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02 21:21
多多·阿鲁卡的回答

帝国第一刹车手,减速主义大师,和稀泥技能满级,做了很多看似很重要的事但事后回看又觉得这些事做不做都是那么回事的官场老油条。

荣禄的高光期其实很短暂,真正进入中枢是被再次起复的恭亲王举荐,时间是甲午开战之后。后面到己亥建储的时候由于遭到端王庄王一伙排挤,其实已经不太好使了,庚子年的时候他更多发挥的是老油条润滑剂的作用。也就是说,他真正在核心决策层,大约就是1894-1899这四年多的时间内,其中以戊戌年的作用最为关键。

晚清的所谓名臣中,不论是开明的还是顽固的,不论是宗室、满人还是汉人,绝大部分咱都能总结出一个政见,一个思想,不论这个思想是先进的还是守旧的,大部分时候这些人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进行活动的。可唯有荣中堂,你说他重要吧,非常重要,比如戊戌政变、编练新军、己亥建储、庚子国变这几件直接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件中,他都参与其中并且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他的参与,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完全不同。但是,你要问他主观上究竟想要怎么样,恐怕也会很难得出答案。

如果要评价的话,我想说的是:荣禄是个明白人,但有些时候是过于明白了。

说他明白人,是因为他通过自己前半生的浮沉总结出了一个在清朝为官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你的权力和地位始终是自上而下授予的,你的飞黄腾达主要来源于你的长官是否信用你,而你倒霉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靠山倒了,所以,抱一个靠谱的大腿,在大腿能够倚仗的阶段迅速往上爬,力争自己日后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腿。

说他过于明白,是因为他的后半生好像只是为了贯彻上述信条,他本可选择做一个改革家或者野心家,让历史记住他的政见、思想,让晚清烙上更多他个人的印记,而不仅仅做一个历史的过客。遗憾的是,铤而走险的机会他放弃了,力挽狂澜的机会他也放弃了,他一直在用最大的努力做最四平八稳的事情,最后就导致说到荣禄,我们好像有一肚子话说,但具体说起来,却又像是无从说起。

他出身自一个传统的八旗武官家庭,来自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祖父牺牲在张格尔之乱,伯父和父亲又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双双战殁。荣禄这个身世,用满门忠烈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他四岁丧母,由继母抚养长大,十六岁父亲伯父双双阵亡,同年也被咸丰照顾而进入工部当差,可以说,这个起点并不算低,算是落实政策吧。

荣禄入官场,前期可谓顺风顺水,既统旗兵,又在工部任职,一步一步升迁,到光绪四年(1878)的时候,已经成为步军统领、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可以说下一步就是入阁、入军机,跻身帝国最高决策层的成员了。此时荣禄年仅42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荣禄的出身并不算显赫,能够成为官场新星的主要原因,一是他能力够强,二是因为抱了几根比较粗的大腿,同治朝的几位大佬,比如恭亲王、文祥和李鸿藻,都对他青眼有加。

但命运不会一帆风顺,恭亲王逐渐失势,文祥在光绪二年病故,李鸿藻丁忧,对立面的沈桂芬火力全开,失去大佬庇护的荣禄被人弹劾受贿,被降级调用。这个过程颇为复杂,表面原因是荣禄生涯过于顺风顺水,以至忘乎所以,在京城行事奢靡高调,以至于授人以柄,但实际上,这背后有他口无遮拦得罪太后的原因,有中枢党争的原因,也有他得罪了宗室勋贵的原因,更有太后为了拔除恭亲王一党而放沈桂芬出来砍人的因素——不论怎样,荣禄走了背字,光绪六年被降职,直到光绪十七年外放西安将军,这段时间是荣禄最苦闷的十多年,等他再次回到北京,重新在中枢任职担任他过去曾经当过的步军统领时,要等到甲午年(1894,光绪二十年),慈禧无人可用再次起用恭亲王重新主持工作时,此时荣禄已经年近60,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人了。

这10余年的事件,从盛年到老年的荣禄似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朝堂之上,锋芒太露绝没有好下场,人在官场的浮浮沉沉,个人的努力就算个屁 ,主要还是看历史的进程,所谓历史进程就是你背后的支持者够不够硬。他的靠山恭王也已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不知道还能靠多久。所以下一步他一定要盯紧一个最可靠的大腿——太后。

