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12 16:31
Zpuzzle的回答

无论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造字”并不是有一个国家官方的权威机构造出字来,然后让所有人去用。无论是汉语这样的表意文字还是英语这样的表音文字,都是分布在各地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先给一个事物命名,然后在不断的交流融合中,不同的字相互吸收和取代,从而让一部分字只停留在方言中或者干脆直接消失成为生僻字。那些留在方言中的字,非但不是“浪费”,反而可以作为一个语言演化的证据而存在。

下面已经有答主介绍了豚、猪、豕等字之间的演化和替代过程,其间已经说的比较详细了,这里就不再赘述。王力先生对此也有解释,即:

第三是同义的两字竞争,结果是甲字战胜了乙字。例如“狗”战胜了“犬”,“猪”战胜了“豕”(“狗”和“犬”,“猪”和“豕”,大约起于方言的不同。有人说“猪”是小豕,“狗”是小犬,恐怕是勉强分别的)

而有些方言中的字,也存在与通行汉字同义的情况。如用东西戳刺,在部分地区的方言中被称为“攮”,其与“捅”、“刺”是意义比较相信的词,但在较正式的文件——如法律文书中,一般只会说“捅伤”、“刺死”,而不会说“攮死”。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一统国家内,官方用语、精英用语的习惯对民间的影响也是存在的。或者说,官方和精英群体选择使用何种词语、选定哪个字作为标准用字,也会对各个字之间的进退存废造成影响。

如“她”这个字,在古汉语中原本读“姐”,算是个非常冷门的生僻字。但是,在民国时期,因为“他”被用作了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而女性则一般被称为“伊”,所以钱玄同等学者就认为,女性也应该有与男性相对应的代词,就把冷门的“她”字找了出来,并将其的读音改为“ta”。

此外,“它”这个词其实比“她”还要冷门,因为“它”在古代原本指的就是一种蛇。作为人称代词的它,在古代出现的频率非常非常低,在《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里,甚至一个“它”字都见不到。后来也是在民国时期,它逐渐成为了非人的第三人称代词。

而在吴越、福建等地区,原本“伊”是可以作为他、她、它这三个第三人称代词来使用的,鲁迅等作家在小说创作中也频繁使用“伊”。原本在民国时期,用“伊”或者“她”都是对的,但后来因为“她”这个生僻字逐渐流行,“伊”也就几乎消失了,基本只存留在方言中,普通话中已经很少使用“伊”这个字。

从她、它的使用上可以看出来,官方或者是精英群体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使用习惯去引导大家来使用某一个字的。在这个方面来说,字和字之间的替代也并不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中间也很可能会有一些行政性或者其他的力量。

除了字与字之间的演化之外,即便是同一个字,在不同时代的写法也会有区别,换句话说就是即便是在同一个字之间,它的字形也会有变化。秦始皇统一文字这个就不用说了,他是把秦国的字形作为标准来取代了原先其他国家的字。而在此之后,汉字之间的自行取代也并没有停止。比如以前有些人争论繁体简体字的时候经常拿简体字“爱无心”来说明简体字的简化有多么不合理,但是对书法稍有了解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在现存的书法作品里,“爱”的中间是什么是不一定的。这一个你去一些在线的书法网站或者是一些书法字典里都可以查得到。也就是说繁体字的“爱” 也只是汉字演化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标准写法而已。

在这个角度上说,任何一个现今使用的汉字及其写法,在几十年、几百年以后都有可能成为被废弃的汉字。反之一些可能被废弃的汉字或写法,在几百年之后也有可能获得重生。所以在这个角度上还是要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汉字的研发,不要把它定得过死,这样也能够更好的理解之前汉字的变化。