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4-03-14 07:09

上周,一张拍摄于高铁上的“偷拍照”悄然走红网络,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与深深共鸣。众多自媒体同仁亦纷纷聚焦此事,然而,在阅读了这些或详尽或简短的文章之后,我总感觉它们未能触及事件的核心之处。

于是乎,我那难以抑制的分享欲望再次蠢蠢欲动,仿佛不将心中所感倾注笔端,便无法安然享受茶饭之香。

整件事的起源其实相当朴素。

某位博主在乘坐高铁时,捕捉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不慎碰翻了一罐旺仔牛奶,顷刻间,牛奶如溪流般洒满一地,成为了一个触动人心的瞬间。

目睹此景,小孩的母亲并未选择安抚受惊的孩子,也未立即收拾洒落的牛奶,反而毫不犹豫地回身给了孩子一个清脆且刺耳的耳光。这一幕,在拥挤的车厢内瞬间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那一记耳光的声音清晰可闻,伴随着的是那个不慎打翻牛奶的孩子满眼的无辜与惶恐。

博主深有感触地分享道:

尽管一瓶旺仔牛奶的价值微不足道,然而,对孩子说出一句“没关系,你把它擦干净,妈妈再给你买一瓶”这样的理解与宽容之词,似乎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难得。

此事一经网络传播,迅速跃居热搜榜单,评论区内涌现了无数同样承载着“耳光记忆”的童年故事。

有人如是回忆:

即使已步入二十多岁的年纪,在父母面前不慎损坏物品时,内心的第一反应仍然是无尽的恐惧。

另有人倾诉:

忆起幼时,自己不慎将装鱼的瓷盘打碎,母亲怒不可遏,整整一个中午的时间,她都用责骂的言语如同疾风骤雨般冲击着我稚嫩的心灵。

还有人泪目感慨:

看到这个场景,不禁让我回想起童年时期在家中的点滴往事,无论是打破一只碗抑或一个杯子,都会引来父母严厉至极的体罚。

又有一人追忆心酸:

自小无论做任何事情稍有差池,母亲总会边摔砸身边的物品,边厉声斥责我“真是糟糕透顶”。如今虽已年过三十三,但这句话依旧像烙印一般刻在我的心头。

有人曾深情地感慨:

“孩提时代,泪水与饭粒交融,成年后,枕畔依旧承载着无尽的泪滴。”

“那些曾在小学一年级不小心摔碎的碗片,其锐利直至30岁的今天,仍能刺痛我们的心扉。”

更有过来人深有体会地分享道:

曾经,母亲对待我的方式让我暗自发誓,将来绝不让自己的孩子承受同样的痛苦,然而当真正为人父母后,却发现自身正在不自觉地重复着母亲的老路……

首先,我想表达的是:

我坚信这些直抵人心的评论,均源自一个个受过伤的灵魂,它们的真实性和其中蕴含的苦楚都值得我们去理解和抚慰。

其次,我想进一步阐述的是:

面对童年的创伤,当我们沉溺于倾诉苦楚和指责过往时,实际上可能已在无意间步了父母的后尘——因为我们始终沉浸于情感的漩涡和记忆的回廊,无形中延续了那份积怨与哀愁。

在探究“孩子无意间打翻牛奶为何会引发母亲的愤怒”这一情境时,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三条关键的心理脉络,从而规避重蹈那位陷入困境的母亲覆辙:

首要认知:怒火之下的父母,往往承载着自孩童时期起便深埋心底的羞愧感。

尽管舆论声浪普遍谴责那位对孩子施以耳光的母亲,我在此坦诚地揭示,我曾与她有着相似的情感挣扎。

尽管未曾将巴掌落在孩子的脸颊上,然而,在过去的漫长时间里,每当目睹孩子因好奇与无知而做出诸如打翻牛奶、失手摔破盘碗、倾倒茶壶,甚至天真地剪断我的项链以探求炼金秘密等种种“小过错”时,我内心的防线几近崩塌。

