛责,要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此案提示我们,作为社会一员,应培养宽容与理解之心。银行柜员的失误,邱大爷的愤怒,都值得我们体察其中的无奈与难处。宽容他人的同时,也能获得他人的宽容,这让社会更加谐和。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我们应将人性关怀放在首位。机械地执行法理,容易忽视个人特殊处境,应避免这样的倾向。我们应学会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表达同理心。

法治与仁治并重,法治保证社会公正,仁治体现人性关怀。此案显示,法治与仁治并重的重要性。如果各方仅从法理出发,很难产生最佳结果。人性的关怀可以让法律裁决更加妥当,这也让社会显得更加人性化。未来,我们在追求法治的同时,也应注重仁治,通过互相理解去疏导社会关系,化解矛盾冲突。

所以,此案发人深省。它提示我们要以人性化的眼光审视社会,学会体察他人处境,表达同情与理解之心。我们应注重法治与仁治并重,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体现人性,这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每个社会问题背后都有着人的面孔,我们必须将人性因素放在首要位置思考。这也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关怀,可以让法律判决更加贴近真实,实现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和谐统一。

对此,您怎么看?

留言参与讨论

关注@子夜侃世界

多学法少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