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01 13:43

今年3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那么,在新质生产力方面,上海打下了哪些基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如何看待上海的新质生产力

(一)从营商环境看新质生产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海对营商环境的打造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从政策文件来看,从2018年开始,上海将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1.0版以每年一版的速度升级到当前的7.0版,充分体现了上海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速度和诚意。同时,上海在营商环境举措方面推出了很多全国首创。例如,2022年5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集成式登记注册全程网办平台—“上海企业登记在线”,上线半年多该平台办结各类业务达35万余件,且新设企业全程网办率达90%。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办事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营业企业数量不断攀升,上海每千人企业数量由2021年的107.4户增加到2023年的116.8户,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从基础科学研究看新质生产力

针对基础研究,上海突出“前瞻引领”,持续提升原创能力,近年来,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等四大领域,支持开展前沿探索。为持续增强创新动力,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202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围绕基础研究管理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推出了众多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管理措施,在立项机制方面,坚持“选人而非选项目”的原则,在成果评价方面,实行长期稳定支持和长周期评价机制,支持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为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去年上海又出台了《上海市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操作指引(试行)》。对基础研究的强力支持结出了丰硕成果,2019年,上海科学家每年在《细胞》《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不到90篇,2020-2023这四年,上海科学家在这三本顶级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为124篇、107篇、120篇和120篇,每年的数量都超过全国四分之一。

(三)从科技发展看新质生产力

根据2023年12月出版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保持全国第一。近年,上海科研投入不断提升,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R&D)支出占GDP的比重为4.1%,2022和2023年又上升为4.2%和4.4%左右,2024年上海将这一比重目标设定在了4.5%,巨量的研发投入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不断完善“国家—市—区”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网络,2023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超过80%科创板上市公司、超过80%制造业百强企业都建有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兆芯的国产X86-CPU累计出货超过300万颗,平头哥的开源指令集IP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傅利叶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GR-1步行速度达5km/h,ARJ21飞机载客突破1000万次,累计交付117架。未来,上海将加快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四)从数字经济看新质生产力

上海的数字经济已呈现出明显的“链式发展”特征。围绕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制造与交付,中国商飞形成了无边界数字化系统、无线折叠式工厂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构建起了业界全球第一个5G工业园区、全国第一个5G全连接工厂、全国第一个工业元宇宙园区。

根据《中国城市数字竞争力指数报告(2023)》,上海以89.17的总得分排名第一,与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杭州等共同组成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引领梯队”。为加大数字经济建设力度,上海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已累计建设5G基站9.2万个,占移动通信基站比重高达38.5%,5G 基站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5个,5G基站占比和密度均为全国第一。

此外,上海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42.3万个,在用和在建算力总规模超过14Eflops(FP32),在用算力指数和运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新基建的高速发展,将为未来上海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上海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还可以有哪些举措

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来看,每一级和每一代生产力都是以前一级和前一代生产力为基础和前提的,生产力发展具有较强的纵向继承性,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很难实现跨越。因此,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向纵深发展,实现对旧质生产力的加快替代,上海应该进一步加大外力的推动作用,在包括促进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加大高科技外资招引力度和完善生产关系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能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考察新质生产力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上海产业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未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工作应围绕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挖掘国家实验室潜力,不断提高创新质量。要以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契机,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实验室体系,力争在光子科技、集成电路、生命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是强化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和培育。在融资和税收方面进一步向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倾斜,科技发展项目优先支持研发投入占比高、研发能力强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提高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承担科技项目任务比例,并加快科创引导基金的建设步伐。

三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区域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激励和保障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实力和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北京、深圳、上海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分别为488.7亿、458.74亿和386.25亿,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分别为6.5%、9.2%和4.1%,无论是从投入的绝对值还是从支出占比来看,上海财政科技投入未来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大力培育未来产业

谁掌握了未来尖端科技,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主动权。上海未来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抓住几个关键点。

一是要强化未来产业的人才培育。未来产业的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既需要招引和培养一些对未来产业具有突破和引领作用的战略科学家,也需要吸引一批对未来产业发展具有敏锐嗅觉的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能担风险的领军企业家,同时还需要大量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等方式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要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和财税政策工具的作用。未来产业往往投资巨大,仅靠企业自身资本发展速度大大受限,因此应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强化基金对未来产业的引领作用,强化未来产业投资项目的储备和甄别,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投资。此外,很多未来产业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不成熟、规模小成本高等原因,往往盈利能力不强,甚至短期内可能处于亏损状态,税收减免政策对于这些企业的初期发展作用不大,对于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未来产业应给予更多财政补贴。

三是重视行业标准的制定。上海在标准制定方面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还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2000-2022年,上海参与和主导制定半导体国家标准数量为323,排在北京、广东、江苏之后,仅为广东数量的70%,集成电路产业标准化工作并未充分展现上海的产业实力。上海在推进未来产业的过程中应在行业标准制定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以掌握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三)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完善生产关系方面,上海仍有诸多工作可以做。

一是继续加大营商环境改造。近年来,上海营商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营商环境也需要不断地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完善,对于上海来说,营商环境的完善要一直在路上。

二是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制度和政策堵点。在产品市场建设上,继续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打破地域分割和地方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为契机,建设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要素市场建设上,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强化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本市场运行与监管,建设人才“旋转门”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改革,重点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在完善数据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推动数据要素共享与流通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数据纳入生产要素改变了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结构,同时也对社会收入分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要警惕“数字鸿沟”带来的“能力鸿沟”、“收入鸿沟”对社会消费和产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要顺应新质生产力变化趋势,通过再分配、三次分配等手段对收入分配进行相应调整,以降低收入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四)加大高科技外资企业招引力度

生产力是社会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并非能为一国一民族所垄断,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过程中很容易国际化,因此新质生产力在国际化过程中将对中国经济带来强大的正反馈,有利于中国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阵地,要不断创新思路、拓宽视野,通过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创新高地效应和人才高地效应吸引更多高科技外资企业到上海投资置业,以此来促进全球新质生产力加速向上海转移,向中国转移。

(作者石金海、彭飞均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博士、康丽丽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博士)

————

澎湃新闻“申论”专栏延续《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同名专栏风格,聚焦上海命题,在细节中观察战略,在现实中建设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