后面的事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戏码。

回到中枢之后,从甲午到戊戌之间,荣禄大概做了这么几件事。

先是任兵部尚书,再晋升协办大学士,从而成为帝国军事方面的第一话事人。之后调查袁世凯被参劾案,力保袁世凯,甚至让袁世凯的威望不降反升。

主持兵部期间,在各省成立武备学堂,为日后编练新军提供保障。

明确反对康梁的变法主张。

事实上,传统认知中袁世凯向荣禄高密,然后荣禄急忙回京秘奏太后发动政变的说法不太确切,荣禄也很难说是戊戌政变的始作俑者——但不论怎么说,变法期间他始终是手握重兵,也是京师乃至直隶周边最大的军事主官,在忠诚度上是毫无问题的,也正因荣禄的存在,康党的围园杀后计划才会破产,荣禄后面之所以成为军机大臣,主要就是得益于他在戊戌政变中无可置疑的忠诚度和妥善处理措施。戊戌政变之后,荣禄终于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62岁的他终于因为在政变中的出色表现成为军机大臣,而这距他回京短短不到4年的时候,可以说是火箭般的飞黄腾达。

你很难说荣禄在戊戌年的表现是对是错。一个老成的官僚是绝无可能认可光绪变法的操切措施,这一点我们要有历史之同情,倒不必责难荣禄,只是当年由于上折子批判慈禧“不合祖制”而开罪太后的他为何成为一名铁杆后党,个中缘由也颇值得玩味。至于坊间野史说他跟太后有私情,是太后少女时代的情人儿,所以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老相好之类,当故事会看看就挺好,野史一定要够野,所以荣仲华给4i的那拉氏卖沟子也不是不可能。总之看似他成为了戊戌年最大的赢家,但如果了解他后面的处境,你就会觉得,其实荣禄一边倒投向太后的选择并不明智。

因为下一次更大的政治风波将要袭来,荣禄就要面临这辈子最大的一个难题,那就是:猜明白太后究竟想要干什么。

己亥建储开始了。

由于戊戌年的事情,太后对光绪的态度由不满转化为怨恨,她想要换马了。于是端王和庄王带着刚毅、徐桐之流开始蠢蠢欲动,谋划废掉光绪,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新君。

此时荣禄贵为首席军机,同时还节制北洋诸军,权势之大,可以说在晚清绝无仅有,所以端王一党第一时间找到他,拉他一起入伙。太后也急于搞掉光绪,于是也逼荣禄表态。但荣禄却有自己的想法,一是他跟端王一伙别无瓜葛,根本不被当成自己人——甚至在荣禄早年间被参劾的时候,端王的亲爹惇王还曾小小的落井下石了一把,二是当时朝堂上除了刚毅徐桐这种跟端王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铁杆,绝大部分人对这种毫无能力只凭血统获得地位的宗室都不待见,而荣禄这种老于官场的高手内心无论对端、庄二王还是对刚毅徐桐这种利令智昏的,都心存厌恶。三是,废立这件事本不是太后家事,必须要对付朝野上下和外国的舆论,太后可以不管,端王和庄王也可以不管,但他荣禄是军机大臣,他必须管,不单要管,太后还要他去负责办这件事。

是的,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这是刘坤一代表封疆大吏们的宣言。然后列强们的意见是,光绪是合理合法的君主,没有任何理由阻值他执政,更不要说罢黜他。这让端王一伙大为光火,也让慈禧非常不耐烦。在这个时间点,荣禄拜会此时已经赋闲在家的前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在获得老李语重心长的忠告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要保全皇帝。向慈禧提出,先建储,再言废立,算是让各方面暂退一步。

其中缘由,倒也不难理解。

首先端王和庄王在政治序列中毫无地位可言,一个是万年冷门铁帽子,从未参政;另一个是道光皇帝的孙子,既缺乏能力,也毫无声望,除了身份高贵之外一无是处,太后用他们,完全是因为戊戌政变后对皇帝的不满,他们看起来是太后身边的人,但实际上只是过路神仙。然后就是他们身边早就簇拥了一群野心家,这些人要上位就必须有位高权重者给他们腾地方,而在他们眼中谁是挡路的人呢?自然是你荣禄啦。三是,太后跟皇帝的矛盾虽然尖锐,但说破大天俩人母子情分快30年了,谁能说得准下一步会怎样呢?万一涛声依旧了,你荣禄掺和在里边,算是怎么回事呢?废立之事做成,你还能怎样?已经是位极人臣了,还要怎么封赏?这样算来,好处没你的,除了纰漏全是你的锅,何苦来由呢?况且疆臣和列强都不赞同废立,你要如何工作才能让他们支持?