理性的声音不断敦促我去温柔地安慰孩子,冷静地处理残局,然而,潜意识的第一波情绪冲击却如同巨浪般涌动,驱使我想要厉声责备孩子,甚至在冲动之下产生踢他一下的念头。

尽管我研读过心理学,也曾撰写过多篇育儿心得,但这并未阻止我在那些时刻成为一个内心近乎绝望的母亲。

我深知,唯有勇敢直面这份痛苦,才能够揭开自我乃至所有类似处境的父母所面临的症结所在。通过深入剖析这痛楚的根源,我们才能确切地定位到那难以逾越的心灵瓶颈,并从中找到释放与成长的路径。

疑问萦绕心头,我究竟在何处陷入了困境?答案揭晓:

我深陷于童年的羞耻记忆之中。回溯那段贫瘠艰辛的岁月,父母既要操劳田间的农事以维持生计,又要倾尽全力供我们求学进取。

生活的重压犹如连绵不断的磨难,锤炼并考验着我的父母,使他们在困苦中展现出淳朴善良的品质,却也不时流露出因压力所致的暴躁与崩溃。

那些年,破碎的碗碟引来责罚,不慎丢失的耕牛招来痛打,甚至不小心摔碎体温计也会遭受责骂——这些情景构成了我童年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画面。

少年时代的我,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并非来自于未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而是担心自己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错误,进而迎来父母疾风骤雨般的责骂。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恐惧如同种子般在我心底悄然埋藏,虽未显现,却随时等待着时机再次苏醒。

时光荏苒,如今的我已经步入婚姻,成为母亲,拥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正如我儿时一般顽皮淘气,时常惹出些小麻烦。尽管我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教育理念,但在面对孩子的过失时,我最初的直觉反应依然脱口而出:“哎呀,瞧瞧这熊孩子又闯了什么祸!”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问题愈发凸显:

我在为何而愤怒?

我在愤怒孩子的过错,还是在愤怒父母曾给我烙印下的那份羞耻感?

答案昭然若揭:

我所看到的是孩子的错误,然而内心投射的却是自我深藏的羞耻情感。

正因为我将自身的羞耻感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所以在大庭广众之下看到孩子犯错时,才会感到无比尴尬与丢脸,以至于无法控制怒火,在发泄情绪之后又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愧疚之中。

因为我愤怒的不是别人,而是曾不被善待又无法善待孩子的自己。

在心理学的深刻洞察中,有这样一句醒世箴言:

那些情绪犹如火药桶般易燃易爆的人,往往承载着一段烙印着羞耻印记的童年岁月。正是因为他们曾在幼年的时光中饱受羞耻感与混乱的洗礼,成年后才会显得尤为急切地为自己辩护,试图摆脱那份深藏心底的不安。

正确认识到这一关键点,我们才能过渡至至关重要的第二层面——

即使过往的羞耻经历如同一道屏障,也无法阻挡我们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篇章。

当我和其他众多母亲一样,在对孩子的一次失控行为发泄怒火之后,陷入了焦虑与自责的漩涡,心中不禁涌起这样的质问:

“哎呀,我真是太失败了!为何我就不能像周围的女性邻居或同事那样,面对孩子的种种状况都能保持淡定从容、泰然处之,成为一个充满温情的母亲呢?”

在不断尝试、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我揭示了另一个隐匿的生活真谛:

一个人无法凭空掌握未曾亲历过的应对方式。

换言之,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塑造了我们在初涉人生、面临困境时最初的应对模板。

倘若父母习惯以谩骂、严苛指责或是羞辱的方式来应对我们制造的难题,那么我们将在潜意识深处默认,任何危机都应该采取这种方式加以解决。

因此,待我们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便会如同循着某种熟悉的气息,下意识地沿袭父母的旧辙,以同样的方式去应对孩子们带来的各种突发状况。

在心理学领域,这一现象被称为“自动化处理”,它不仅构成了所有原生家庭的核心困境,更是我们在成长道路上无可回避的强大挑战。唯有挣脱自动化处理的束缚,我们方能跨越父母既定的命运轨迹,进而找寻并塑造全新的自我。

当我深刻领悟到这一点时,内心不禁为之震撼:“难以置信,我竟不知不觉地活成了自己曾极力抗拒的模样!”

