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4-03-08 14:19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莫言讲述母亲“偷”麦穗被打的经历,却被质疑抹黑中国!你觉得他委屈吗?

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了那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

颁奖典礼上,莫言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他童年的故事,一个月后,这段讲述在中国国内网络上被热烈讨论,不少人对莫言的某些表述提出了质疑,认为他在“抹黑祖国”。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山东省高密县的一个小村落。

那个年代,村里大多数人生活非常艰苦。三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欠收,集体副食极度短缺,村民只能啃树皮充饥,以粗糠和麸皮为食,饥饿随处可见。

为了生存,村民们只能在集体田地里偷偷捡落在地上的麦穗充当主食。这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莫言度过了童年。

他特别难忘母亲被打的一幕。那一天,他的母亲跟许多村妇一样,去集体麦田里捡麦穗。她们战战兢兢,生怕被田间巡视的管理员发现。这次,她们还是不幸被抓了现行。

管理员高声呵斥,妇女们四处逃散。莫言母亲跑不快,很快被管理员抓住。这名魁梧强壮的中年男子一巴掌将她打倒在地,嘴角流血。随后又夺走了她辛苦捡来的麦穗,满不在乎地吹着口哨扬长而去,留下身体瘦弱的莫言母亲狼狈地坐在泥地上。

这个景象深深刻在了年幼的莫言心中。多年后,他在国外的颁奖台上讲述了这个往事。

他并没有批评或指责任何人,而是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以及母亲教诲他要学会宽容包容的精神。然而这段讲话却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许多人认为莫言是在推崇偷盗行为,讽刺执行公务的管理员。更有人指责他在国际舞台上丑化中国形象,宣扬中国的贫穷与落后。

对此,我们不得不深思。一个作家在重要场合回忆起母亲的点滴,表达对她的思念,这很正常。管理员依法惩处偷盗行为也无可厚非。但我们理当理解当时的背景——三年灾荒,老百姓们积重难返,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冒险偷食集体财产。

这与眼下社会浮躁,大众容易被煽动指责他人有所不同。事实上,正视历史上的苦难,并不等于抹黑。

中国百年变迁,风风雨雨,不能只讲辉煌,也不能掩饰真实。饥寒交迫的岁月可能令人不堪回首,但它确实存在过。

一个作家将这样的记忆化为文字,警示世人,希望人性中光明的那面战胜黑暗,这很值得肯定。

(注: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正能量,无不良引导,如描述中有不当内容,烦请联系笔者,笔者将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