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09 22:09
第43届行政院文化奖颁奖典礼今天在中山堂举办,由行政院长陈建仁(左)亲授文化奖章给予本届文化奖得主傅朝卿(右),表彰他们在文化资产保存上的特殊贡献。记者许正宏/摄影第43届行政院文化奖颁奖典礼今天在中山堂举办,由行政院长陈建仁(左)亲授文化奖章给予本届文化奖得主傅朝卿(右),表彰他们在文化资产保存上的特殊贡献。记者许正宏/摄影

文化资产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大家的事。」成大建筑系名誉教授、台湾文化资产守护者傅朝卿,今天从行政院长陈建仁手上接下行政院文化奖。近日文化资产争议不断,他致词时表示,希望台湾的文化资产跟国际接轨,「用理性中道的方式来保存文化」。他认为,「偏激、感性的文化资产没有办法持久」,只有理性中道才有办法让文化资产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而文化资产应该「创新、韧性,有人性」。

第43届行政院文化奖颁奖典礼今日于台北市中山堂光复厅举办。本届文化奖得主为傅朝卿、阮义忠与林亨泰。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傅朝卿为台湾建筑史与文化资产的守护者,长年致力于台湾建筑史与建筑文化资产调查、保存与推广等工作,并引入国际新观念。他参与推动台湾古迹保存立法、主持多项台湾古迹调查与修复工程、编纂多部台湾建筑史与文化资产著作,更是战后台湾第一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发表论文的学者。文化部长史哲表示,傅朝卿对于文化资产再利用的观念与做法,已经成为现在共同的风潮,曾说:「文化资产的保存不是要把文化资产带往过去,而是要带向未来」。

傅朝卿昨天深夜才从国外赶回领奖。「为了站在今天这个舞台上,我昨天深夜从国外赶回来。为什么?我觉得亲自来领这个奖。应该是一个文化人该做的事。」

「文化资产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文化资产是大家的事。」傅朝卿感谢这40年来,愿意认同他的说词与说法,愿意用共同的理念维护台湾这块土地文化资产的所有人,「这个奖应该是属于大家的,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的。」傅朝卿的另一位战友—文资学者李干朗也在台下,他比傅朝卿早几年拿到行政院文化奖。

「40年来,我只有一个理念—希望台湾的文化资产跟国际接轨,用理性中道的方式来保存文化。」傅朝卿表示,2011年台湾在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了一战,经过他的协调。UNESCO让台湾用台湾的名义参与所有的会议,「台湾有这么多这么美好的文化资产,应该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傅朝卿表示,「理性中道」是他认为台湾文化资产应该走的路,「偏激、感性的文化资产,其实没有办法持久,只有理性中道才有办法让文化资产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UNESCO曾在2022年提出文化资产应该要创新、韧性,有人性,这也是他40年来谨记的守护文资原则。

他分析,保存文化资产一定要人性,顾及到所有权益关系人的权益与尊重宪法,「唯有大家都共同认可的文化资产,才能够永续存续在这个社会。」他希望自己这一次的得奖,能够让台湾的文化资产走向更健康更永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