此刻,阅读、学习、深思以及历练的价值开始显现其力量。于是,我向自己抛出了另一个追问:

“是否有可能创造出我过往生活中未曾拥有过的崭新事物呢?”

而内心的回答坚定而有力:

“绝对可以。就如同你从乡村走向都市,完成了地域身份的转变;如同你在经历伤痛之后,依然能够拥抱美好的爱情;就如同你从当初写作的稚嫩起步,最终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创作者。”

这个答案赋予了我无比的信心与希望:尽管我那淳朴的父母曾在无意间对我造成过伤害,但如今已成熟的我,能够在觉醒与变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磨砺自身,努力减少对孩子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自从那时起,我便在“接纳、反思与改变”的循环中,持续调整自我:

每当孩子犯错,内心即将燃起怒火时,我首先学会感知并接纳这份愤怒,理解这是由于自己在孩子的行为中映射出童年时期的羞愧记忆。于是,我尝试温柔地抚慰那个内在的自我,让理智回归。

在平息了自己的情绪后,再去审视孩子的过失,便会领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所有能够找到解决之道的问题,其实都不值得动怒;而对于那些无解的困境,愤怒亦是徒劳无功。如此一来,心境顿时变得明朗开阔。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非一日之功,它犹如蜿蜒曲折的道路,充满起伏与挑战:

时而仍会无法抑制地爆发脾气,时而会在压力下濒临崩溃,时而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但正是由于接纳与反思的力量,使得我在每一次的经历中逐渐成长,渐入佳境。

当我们能够妥善安放内心的羞耻感,勇于在时光的流转中逐步蜕变,我们终将实现——

安定自我,携手孩子在问题中探寻馈赠

当我的儿子尚处于五六岁的年纪时,他曾出于好奇,点燃了几页自己的绘本,试图寻找答案。

面对这一情景,我询问他:“宝贝,你为何要焚烧绘本呢?”

孩子回应道:“妈妈,我只是想知道,被火焰吞噬过的纸张上,文字是否还会留存?”

原来,孩子的这种看似破坏的行为,实则是他在以独特的方式探索内心深处的疑问。

我听后不禁感叹:“哦,原来你在尝试做一个实验呀!

不过,这样的实验有两个前提条件,首先,必须有爸爸妈妈在场监督,因为小朋友们独自玩火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废旧无用的书籍,在卫生间的安全环境下进行这项实验。

这样一来,既能避免珍贵的绘本受到损害,确保安全无虞,又可以满足你的求知欲,顺利地完成实验。”

于是,我们共同完成了这次实验,自此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擅自玩火,并深刻理解到无论是对待一本书,还是对待一个人,我们都应心存爱护,不可造成伤害。

我保持了冷静与理智,我们共同在这次问题中挖掘出了宝贵的成长馈赠,而非陷入羞愧之中。如今,我的儿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十四岁的翩翩少年,他乐于与我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无论是喜悦、悲伤,亦或是正确或错误的经历,都毫无保留地向我倾诉。

他那充满自信且悠然自若的姿态,并未承袭我成长过程中所背负的那份沉重的羞愧与恐惧。正因他的阳光自信,让我重新找回了对自身的热爱:

我宽恕自己在他年少时期偶尔流露的愤怒与失控之举,但更为坚信:

人世间并无完美无瑕的父母,即使我们在育儿之初未能做到尽善尽美,也无需过于苛责自我。

同时,我也接纳了父母曾有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因为他们早年便失去了双亲,历经了太多的心酸与冤屈。

他们无法突破自身的困苦与囹圄,而我却能够以更多的理解和温情去包容他们。

回溯至本文开篇提及的高铁“偷拍照”事件:

仅仅是对那位母亲进行指责,或是单一地同情那个孩子,都显得过于轻率。

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如何从那位母亲的困境中找到出路,从而照亮自己孩子的生命旅程。

感谢您耐心阅读至此,亦期待您能在更深的人际联结中拥抱真实的自我。

每一次您安然坚守自我,您的孩子都将为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