在跟李鸿章勾兑完毕之后,荣禄立刻投桃报李,举荐李鸿章外放去两广当总督,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可以说,端王谋划的废立之事之所以失败,乃至后面居然想要依靠义和团去达成目的,这其中荣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荣禄,光绪极有可能在己亥、庚子之间被废乃至被害,但如果废立成功,恐怕端王一伙也不会丧心病狂得去利用义和团去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转眼到了庚子年,载勋成了统率义和团王大臣,每天穿着义和团的服色在京城呼风唤雨;载漪长期带着一群义和团在皇宫维持秩序,有一次甚至冲进灜台去光绪那边抓汉奸,慈禧得知后对他严加训斥,他才稍微收敛。之后由于杉山彬和克林德被杀,局面终于无法挽回,八国联军侵华,荣禄则再次用骑墙的手段去力挽狂澜,一方面派人围攻使馆,另一方面又把大炮的标尺调错以至于炮弹不会炸到使馆。两宫西狩,诏荣禄留京办事。荣禄当然不会傻傻等死,于是也跑到保定,开始观望形势。

这时候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开始琢磨东南互保,载勋载漪一伙跟随銮驾跑到西安继续把持两宫,荣禄跟李鸿章继续勾兑:朝廷诏李鸿章进京跟洋人谈判,作为条件李鸿章保举荣禄去西安銮驾前效力,以帮助他给慈禧吹风。

庄王最终被认定为义和团祸首,被判自尽,端王被判流放新疆,大阿哥溥儁被革除皇子身份,对于这位曾呼风唤雨的王爷来说,庚子年的一切仿佛黄粱一梦,结果辛丑一纸条约丧失了中国的大部分主权。

荣禄奇迹般的在庚子年的风暴中保全了自己,不仅如此,他的地位和声望居然随着去西安当差而达到了顶点。但他的妻、子都丧生在庚子国变中,连串的打击也让他本就不好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1903年,他终于寿终正寝。

后世对荣禄的评价其实争议不大。普遍认为他一不代表哪个利益集团,二也不是那种心怀社稷忧国忧民的政治家,他没立场,没理想,他只是一个深谙官场规则的老油条。他位高权重,对很多事情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如果没有他,也未见得会怎么样,世界还是会照样的转。

有人说,在戊戌政变中,他虽然站队后党,但事后极力保全了光绪皇帝;

在己亥建储中,他在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端王庄王一伙对国家的损害;

在庚子国变中,他麾下的军队虽然围攻了使馆,但他调了大炮的准星,没惹出大的麻烦;

在西狩时,虽然他极力满足太后的各种要求,把这个实际上的罪魁祸首从祸首名单中拿掉了,但好歹把祸首载勋和载漪推出来领死;

回銮之后,他虽然屁事没办成,但好歹态度上是支持新政的——

总而言之,咱们荣中堂虽然没干成什么好事,但好歹让坏事变得没有那么的坏。。。。。

是的,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中枢执政的日子里,他身段灵活,目光敏锐,长袖善舞,几乎是中枢大臣中唯一一个历经甲午、戊戌、己亥、庚子诸次政治风波中唯一一个非但没受到伤害,反而还让自己的地位稳步提升的人。从甲午年重返京师之后,各个阶段的盟友、政敌和竞争对手,要么身败名裂,要么身首异处,要么黯然退场,唯有他荣仲华,全得善终——最后自己的外孙还当了皇帝,你说这个人厉害不厉害?

这样一个人,我觉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讨论他的积极性。但凡他身上能有一点点积极性,恐怕国家也不会到这个样子。

搞清楚荣禄,就搞清楚了四个字的含义:

积重难返。

就是因为清朝这样的聪明人太多,才会让事情变得如此艰难。

相关回答:

晚清“东南互保”的实质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