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 ( ) • 2024-04-06 12:00
小侯飞氘,御氘术九级 查看知乎原文

向纯金属溶入合金元素通常都能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最常见的就是强度和硬度的提升,这种现象也称固溶强化。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对体心立方金属来说,有时候加入合金元素反而能降低强度和硬度,即固溶软化。

一、固溶强化

固溶强化比较常见。例如,铝合金由于不能像钢铁一样通过淬火热处理来进行强化,因此经常通过固溶强化来提高其强硬度。

金属强度和硬度取决于塑性变形的难易程度,塑性变形往往依赖于一种叫做位错的晶体缺陷(下图中的 T 形标志,这里暂且不谈孪生)。而合金元素往往能对位错运动产生阻碍,提升变形的难度,从而提高材料的强硬度。

剪切力驱动刃位错滑移导致材料变形

位错本质上是原子的非正常排列,在位错滑移平面的一侧原子排列紧密,另一侧则排列疏松,导致两侧的原子分别感受到压应力 / 张应力[1]

刃位错周围的应力场,蓝色代表压应力,红色为张应力

由于合金元素和基底材料的原子尺寸不一致,因此,尺寸大的合金元素会被张应力区域吸引,被压应力区域排斥,反之亦然。

尺寸大的合金元素被位错的张应力区域吸引,压应力区域排斥

在纯金属中,位错就好比在一个平坦的平面上滑移。但当金属中存在合金元素时,这些合金元素就好比一个个凸起或坑洞,能显著的提高位错滑移的阻力,降低位错的移动能力,让材料更不容易变形,从而产生强化效应。

二、固溶软化

大概在上世纪 60 年代,科学家发现在体心立方(bcc)金属中加入合金元素后,金属的强度 / 硬度不升反降。例如,向聚变堆第一壁材料金属钨(W)中加入 7.5%以下的铼(Re)元素,能够降低材料变形的临界分切应力(见下图[2]),显著的软化金属 W,并缓解其低温脆性[3]

W-Re 合金临界分切应力随 Re 含量的变化

固溶软化现象通常存在于 bcc 金属中,在 fcc(面心立方)金属中则很少见。这是因为 fcc 金属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较高,导致纯金属中的位错开动很容易,变形的木桶短板不在位错自身,而在于合金元素带来的阻力。

bcc 金属则有所不同,由于 bcc 金属本身的特殊结构,位错——尤其是下图所示的螺型位错——开动所需的应力远高于 fcc 金属。

因此,在 bcc 金属中,螺位错的位错线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平移的,而是分成两步:先进行局部滑移,通过局部弓出产生一对小的扭折(double kink),然后这对扭折不断移动扩大,使得位错线产生整体上的滑移(下图来自文献[2]

黑线代表位错线,波浪形底面表示位错移动的势能面,红点代表溶质元素

合金元素对位错线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当位错线边上有合金元素时,局部弓出(扭折形核)会更加容易。但与此同时,合金元素与位错的吸引力也会束缚住扭折,阻碍扭折的移动。

在纯 bcc 金属中,扭折的形核难度远远高于扭折的移动,是位错运动的木桶短板(扭折通常通过热激活形核,这也是 bcc 金属低温脆性的来源)。因此,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能够提高扭着的形核速度,从而降低变形的难度,造成固溶软化。

但当合金元素浓度比较高时,扭折的形核难度降低,移动难度提高,此时扭折的移动反而成了木桶短板,这种情况下继续增加合金元素的含量,反而会阻碍位错移动,产生固溶强化。例如前面图中所示,W 中 Re 元素超过 7.5%时,则会开始产生固溶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